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所经历的
正在成为过去
我们所留下的
是这一方水土和文明存在过的痕迹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三十一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骏博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来诵读《俗门俗事》。今天,你将听到的是《当烟花成为往事》。
点击收听音频
爆竹在我国流传已两千多年。《风俗篇·俳优》说古时爆竹,“皆以真竹著火爆之”。三国时,马钧始以火药装入竹筒里,制成爆竹,唐时谓作爆竿。来鹄《早春诗》:“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庆。”至宋代,以纸、麻、火药制爆仗。宋施宿嘉所编《会稽志》谓,“除夕爆竹相闻,亦或硫黄制作爆药,声尤震惊,谓之爆仗”,这就取代了古时爆竹。用麻丝将小爆竹编成串,叫作“鞭炮”,或谓“百子爆仗”。《武林旧事》谓:“内藏药线,一爇连百余不绝。”
大年初一放爆竹,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南朝《荆楚岁时记》谓:“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
春节期间及喜庆活动中燃放烟花爆竹,这是中国的传统习俗,由来已久。燃放烟花爆竹固然有祈福、驱邪的寓意,但“福兮祸之所倚”,此举也会带来灾害,不仅常常误伤路人,而且极易引起火灾。因此,关于是否要禁(限)放烟花爆竹的话题持续发酵,特别是在上海这样人口稠密、空间相对有限的大城市。
人们对待燃放烟花爆竹风俗的感情到底有多复杂?这就有必要回望一下历史。
![]()
20世纪70年代,孩子们在巷子里放炮仗(资料图片)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三十一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骏博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来诵读《俗门俗事》。“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习也”,大抵意为地方流行的生活习惯。本书作为“发现闵行之美”文史系列丛书“民艺乡俗”辑中的一册,主要针对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等内容进行叙述,以四季为时间线,带读者感受闵行传统民俗文化的移风易俗。
2025年11月起,第三十一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朗读:上海市骏博外国语学校 六4班 丁子宸
编辑:陈依婷
初审:岳顺顺
复审:石思嘉
终审: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