明天是农历九月二十七,这一天对瑶族同胞来说意义非凡,是他们一年一度隆重的瑶年大节 —— 酒粑节,热闹程度甚至超过春节。家家户户会用唱山歌、打糍粑、祭旄神的方式庆贺丰年,传承着古老的民俗智慧。同时,农历九月二十七也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这一天的习俗与天象中的张宿相关,张宿属午宫,对应地支中的子,而子象征鼠,且张宿又与饮食文化有着深厚渊源。此外,舜帝作为中华道德文化的鼻祖,“德为先,重教化” 的精神影响深远,部分地区会在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将传统美德融入生活。明天是农历九月二十七,有钱没钱记得“吃二样1果,做一事”,顺风顺水家兴旺。
![]()
一、吃二样 1 果
1、吃酒粑
酒粑是瑶家酒粑节的 “灵魂美食”,更是承载丰收喜悦与团圆期盼的象征。它口感软糯黏密,寓意着家人团聚、日子和美,也象征着丰收的果实沉甸甸、甜滋滋。在瑶族同胞心中,打糍粑、吃酒粑是节日里不可或缺的仪式。
食材:糯米 500 克、清水适量、熟黄豆粉 30 克、红糖 50 克、熟芝麻少许
![]()
做法:
1、糯米提前用清水浸泡 4 小时以上,泡至用手指能轻松捏碎的状态,捞出沥干水分。
2、将泡好的糯米放入蒸锅中,铺在纱布上,大火蒸 30-40 分钟,直到糯米完全熟透、软糯有弹性。
3、蒸熟的糯米趁热倒入石臼中,用木槌反复捶打,边捶打边少量淋入清水,直到糯米变得黏稠有韧性,形成光滑的糍粑团。
4、红糖加少量清水熬煮成浓稠的红糖浆,放凉备用。
5、手上抹少许清水,取适量糍粑团揉成小丸子,滚上熟黄豆粉和熟芝麻,淋上红糖浆即可食用。
2、吃桂花糕
农历九月正是桂花飘香的季节,桂花糕带着清甜的桂花香,是应季又应景的美食。它不仅口感清甜软糯,还承载着 “甜甜蜜蜜、步步高升” 的美好寓意,象征着生活甜润、平安顺遂。
食材:糯米粉 200 克、粘米粉 100 克、白砂糖 60 克、清水 120 毫升、干桂花 10 克、食用油少许
![]()
做法:
1、将糯米粉、粘米粉和白砂糖放入大碗中,混合均匀,慢慢加入清水,边加边搅拌,直到形成无颗粒的细腻面糊。
2、在面糊中加入干桂花,搅拌均匀,静置 15 分钟让食材充分融合。
3、模具内壁刷一层薄油,方便脱模,将静置好的面糊倒入模具中,轻轻震动模具,排出气泡。
4、蒸锅中加水烧开,将模具放入蒸锅中,大火蒸 25-30 分钟,直到桂花糕完全凝固、用筷子插入拔出无粘连。
5、蒸好的桂花糕取出,放凉至不烫手后脱模,切成小块即可享用,冷藏后口感更清爽。
3、吃柚子
农历九月二十七,部分地区将其视为天赦日,有吃柚子的习俗。柚子谐音 “佑子”,寓意着上天保佑、平安顺遂,也象征着 “团圆美满”—— 柚子果肉饱满、果瓣紧密,恰如家人团聚、和睦相守。此时的柚子成熟度高,果肉清甜多汁。
![]()
食材:新鲜柚子 1 个、蜂蜜 20 克(可选)
做法:
1、柚子用清水冲洗干净,表面撒少许盐,用手反复揉搓,去除果皮上的蜡质和杂质,再用清水冲净。
2、用刀将柚子顶部和底部切平,沿着果皮竖向划几刀,轻轻剥开果皮,取出完整的柚子瓣。
3、撕掉柚子瓣表面的薄皮和白丝(可根据喜好选择保留或去除,白丝有清热功效但略带苦涩)。
4、直接食用即可,喜欢更甜口感的,可将柚子肉撕成小块,淋上少许蜂蜜拌匀后食用。
二、做一事
践行 “重教化”,传递温暖与善意
舜帝 “德为先,重教化” 的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农历九月二十七这一天,传承这份美德便是最有意义的事。在舜帝陵等纪念地,会有庄重的祭祀仪式,人们通过传统礼仪表达对舜帝的敬仰,传承尊祖敬宗的文化传统。
![]()
对我们普通人而言,不必远赴纪念地,也能践行这份精神。可以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帮邻里解决小困难;或是开展家庭道德小课堂,和家人聊聊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的故事;也可以主动关心身边的老人和孩子,传递温暖与善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 “邻里互助、以德为先” 的美德融入日常,不仅能让生活更有温度,也能让传统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的活力。
这些习俗不是封建迷信,而是老辈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期盼,是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遵循这些简单的习俗,不仅能让日子更有仪式感,也能在潜移默化中传承文化、凝聚亲情。
愿你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吃对美食、做好善事,带着这份美好寓意,让接下来的生活顺风顺水、家庭兴旺、万事顺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