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浔城故事 | 师傅梅萍

0
分享至

文/孙海帆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经常能收到一个人的来信。一次,同学李群去传达室取得信来,面带几分羡慕的表情问我:“是你女朋友吧?”我极力否认,他指着信封上的落款“证据确凿”地逼问:“还不好意思承认?你看上面都写了,梅萍寄,你女朋友叫梅萍!”一时间弄得我还满脸通红、哑口无言,是啊!梅萍本来就是个女人的名字嘛!

不过,这人却是个十足的爷们儿,他是我师傅,也是我这辈子唯一真真正正的师傅!

1977年,高中毕业留城待业的我有了第一份正式的工作,在九江市邮电局电缆班当了一名电缆外线工。虽说那时候邮电局是国企,但是,学习工作技能还沿袭着传统手艺人师徒制的模式,由师傅手把手教,所以,梅萍既是我们的班长也是我的师傅。


九江邮电局在甘棠湖旁

梅师傅是湖北黄梅人,说话一口湖北口音。他是如何从黄梅来的九江他从没提过,我也没问过,那时候,我才18岁,见着师傅还有几分紧张,别说问他私人问题,连话都不敢多说。

本来,我的愿望是想去邮电局“比较好”的部门如电报室、长话科等,但那个时候邮电局还是“半军事化”单位,所以,虽然我也是“邮电系统”的子弟,但是因为“家庭出身”不好,不能进入这些“保密科室”,只能去远离“核心部门”、工作地点在室外和野外、工作强度较为粗重的外线班,因此,当时进组的时候,心里并不舒坦。

当时我个小、瘦弱、戴眼镜,按身体条件是不太适合干这个工种的。我们班的其他师傅和师兄看上去个个高大威武,有的能骑自行车单肩扛两架8米长的竹梯穿街走巷,有的转动电缆大盘跟转风车似的,有的掀起几十斤重铸铁的电缆井盖就像打开一个月饼盒,像我这样肩不能挑、没几两力气,且一爬上电线杆就直哆嗦的“菜鸟”进组的时候,真不知道今后该怎么混下去。


高空作业是常态

和电报、长话还有邮递组那些长发飘飘的姑娘以及文质彬彬的技术人员比起来,我们外线组的工人看上去都是十足的“粗人”。但是,我们的工作却要求我们是“粗中有细”的人。电缆班分管着全市的通信电缆架设和维修及维护,保证着各单位(那时还很少人家里有电话)电话畅通。从具体的工作来说,我们要有很高的接线、封焊技术,所以,我们也是“手艺人”。

梅师傅不算是“粗中有细”,因为他根本就是一个细致的人,从手艺上来说,他接线速度快、包扎平整、焊接技术天衣无缝,做出来的每一个接头都像工艺品。他曾参加过省里邮电系统的职业技能比赛拿过冠军,业务是没得挑的。从管理班组和带徒弟来说,梅师傅也是个心细的人,他熟知组里每个人的体力和智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强弱,按此他可以给每个人安排适合的工作,可以说,在他手下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特点,因此,他也获得全组工人的尊重。


现在的通信电缆比原来的容易连接

我的条件和动手能力梅师傅一目了然,他见到我就说:“你是我们电缆班解放以来第一个高中生,虽然有点文化,但动手能力太差。”所以,在看过我笨手笨脚的接线动作和封焊高低不平的接口之后,他给我安排了最适合我干的工作——加热去潮的蜡和给电缆里面充气,于是,我骑上单位发的绿色自行车,带着炉子、木柴和打气筒上岗了。

用烧开的石蜡浇在绷带扎好的电缆接头上,可以让电话线之间没有缝隙还防水,保证绝缘和避免串线。“烧腊”说起来是个工作,实际上就是支起炉子,架上装有凝固的石蜡的锅子,之后用汽油喷灯点燃柴火,在街上烟雾缭绕地烧起来,一直将蜡烧的融化、沸腾。

那时候,我这个“光荣的”邮电工人整天在街上烧腊,有中学同学路过的时候都会问我一句:“你怎么在街上烧饭吃啊?”我还一脸骄傲:“这是我师傅教我的技术。”同学听了哈哈大笑:“这也叫技术?”

