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不是迷信!十月初一寒衣节,牢记“3吃2做1忌”,老传统千万别丢

0
分享至

不是迷信!十月初一寒衣节,牢记“3吃2做1忌”,老传统千万别丢


刚翻日历发现11月20日就是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突然想起前两天逛超市,听见小年轻吐槽“这节听着阴森森,跟咱没关系”,差点没忍住上去唠两句。

咱先不说这节日承载着多少老祖宗的智慧,单说里面藏着的美食和暖心习俗,就比双十一凑满减有意思多了。

作为吃遍大江南北、研究民俗二十多年的老饕,今天就扒一扒寒衣节的“3吃2做1忌”,不是封建迷信,全是藏在烟火气里的牵挂和讲究。


先给各位科普个冷知识,

寒衣节可不是凭空来的,早在周朝就有雏形,《诗经》里“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说的就是这事儿的源头。

后来到了宋朝,才正式定在十月初一,因为此时天气真的转寒,既得给在世的亲人添冬衣,也得给已故的先祖“送寒衣”,所以它和清明、中元并称三大祭祖节,核心就是“慎终追远,心怀温暖”。

别觉得老传统过时,里面的门道可比你想象的接地气多了。


3吃

寒衣节的吃食,从来不是随便对付,每一样都藏着寓意,还特应季。

第一吃必须是饺子,北方朋友应该不陌生,洛阳还有句俗语“十月一,油唧唧”,说的就是这天家家户户剁馅包饺子的热闹劲儿。

古人觉得饺子形似“元宝”,祭祖时摆上,是告诉先祖“家里日子过得富足”;自己吃则是图个暖身,毕竟刚入冬,一碗热腾腾的羊肉胡萝卜饺子下肚,从胃里暖到心里,比喝三杯热奶茶都顶用。

而且这习俗可不是瞎来,早在北宋《东京梦华录》里就有记载,寒衣节士庶之家都要“出城飨坟”,供品里必有饺子,讲究的很。


第二吃是红豆饭,南方朋友的心头好。

别以为这只是简单的杂粮饭,里面藏着满满的思念。古人说“红豆最相思”,寒衣节吃红豆饭,是借着红豆寄托对先人的牵挂,这比发朋友圈缅怀可走心多了。

而且刚秋收完,新收的红豆配着糯米煮,软糯香甜,还能尝个“新”,寓意五谷丰登。江苏一带至今还流传着相关的童谣,足以见得这习俗的生命力。


第三吃是糍粑,南北通吃的美味,有句俗语说得好“十月朝,糍粑碌碌烧”。

用新收的糯米打成粉,蒸软了蘸着红糖或黄豆面吃,甜糯暖口,简直是秋冬治愈神器。

古人做糍粑,一是为了庆贺丰收,把最鲜的粮食分享给先祖;

二是糯米性温,能抵御初寒,妥妥的应季吃食。我试过不少做法,最地道的还是柴火灶蒸出来的,带着点烟火气,比机器做的有灵魂多了。


2做

第一做是文明祭祖送寒衣。

这可是寒衣节的核心习俗,早在明代就有“纸坊剪纸五色作男女衣”的记载,古人觉得冬天冷,得给先祖送点“冬装”才安心。

但现在讲究环保,可不能随便烧纸衣了。咱可以换个方式,在家摆上先祖牌位,放上刚做的饺子、糍粑当供品,点三支香,说说心里话;

也可以去墓地清扫添土,献上一束鲜花,比烧纸既安全又庄重。山西有些地方还讲究在五色纸里夹点棉花,寓意“棉衣保暖”,

现在虽然不烧纸了,但这份牵挂的心意可不能少。


第二做是给家人添冬衣。

寒衣节又叫“授衣节”,古时官府这天会给将士发冬装,民间也有“十月一,棉衣齐”的说法。

现在不用自己缝棉衣了,但趁着这个日子给爸妈买件羽绒服,给孩子添件厚毛衣,再合适不过。

我每年都记着这天给老母亲换双新棉鞋,老人家总说“不用买”,但穿上时嘴角的笑意藏不住。

这习俗本质上就是提醒我们,天气转凉了,要好好关爱身边人,这份温暖可比啥都珍贵。


1忌

不是什么封建迷信,而是忌晚归。

古人觉得这天是祭祖的日子,太阳落山后阳气渐弱,该在家陪伴家人,表达对先祖的敬重;

从实际情况来说,现在昼短夜长,晚上气温骤降,天黑路滑,早点回家既安全又暖和。

想起我那叛逆侄子,去年寒衣节非要熬夜打游戏,结果出门买夜宵冻得打喷嚏,回来还被我婶子念叨半天。

咱不是说晚上不能出门,只是这天讲究“日落而息”,别让家人担心,也别辜负了老辈人的提醒。


其实寒衣节从来不是什么“阴森的节日”,它更像一个温柔的提醒:

既要记着逝去的亲人,也要珍惜身边的温暖。那些“3吃2做1忌”,不是束缚人的规矩,而是老祖宗用生活经验总结的智慧、

吃应季的食物,做暖心的仪式,守基本的分寸。现在生活节奏快,很多人觉得传统节日麻烦,但仔细想想,

正是这些仪式感,让我们在忙碌中停下脚步,感受亲情的重量,传承文化的根脉。


今年寒衣节,不妨试着包一碗饺子,给家人添件冬衣,早点回家陪爸妈吃顿饭。

传统从来不是老古董,而是藏在烟火气里的牵挂,是刻在骨子里的孝心。

这些老规矩,咱可千万别丢,毕竟再过多少年,能让我们想起家的,还是这些带着温度的习俗和味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8架F35卖给沙特,五角大楼担忧:中国或“偷”走核心技术

48架F35卖给沙特,五角大楼担忧:中国或“偷”走核心技术

空天时代视频
2025-11-18 12:40:06
赵雅芝一脸疲惫终于回香港了!脸上的粉抹得好厚,走路得人搀扶!

