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采访吉井忍:不用翻山越海,日子就换了种过法

0
分享至

今年 2 月,日籍华语作家吉井忍的新书《格外的活法》出版,她用七年的时间,走访了 12 位 “ 不那么主流的普通人 ” 。这十二人的选择颇为有趣,他们中间有二手书店店主、兼职垃圾清运公司职员的搞笑艺人、给黑道做文身的人 ……这些人既没有进入典型的资本主义劳动体系,又不是那种典型意义上离经叛道的人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走向了自己眼前的营生和信念,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但仍然非常认真地面对普通的生活

在此之前,大家对吉井忍的认知可能来自于她此前所著的另一本书《东京八平米》。吉井忍曾经在东京租了一间只有八平米的房间,不能洗澡、不能做饭,但省下来的钱可以花在精神生活上 。 「居所」的边界被模糊,整个东京都被当作自己的客厅 —— 她将「自己的生活哲学」在八平米中细细展开。

我在通勤的时候连着看完了《东京八平米》和《格外的活法》,合上书只想感叹:真好啊。如果不是为了采访,这或许就是我唯一的评语,随后带着一种无形的慰藉继续生活。

然而,一旦站到媒体人的位置上准备采访,我开始不自觉地替这本书搭建结构、归纳关键词、提出主张,试图为这本书找到“公共意义”。

在和吉井忍通话之前,我以为我们会有很多共识。但真的聊起来,对话却有不少卡顿与错位。我的语言被轻轻推回,而她像一个坐得稳稳的石头,守住一种实在。

事情就是这样,不多、不少,不需要赋予不属于它的光。吉井忍没有给出明确或定制的答案,也不为他人代言。《格外的活法》并非意图呼吁读者突破常规的人生,而她笔下的那些人不是榜样,不是反叛者,不是社会批判的样本,只是一些活着、还在试着活得更好的普通人。

同温层太闷,我宁愿被冲撞

BIE在《东京八平米》中,您住在一个八平米的房间,面积只够起居和上厕所,于是,您将家当作卧室,把东京当成家的客厅。而在《格外的活法》中,您则走入12位生活在社会主流视野之外的他人的生活。

您在《东京八平米》里展现的活法,和《格外的活法》里受访者的活法,有没有相互映照的关系?

吉井忍:从时间上说,我在过着《东京八平米》那样生活的时候,就去采访《格外的活法》当中的人。但《东京八平米》是自己非常私人的经历和生活,而《格外的活法》是以采访者或者说撰稿人的身份去联系和采访其他人,所以我的心态和文字当中是几乎没有自己的。我只有一个任务:我要把对方的状态尽可能地写出来。因此,对我来说它们是完全是不一样的两本书。

但是我之所以选择这十二位受访者,可能就跟我的经历、我的人生观有关系了,所以两本书不能说完全没有关联。我过着东京八平米那样的生活,所以我可能关注到那些人,或者说我需要偶遇像那样子的活法的人。

是的,就我的阅读感受而言,您在这两本书里边盛放的生活哲学是连贯的,提醒着我要和世界沟通,而不是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边,过一种没有别人的生活。

吉井忍:是的,现在我们不出门、不跟别人接触也能轻松获得信息,活下去是完全可以的。但因为跟其他东西没有具体的关系,我们很容易进入一个非常漂浮的状态,这样的话也很容易焦虑。

这次我在北方做了一些宣传活动,几乎每一场活动里读者问答环节,都会有人举手说:“我们现在处于非常焦虑的状态,这怎么办?或者说,你有没有类似的焦虑?”我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每场活动都有这样子的人,但是后来想一想这个事还是理所当然的、很自然的一件事情,也和后面的经济状况有点关系吧。

吉井忍在天津桑丘书店的分享活动:“不在主流赛道上,并不意味着无路可走”

我身边的朋友跟我说,常常因为自己的生活没有参照而感到焦虑。

吉井忍:也许我写《格外的活法》也是寻找自身参照的一个过程。为什么我没有选择那些在大媒体上频繁出现、声音很大的受访者?我不会去找他们,可能我觉得,反而跟那些人之间没有太强的关联感。状态跟我相似的人,主动也好,被动也好,好像是站在这个社会边缘但还能活出自己的人。那些人才是我想靠近、想学习,或者能作为参照的人。

所以,我选择采访对象时,没有明确的标准,我写的时候是靠直觉:这个人挺有意思,我想去采访。但是后来想一想,可能是因为当时我的状态就是需要那些人,我就是想跟他们聊天。

有点像照镜子?