除了烧腊,我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给通信电缆内“充气”。电缆线路太长,而电缆内又需要保持均衡压力的气体以保证通信线束之间的绝缘,所以,一些远离市局的电缆就需要靠人工往里面充气。此工作和给自行车打气的工具和动作完全一样,只不过自行车轮胎一般打上个100次就可能够压力了,而我每天可能要打上1万次,超不多相当于给上百辆自行车充气。

于是,每天我就在街头巷尾、山坡田野脚踩气筒的固定环、手提充气把手,仰看着苍天,上下往复地做着同样的动作,直做到双臂麻木、腰酸背痛、昏天黑地,以至于很多年之后见到充气筒都不想再碰它。在给电缆充气的时候,我想起了同学的话,感觉到现在干的工作“确实没学到什么技术”,所以,到后来,就会一边打着气,心里一边泄着气。


我的工具,当时这种带增压的气筒刚刚出现

梅师傅是个细致的人,什么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见我收工回到局里的状态,他就知道我不满足于只干烧腊和打气这两项“高技术”的工作。他叼着烟,不紧不慢地对我说:“电缆班就是干粗话的,即使你那些技术很好的师傅和师兄这些活也得干。”他看着门外下班的穿着干净的“重要部门”的职工说:“我们是邮电局真正的工人,局里的粗活、累活都找我们,包括有同事家里死人了抬棺材也找我们,因为我们有力气。不过……”他停顿了一下,从工作台下面拿出一个盒子:“毕竟现在干‘四化’,我们的技术也要现代化,而你是高中生,这些现代化的仪器就需要你来掌握。”说着他打开盒子,拿出里面的一个崭新的仪表:“这个是最新的电缆漏气测试仪,它可以准确地找到电缆中的漏气点,这个交给你来学,学会之后就由你来使用,说实话,这上面许多开关和仪表我看着也有些头晕。”

我有点喜出望外,虽然我很难在手艺上赶上我那些师傅和师兄,但是,我却掌握了他们“比较难以掌握的”技术,我!终于干上技术活了!很快,我就搞清楚了这种仪表的使用方法,带着它出门“查线”去了,一边干还一边嘟囔:“知我者,梅师傅也!”

用这种新仪器查线的时候,我肩上背着设备、手中举着5、6米长的探测头,头上戴着耳机,“全副武装”的样子经常引来路人的观看,他们不知道我在干什么,而我也故意装着没看见他们“围观”在那里边工作边“耍酷”,我听到他们最多的议论是:“咦!他怎么啦!拿个杆子对着天,没病吧?”还听到有人说:“这人跟鬼子工兵探地雷一样!”这些议论传到师傅们的耳朵中,于是在我每天收工回组的时候他们就会开着玩笑说:“鬼子工兵回来了!”虽然如此,我却很开心,因为这是我才能掌握的“独门绝技”,从内心来说,我很感谢梅师傅把这个机会给了我。

我很珍惜也很得意自己有这门技术,很想好好干下去,所以我每天工作很积极,也查出了不少故障,我以为,我会这样一直下去,直到成为一名技术过硬的“电缆老师傅”,但是,1977年恢复高考,让我的心思活动起来,我不能干一辈子工人,我得参加高考,我要上大学,这是我当时强烈的愿望。

但是,我这个愿望立刻遭到了梅师傅的“无情打击”,得知消息后,他当即就对我说:“想从我这离开?不行!”接着他跟我定了规矩:上班期间不准看数理化和其他复习资料,不准请假复习,晚上的政治学习不得缺席。那时候,每周上6天班,每天8小时加上每周还有4个晚上要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梅师傅的规定就等于告诉我:你想考大学?没门!不过,在“严厉打击”之后,梅师傅又笑眯眯的说:“想上大学找我嘛,这不,我已经给你报名了,咱们上中国邮电大学!”我听完当时还有惊喜地问了一句“真的啊?!不用考吗?”心想我这师傅真是为我着想啊!还没来得及说谢谢,梅师傅就又补充了一句:“函授!函授!我也准备报名!”