赵雅芝一脸疲惫终于回香港了!脸上的粉抹得好厚,走路得人搀扶!

柠檬有娱乐
2025-11-18 10:23:13
释永信被女徒弟爆料,凌晨4点去他房间,拿到皈依证就算师徒关系

释永信被女徒弟爆料,凌晨4点去他房间,拿到皈依证就算师徒关系

汉史趣闻
2025-07-30 09:57:38
“宇宙第一大医院“缩减规模,公立医院的苦日子开始了

“宇宙第一大医院“缩减规模,公立医院的苦日子开始了

健识局
2025-11-17 20:17:22
国七要落地,燃油车车主慌了?还能开多久,这些真相要弄清

国七要落地,燃油车车主慌了?还能开多久,这些真相要弄清

三农老历
2025-11-18 07:46:50
霍启仁妻子家世曝光,是泰国首富,与霍家门当户对,比郭晶晶不差

霍启仁妻子家世曝光,是泰国首富,与霍家门当户对,比郭晶晶不差

柠檬有娱乐
2025-11-18 11:22:43
恰好去远方,满脸褶子的陈松伶抢镜,整个人面相变了,跟张铎不搭

恰好去远方,满脸褶子的陈松伶抢镜,整个人面相变了,跟张铎不搭

小徐讲八卦
2025-11-16 10:45:09
约基奇轰36+18+13仍无缘今日最佳!对不起,你碰到暴走的马克西了

约基奇轰36+18+13仍无缘今日最佳!对不起,你碰到暴走的马克西了

世界体育圈
2025-11-18 12:45:59
全网困惑!小米动不动就拿“第一”,网友却冷嘲热讽?

全网困惑!小米动不动就拿“第一”,网友却冷嘲热讽?

麦大人
2025-11-15 16:11:03
蔚来和宁德时代的换电站,有哪些不一样?

蔚来和宁德时代的换电站,有哪些不一样?

电动星球News
2025-11-18 12:40:36
全运会乒乓:男团四强全部诞生,樊振东险胜,半决赛对阵出炉

全运会乒乓:男团四强全部诞生,樊振东险胜,半决赛对阵出炉

谭颞爱搞笑
2025-11-18 12:32:17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0-15 17:16:17
球队老大不打,却轰5连胜!休赛期最大赢家诞生,你应该被交易了

球队老大不打,却轰5连胜!休赛期最大赢家诞生,你应该被交易了

篮球扫地僧
2025-11-18 12:35:08
韩国球迷:韩国足球没救了,棒球被日本碾压,足球被中国吊打!

韩国球迷:韩国足球没救了,棒球被日本碾压,足球被中国吊打!

邱泽云
2025-11-17 15:22:06
“广西王”陆荣廷,统治广西12年,被李宗仁赶走后结局如何?

“广西王”陆荣廷,统治广西12年,被李宗仁赶走后结局如何?

云霄纪史观
2025-11-18 09:58:02
成也饭圈败也饭圈!看到被央视点名的孙颖莎,樊振东的话有人信了

成也饭圈败也饭圈!看到被央视点名的孙颖莎,樊振东的话有人信了

璀璨幻行者
2025-11-18 10:47:31
高市早苗的面相分析:蛇纹锁口,目藏刀锋,国之将亡,必出妖孽

高市早苗的面相分析:蛇纹锁口,目藏刀锋,国之将亡,必出妖孽

山九观主
2025-11-17 11:35:08
在养老院,我发现最受欺负的,不是没钱没势的老人,而是另外3种

在养老院,我发现最受欺负的,不是没钱没势的老人,而是另外3种

诗意世界
2025-11-15 21:41:58
父亲辞职给多动症儿子办休学,从湖南徒步1千公里到山东:他发现自己原来也能这么厉害

父亲辞职给多动症儿子办休学,从湖南徒步1千公里到山东:他发现自己原来也能这么厉害

潇湘晨报
2025-11-17 16:43:15
俄乌战场告急,泽连斯基与希腊签完大单后赶赴法国拿下100架“阵风”战斗机

俄乌战场告急,泽连斯基与希腊签完大单后赶赴法国拿下100架“阵风”战斗机

上观新闻
2025-11-17 22:08:07
2025-11-18 13:31:00
简食记工作号 incentive-icons
简食记工作号
把简单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6911文章数 148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头条要闻

超市被员工偷到倒闭 收银员给1700元商品结账仅1元

头条要闻

超市被员工偷到倒闭 收银员给1700元商品结账仅1元

体育要闻

直到退役那天,“海湾梅西”也没去欧洲踢球

娱乐要闻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科技要闻

马斯克破防了!贝索斯62亿美金入局"实体AI"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健康
手机
旅游
本地
公开课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手机要闻

华为新款折叠屏最新架构技术曝光

旅游要闻

4条线路、5大亮点……快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红叶之旅”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