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博大精深,从传统节日里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不同的农历月份代表着不同的基调,期间的习俗又彼此紧密相连。比如农历九月,因九象征着“长久”之意,所以人们将其与敬老联系到一起,所以九月被定为“孝顺老人的月份”,期间最隆重的莫过于重阳节,这也是因为九代表着极阳的数。
其实从广义上来看,重阳节并非只有一个,整个完整的体系是由小重阳,大重阳以及尾重阳共同组成,其日期分别对应着九月中的三个逢九的日期,即初九,十九以及二十九。这每个日期都是重阳节的一部分,都值得庆祝。
![]()
眼下初九和十九已经成为过去,来到这最后一个带有九的日子,民间称之为“尾重阳”,在这一天才算是真正意义上为重阳节收尾,那么在这样的日子里要再次强调孝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届时也流行着一些相应的文化习俗。下面就来看看吧,牢记:1不提,2不做,3不去,4要吃,延续孝文化,也为重阳节圆满收尾。
1不提
不将寒衣节提前,九月的尾声,也为十月奏响了序曲,寒衣节一天天临近。虽然这两个月份都与尽孝有关,但意义还是有所不同的,不能放到一起过。同时民间讲究“晚寒衣”,也就是说在传统里虽然十月初一为寒衣节,但人们都会往后推迟几天,提前进行是不符合老辈规矩的。届时也会让家里的老人反感,不高兴,所以说一定要注意。
![]()
2不做
不做惹老人伤心的事,尾重阳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强调孝文化的传承。那么在这样的节日中,我们要将这一点牢记在心,有条件的可以回去看看家里的老人,多陪陪他们。也可以经常跟给他们打打电话,播个视频,把我们的这份孝心形式化地表达出来。当然最不能做的便是惹他们伤心了,要多尊重,多聆听,老人的叮嘱也要多回应,老人们心里痛快高兴比什么都强。
![]()
3不去
不去登山,登山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其是人们在这个吉祥的日子里祈福的重要形式。不过时至九月末,此时已经开始入冬,寒潮冷空气正活跃,天气冷,风又大,那么这样的气候就不要去登山了,会增加登上的困阻,同时山区偏远,会显得更加寒冷,届时前往也容易受寒。所以说不去登山,可以选择在温度高的时候外出走走,晒晒太阳,也可以沾到好福气。
![]()
4要吃
吃传统的食物
重阳糕,提到重阳节,最不能缺席的便是重阳糕,其是这个节日的代表,在尾重阳也要记得吃。其蕴含着寿高久久,蒸蒸日上。
![]()
1、这里准备糯米粉和粘米粉各一半的量,二者放在一起,再加点糖粉,这样吃着味道更浓。
2、粉类混合匀,少量地往里边撒水,清水就可以,呼噜成颗粒状。没有什么干粉时,再用手去搓搓,把大颗粒搓小。
3、准备个滤筛,把粉类放进去,筛两遍,可以让颗粒的大小更加均匀,且质地蓬松。
4、干净的纱布放到蒸屉上,继续将粉类通过滤筛筛进去,加一层豆沙馅,再继续用粉类盖住。
5、全程不要去压,直接端上蒸锅,用大火加热,四五十分钟以后就熟了。过五分钟打开,撒些桂花进去就做好了。香气怡人,吃起来松软可口。
![]()
面条,重阳节代表着安康长寿,基于这样的内涵,届时要吃面来应景。所以别忘了给家里的老人做上一碗面。当然作为面食,其好消化,吃完胃里也很舒服。
![]()
1、可以做成打卤面,先把黄花,木耳分别泡好,洗过后切碎些。再切点瘦肉,鸡蛋在碗里调好。
2、锅热放油,先把肉丝倒进去划拉散,炒到变色时就加葱姜八角,酱油炒匀,加点热水冒开。
3、木耳黄花倒进去,调些盐,咕嘟五六分钟,届时把鸡蛋液倒进去,再淋点芡汁,咕嘟十几秒,蛋花飘起,汤汁浓稠就关火。
4、把面煮好后捞出来,马上把卤子淋进去拌匀,就可以端上桌了。
![]()
腐竹,冬天适合吃些干货,腐竹很常见,也很鲜香耐嚼,当然在这个传统日子里端上桌,还能增添喜庆吉祥,其代表着富足,福足,家里人都开心。
![]()
1、泡的时候记得用小碗压住,这样可以避免有硬芯。泡好以后换清水洗两遍,剪短。
2、接着处理些配菜,胡萝卜和青椒都切小块。多拍点蒜。
3、起锅放油烧热,两样蔬菜倒进去,快速扒拉,香味烹出来。腐竹放里边,加点生抽,蚝油,撒点盐,一小勺热水,多扒拉一会儿,其入味后出锅。
![]()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