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江大桥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它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历经多次重修和改建,才形成了如今的规模。恩江大桥由济川桥和平政桥连接而成,全长355.75米,宽4.5米,高9.5米,为石座条石拱结构,是江西省第二长的石拱桥,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折弯古桥。
![]()
△恩江大桥实拍 © 永丰县人民政府
早在元朝至元年间,永丰县的王辉便捐出四百亩田地,首次在济川河上以舟为浮桥,开启了这座桥梁建设的序幕。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浮桥屡遭损毁。直到清顺治十七年,县令邓秉垣决意改建为石桥,希望以此一劳永逸。
![]()
△恩江大桥旧照 © 网络
然而自然的力量不可小觑,乾隆四十六年,洪水肆虐,济川与小江合流,桥梁建设再次面临严峻考验。乾隆四十八年,百姓齐心协力,将平政木桥延长十余丈,与济川桥相连,以缓解交通困境。
咸丰三年,双岭的刘绍书父子毅然承担起改建重任,独自筹资将平政木桥改建为石桥。经过整整八年的不懈努力,咸丰十年,平政石桥终于建成,并与济川石桥完美相接,至此,恩江大桥才算真正竣工。
![]()
△恩江大桥实拍 © 网络
恩江大桥桥身呈“人”字形折弯,这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变迁密切相关。在清朝乾隆四十六年之前,恩江河中间有沙洲,将恩江一分为二,北叫济川河,南叫小江。当时,济川河上建有济川浮桥,小江上建有平政木桥。后来,由于洪水的冲击,济川河与小江合流,沙洲也被河水冲刷淹没。
![]()
△恩江大桥实拍 © 网络
而为了方便两岸百姓的通行,人们决定将济川浮桥和平政木桥连接起来,形成一座完整的桥梁。据相关资料显示,由于两桥的原有结构和地理位置不同,以及受到当时技术水平和材料的限制,在连接过程中,桥梁的走向发生了变化,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折弯形状。

△恩江大桥航拍视角 © 清清视觉
也有资料显示,恩江大桥的折弯还与它的建造技术有关。以古代桥梁建造技术,建造如此长的大桥也是极为困难。为了防止洪水对大桥的损害,工匠们在建造过程中对大桥进行一定的折弯设计,以及对每个桥墩下都进行了相以的设计,以此来对抗洪水的损害。
![]()
△恩江大桥桥上实拍 © 网络
![]()
△恩江大桥桥墩实拍 © 网络
恩江大桥不仅具有重要的交通功能,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建桥过程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流传至今。例如,智元和尚为了筹集建桥资金,不惜自断手臂募化,其精神令人敬佩。而这些故事也为恩江大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编辑:吾君
声明:本篇文章资料及数据引用自新闻媒体及公开资料,并结合了个人见解进行阐述。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未经授权请勿以此版本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