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刘中全 “感谢检察官和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帮我解决了这桩烦心事!”近日,在吉林省公主岭市综治中心调解室内,信访人杨某连声道谢。 此前,因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引发的涉法涉诉信访事件,在公主岭市人民检察院与综治中心、公安机关协同努力下,依托“枫桥经验”成功化解。 公主岭市检察院在重点领域矛盾纠纷排查中发现,信访人杨某情绪激动,存在安全隐患。经了解,杨某与刘某曾因民间借贷产生纠纷,法院判决刘某履行还款义务,但刘某未按期履行。杨某认为刘某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公安机关提请检察机关批捕后,检察院经审核认定刘某不符合犯罪条件,依法作出不批捕决定,这一结果引发杨某不满并开始信访。 预警响起,联动机制随即启动。公主岭市检察院控申部门迅速与公主岭市综治中心对接,推动形成化解合力。综治中心立即协调公安机关落实属地关注措施,并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三方共同成立专项调解小组。调解小组一方面安排人员稳定杨某情绪,进行释法说理和心理疏导,并做好应急值守;另一方面,与派出所民警主动上门,对刘某进行法治教育和思想劝导,使其态度发生转变,同意协商。 很快,一场汇聚多方力量的联合调解在综治中心内有序开展。调解过程中,控申检察官严肃阐明拒不执行判决的法律后果,综治中心人员则从情理角度耐心劝导,引导双方换位思考。这场法理情交融的调解最终转变了当事人的思想,刘某从最初的抵触转为认错,承诺将外出务工,以分期方式履行还款义务。杨某也感受到各方的努力与诚意,从坚持追究对方刑事责任转变为接受还款方案,双方签订和解协议。 “心里的疙瘩总算解开了,我愿意给他一个履行承诺的机会。”签订和解协议后杨某如释重负。 刘某也诚恳表态:“之前是我法律意识淡薄,做法不对,感谢各位的调解,我一定努力工作,尽快把欠款还上。” 全程参与调解的检察官坦言:“这起矛盾的成功化解得益于多方密切配合,更得益于‘枫桥经验’指引下的多元化解机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