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孢子虫病害(主要指虾肝肠胞虫病,EHP)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频繁导致养殖失败,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下面小编将帮你快速了解主要原因。
一、EHP的主要诱因和具体表现:
1、气候条件适宜:进入秋季的水温非常适合孢子虫繁殖。同时,台风、暴雨导致水体盐度、pH值剧烈波动,对虾应激免疫力下降。
2、养殖环境恶化:养殖中后期,塘底积累的残饵、粪便等有机物为孢子虫提供了温床。此外,孢子虫卵囊在海水中存活可达1年,普通消毒剂难以彻底杀灭。
3、病原扩散广泛:病虾粪便中的孢子会污染水体。一些饵料生物(如桡足类、卤虫)以及鱼类、蟹类等也可能携带并传播病原。
4、病害隐蔽性强:感染初期对虾仅表现为生长迟缓、个体大小不均,摄食基本正常,易被忽略。等发现时,虫体已在虾群中大量繁殖,为时已晚。
![]()
特别是,孢子虫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全面的防控体系。
二、EHP的顽固性和传播途径:
1、EHP的顽固性:
EHP是一种专性寄生的微孢子虫,主要侵害对虾肝胰腺,导致“僵虾综合征”。其孢子具有极强的抗逆性,在常温干燥环境下可存活6个月,水体中感染性维持超过一年。传统消毒剂如生石灰(需300kg/亩翻耕暴晒)或烧碱虽能杀灭部分孢子,但对底泥深层或水源中的残留孢子难以彻底清除。
2、传播途径复杂且隐蔽:
垂直传播:携带EHP的亲虾可通过卵巢将病原传递给子代,导致苗种先天感染。尽管PCR检测是主流筛查手段,但部分低载量感染的亲虾可能漏检,成为潜在风险源。
水平传播:病虾粪便、残饵及死亡个体释放的孢子可通过水体、饵料生物(如卤虫、沙蚕)扩散,甚至水鸟、工具接触也能间接传播。2025年如东等地因转料期管理不当,对虾残食现象加剧了孢子在塘口内的扩散。
三、这三招,可大概率杜绝虾苗携带EHP的风险!
1、严选虾苗:阻断垂直传播,守住“先天防线”:
EHP最隐蔽的威胁,来自亲虾到苗种的垂直传播。携带EHP的亲虾,会通过卵巢将病原直接传递给子代,导致虾苗“先天带虫”。更棘手的是,即便采用主流的PCR检测,部分低载量感染的亲虾也可能因检测阈值限制而漏检,这些“隐形带虫苗”一旦投入池塘,便会成为EHP爆发的“导火索”,后续再怎么防控都难挽败局。
中盟团队深知苗种质量是养殖成功的根基,因此建立了全流程闭环检测体系,从根源杜绝带虫苗种流出:
⑴、孵化环节:从亲虾筛选开始,每一批亲虾均经过多靶点PCR筛查,排除低载量感染隐患;幼体培育期间,定期抽样检测(涵盖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体等关键阶段),确保培育过程中无病原入侵;
⑵、出苗把关:每一批虾苗出栏前,执行“双重检测+留样备份”制度——先通过荧光定量PCR精准检测EHP载量(灵敏度较普通PCR提升10倍,可检出极微量感染),再由第三方实验室复核,确认无病原后才允许出苗,全程可追溯、可追责,让养殖户拿到手的每一批苗都“放心靠谱”。
2、水源精准检测:不止防EHP,更堵弧菌毒素漏洞:
很多养殖户误以为“水源检测只查EHP”,却忽略了水源中潜藏的另一大风险——弧菌携带的强毒素(如引发EMS急性肝胰腺坏死病、HLVD对虾肝肠病的弧菌毒素)。小苗免疫力极弱,一旦接触这类毒素,可能在投苗后数天内批量死亡,损耗率甚至超过80%。因此,投苗前的水源检测,必须实现“EHP+弧菌毒素”双重防控,且检测方法必须专业精准,绝非“走过场”。
我们采用特有靶向扩增检测技术,彻底解决普通检测“灵敏度低、易误判”的痛点,具体流程如下:
⑴、精准采样:取塘口待使用的原池水100毫升,避免表层水、岸边水,确保样本代表真实养殖水源;
⑵、靶向富集:添加“专用细菌培养液”,根据水源余氯残留量调整扩增时间——余氯低于0.05mg/L时,6-8小时即可实现弧菌百倍扩增;余氯较高(0.05-0.1mg/L)时,延长至10-14小时,确保弧菌充分繁殖,达到可检测浓度;
⑶、直观判读:通过对比培养液浑浊度和菌落形态(如图所示:未成功扩增组清澈无沉淀,成功扩增组浑浊且底部有弧菌菌落),判断扩增有效性,再结合PCR检测确认EHP和致病性弧菌是否存在。
![]()
反观部分不专业的检测点,所谓“超灵敏检测”不过是“将水静置24小时”——没有针对性营养供给,细菌根本无法有效繁殖,这种操作不仅测不出真实风险,甚至可能把纯净矿泉水“查出问题”,纯属误导养殖户。我们的技术核心,是“让微量病原‘显形’,而非无意义的时间消耗,确保每一份水源检测报告都真实可靠。
3、底泥专项检测:清除上造“潜伏隐患”:
EHP孢子的抗逆性极强,即便是经过生石灰、烧碱消毒的池塘,底泥中仍可能残留上一造养殖留下的孢子——它们会藏在底泥深层,躲过消毒剂的作用,待投苗后水温、水质适宜时,便会复苏并感染对虾,成为“事后爆发”的隐形雷区。因此,“清塘后检测底泥”,是投苗前不可或缺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们实验室针对底泥检测,制定了标准化采样与检测流程:
⑴多点采样:在塘口四角、中心及排污口附近,分别采集10-15cm深度的底泥样本,混合后去除杂质(如残饵、虾壳),确保样本覆盖全塘关键区域;
⑵、精准检测:采用“底泥病原分离技术”,将孢子从底泥颗粒中分离出来,再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孢子载量——即便只有极微量残留,也能精准检出;
⑶、风险评估:根据检测结果,为养殖户提供针对性建议:若孢子载量超标,推荐“二次清塘+底质改良剂(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处理”方案;若达标,则确认底泥安全,可进入蓄水环节。
这一步看似繁琐,却能彻底避免“清塘后仍爆发EHP”的悲剧——上一造的残留隐患不清除,后续养殖再精心,也可能因一次孢子复苏而满盘皆输。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所有在我们处购买虾苗,我们实验室除了对虾苗免费检测,还能对水质和底泥进行免费检测。
四、源头防控,才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EHP的防控,从来不是“发病后治病”,而是“发病前堵源”。苗种是“先天基础”,水源是“日常供给”,底泥是“环境根基”,这三大环节只要有一个存在隐患,就可能导致整塘养殖失败。
我们通过“苗种全流程检测+水源靶向扩增检测+底泥专项筛查”的三重保障,帮养殖户在投苗前就把风险降到最低。每一份检测报告,都是对养殖安全的承诺;每一项专业操作,都是对“少走弯路、多赚收益”的守护。
做好这三招,从源头切断EHP传播路径,让对虾从投苗之初就拥有健康体质,为后续养殖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五、如何订购中盟南美白对虾虾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