那时一周四晚学习这本书

在恢复高考的头几年,尽管有通知说任何单位任何人不准给有资格参加高考的人设置障碍,但是,许多单位的一些“土政策”还是将不少人挡在了大学的门外,我身边也有一些同学遇到了和我一样的情况,于是,我们就互相“交流经验”,最后,都采取了和单位领导以及直接上级周旋的策略。

我的策略是:在局里上班复习政治,“学习政治”梅师傅“不敢”说我。在跑外线和下班后看“数理化”。然后,将我要考大学的事告诉每天带我出门的梁金彪师傅,梁师傅曾经是我邻居,是大哥,很支持我,还给我打掩护,到高考前一段时间,还让我早上到局里领了工具之后,回家看书,下班时再和他约好地点一起回局,造成我工作了一天的假象。按此策略,我的复习在“运动战”中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当年我经常看着这景色在湖边复习

这回,心细的梅师傅没有任何察觉,他还照旧像往常一样给我布置工作,还询问我“函授大学”的作业交了没有,好像他就是邮电大学的教授似的,我一边搪塞着他,一边心里洋洋得意:终于有你抓不住我的时候!因此,当我将录取通知书交到梅师傅手中的时候,我还有点胜利者的感觉。

梅师傅看了通知书之后,没有生气,沉默了好一会才说:“你这几天别上班了,星期五到单位来!”梅师傅的态度让我感到了巨大的不安,我认为,以他在局里的“老职工”的资格,他肯定会去局里请求让局里不让我去上大学,谁让我是电缆班“解放之后第一个高中生和这个班组中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呢?”

心里七上八下了好几天,父母也跟着不安心。终于到了星期五,我踩着那辆跟了我1年多的、象征着邮电工人“优越感”的“二八”绿色自行车到了单位,组里的人全都到齐了,大家都在抽着烟,梅师傅面色凝重,我心想“大事不好!走不了了!”

梅师傅发言了,他上来就说“我是舍不得小孙走的,但是我要祝福他,他能考上大学,是我们电缆班的骄傲!”说完,他带头鼓掌,大伙也为我高兴,鼓起掌来,而我此时心头却涌出许多的不舍。

1985年,我刚在电视台学会做节目,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的梅萍师傅、梁金彪师傅、胡宗国师傅、户才东师傅、钟安南师傅和电缆班的陈九虎、唐杰等弟兄,在征得部主任张景春同意后,我和同事李小舟、李京成去九江,拍摄了反映梅师傅和我们班组的工作和生活的专题片《我们是电信工人》,这是邮电工人第一次以专题片的形式出现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之上,我终于用我自己的“新技术”报答了梅师傅和伙伴们,片子当年还获得了省里的评比二等奖。


1985年拍摄专题片《我们是电信工人》时电缆班弟兄们合影,谭杰师傅(左一)、电视台灯光李金城(左二)、胡宗国师傅(左四)、梁金彪师傅(左六)、户才东师傅(左八)、我(左九)、李小舟编导(左十)、蒋师傅(左十一)、钟安南师傅(左十二,已去世),梅萍师傅不在照片中。


我和编导李小舟(右一)正在拍摄在电缆井中工作的梅师傅


我和同事编导李小舟(右一)、灯光李京城(右三)在拍摄现场,背后是运送电缆的汽车。

很多年后,我在九江又见到已经退休的梅师傅和我们班组的部分弟兄,梅师傅身体健康,喝酒不多,在酒桌上他指着我跟梁金彪师傅笑着说说:“当年金彪带着小孙出门,偷偷放小孙回家、复习,别以为我不知道!”,我和梁师傅都很吃惊:“啊!你原来知道啊?”梅师傅笑着说:“你们以为出外线我就看不见了?我也有自行车!”

(注:本文是一篇旧文,梅萍师傅已经于前几年去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这一波很猛,佛山或暴跌至10℃!请做好准备……

这一波很猛,佛山或暴跌至10℃!请做好准备……

珠江时报
2025-11-12 12:43:01
朱婷一锤定音!3:0横扫北京,河南女排豪取五连胜!

朱婷一锤定音!3:0横扫北京,河南女排豪取五连胜!

徐骧老表哥
2025-11-12 14:56:50
梁洛施也没想到,“丑闻缠身”的李泽楷,已悄悄走上另一条上坡路

梁洛施也没想到,“丑闻缠身”的李泽楷,已悄悄走上另一条上坡路

顾史
2025-11-12 13:00:32
提前得知尹锡悦戒严计划未报告,韩国国情院前院长被逮捕

提前得知尹锡悦戒严计划未报告,韩国国情院前院长被逮捕

观察者网
2025-11-12 15:08:08
王清海教授:陈皮和它是绝配!常喝血脂降了,斑块没了,血管通了

王清海教授:陈皮和它是绝配!常喝血脂降了,斑块没了,血管通了

蜡笔小小子
2025-11-08 14:18:03
算了,不写陈志了,他就是一个“脸大头圆光有钱”的马仔

算了,不写陈志了,他就是一个“脸大头圆光有钱”的马仔

热点菌本君
2025-11-03 15:04:39
癌症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宁可打打麻将,也要少做这6件事

癌症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宁可打打麻将,也要少做这6件事

游古史
2025-11-11 11:37:32
轰38分12板5助5帽,NBA历史首人!被夹懵的文班亚马怎么又行了?

轰38分12板5助5帽,NBA历史首人!被夹懵的文班亚马怎么又行了?

锅子篮球
2025-11-11 17:44:57
晚年麦克阿瑟谈抗美援朝:不理解中国为何参战,同时祈祷中国参战

晚年麦克阿瑟谈抗美援朝:不理解中国为何参战,同时祈祷中国参战

花仙历史说
2025-11-09 14:13:31
台海局势变得太快,特朗普发话:美国导弹有很多,大陆根本不想打

台海局势变得太快,特朗普发话:美国导弹有很多,大陆根本不想打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11-12 05:14:21
1951年歼灭6万日军的名将被蒋介石秘密处决,因判决书上的一个字

1951年歼灭6万日军的名将被蒋介石秘密处决,因判决书上的一个字

宅家伍菇凉
2025-09-11 10:00:05
特朗普41岁次子讲述原生家庭:父亲定下六不准,母亲“又美又凶”

特朗普41岁次子讲述原生家庭:父亲定下六不准,母亲“又美又凶”

法老不说教
2025-11-07 15:24:59
医保限额真是个天才思路,完美解决医保资金问题

医保限额真是个天才思路,完美解决医保资金问题

挪威Talk
2025-11-12 13:06:02
不顾央视警告顶风作案,与刘涛传出绯闻的杨烁,究竟是谁给的底气

不顾央视警告顶风作案,与刘涛传出绯闻的杨烁,究竟是谁给的底气

芳芳历史烩
2025-09-24 20:13:19
44岁眼科曾主任大量照片流出,穿衣风格独特,公开会议喜欢穿裙子

44岁眼科曾主任大量照片流出,穿衣风格独特,公开会议喜欢穿裙子

可爱的罗
2025-11-10 09:40:26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上观新闻
2025-10-23 18:17:07
李连杰回春事件!

李连杰回春事件!

微微热评
2025-11-12 11:58:13
丈夫驻边20年不回家,我带着孩子千里探亲,部队:他压根没入伍

丈夫驻边20年不回家,我带着孩子千里探亲,部队:他压根没入伍

红豆讲堂
2025-10-14 16:22:44
直辖市区划调整后,人事密集调整!他任首任区委书记

直辖市区划调整后,人事密集调整!他任首任区委书记

上观新闻
2025-11-11 22:08:04
中国不挽留,美国拒绝接纳,身处两难境地的李嘉诚,撑不住局面了

中国不挽留,美国拒绝接纳,身处两难境地的李嘉诚,撑不住局面了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08-27 17:08:06
2025-11-12 16:24:49
冯晓晖
冯晓晖
漫游遐思
1641文章数 470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毛主席珍贵签名照曝光,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

头条要闻

金饰以旧换新"蒸发"9克上海女子懵了 店员:跟我们无关

头条要闻

金饰以旧换新"蒸发"9克上海女子懵了 店员:跟我们无关

体育要闻

太阳三连胜&活塞东部第一 哪个更想不到

娱乐要闻

辛芷蕾配得上威尼斯影后吗?

财经要闻

专家建议设立5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能得到央视的肯定 长安马自达EZ-60可不简单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数码
时尚
亲子

教育要闻

求三角形面积,根据比例模型求解

旅游要闻

1999万元易主失败!李连杰、释小龙打卡过的网红茶馆流拍

数码要闻

AMD未来很稳健,Zen 6 2nm马上登场,Zen 7次世代架构整大活儿

“廓形穿衣法”太火了!掌握这5个法则让你美一整个冬天

亲子要闻

冬季光照减少,如何科学补钙促长高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