吉井忍:照镜子只能看自己吧。如果以这样的心态来接触别人的话,好像是同病相怜那种感觉,变得越来越像。我不希望这样子。

甚至可以说,我需要对方来侵犯、破坏或者否定我所谓的一个边界。

现在很多人认为要向内去挖掘自己的内心,做一些冥想、自我疗愈、寻找内心平静的事情。我好像前几年也会这么觉得:人的内心很丰富,可以关起门来自己找答案。您书里呈现的好像是完全不同的姿态,不是要逃到内心里边去,而是要走出去撞击世界,和人产生关系,在关系里边看清自己是谁。

吉井忍:是的。我想,还有什么其他方式,还有什么其他方式能和这个世界建立关系呢?

如果去哪都一样,何不原地动起来

这些受访者的生活状态也让我很有感触。主流奋斗叙事逐渐失效的背景下,曾经有一种田园牧歌的叙事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很流行。大概是上班族辞掉工作,离开城市,去旅行、去种地。

但是您选择的这些采访对象,并不是要切掉和城市以及社会的联系,倒像是要在社会里,找到那么一个不太寻常的、但自己能够全然投入的生态位。这是一种特意的选择吗?这和您自身的经历有没有关系呢?

吉井忍:并没有特意的选择,但是肯定是跟自己的经历有关系。更年轻的时候我会去一些很远的地方。我在成都留学的时候,大概一半的时间都不在成都,拼命去各地旅行,包括新疆的阿勒泰,也有一段时间在东南亚旅行,去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那些地方走过一遍。

那时候我有种寻找新的自我的感觉,但是我最后的结论是:我到哪儿都是我自己,逃不掉的,这是一种近乎惨烈的感觉。90年代的时候坐火车到乌鲁木齐,再从乌鲁木齐坐 72 个小时的大巴才能到阿勒泰。那是个太远的地方,但是我到那里却发现自己真是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时候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感觉:你真的是去哪都一样。

后来在法国的时候也是这样。我特意选择在农场干活,因为我还是有点憧憬就在农场比较悠闲的、跟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生活状态。我非常享受,但是那时候我也还是我自己。所以我不是特别相信看到一个非常美丽的风景,自己的人生观一下就变了那种说法。我希望有这样的经验,但是活到现在都没有过,那还要去特意去那么远的地方吗?我本来就是在东京长大的人,从中国回到日本之后也就自然而然选择了这么比较熟悉的一个城市。

我逐渐相信自己并不需要穿越山和大海,在身边也有非常有意思的人,每个人多少有比较格外的地方。那能不能把它写出一篇好看的文章?这取决于写作者的能力。如果写的文章不好看,就是我没能挖出来对方最有意思的地方。

我们常说「出格」,或许世界上有许多人特别想出格却被拉回。您的受访者并非刻意叛逆的人,他们似乎是在顺着生活走中抵达了格外,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另类

您怎么看待「主动出格」与「被动漂流」这两种状态?

吉井忍:这个好像不太能明确地分成两个状态,我们生活当中每个选择多多少少有主动和被动的一面。你选择了某一个职业,可能是你想做这个,也有可能是时代、社会状态,或者说经济状况给你的选择就这么几个。

从那些选择当中,你要选择出你觉得更中意的某一条路而已,对吧?可如果是 20 年前做选择,你中意的那条路肯定是跟 20 年后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时代或者社会的因素多多少少都有吧。从这个角度来看,所有的选择都有主动和被动的两面性。那么,这个里面主动的成分多还是少?只是比重的问题而已吧。

另外,还有一些偶然性,这是蛮有意思的一个因素。比如说这个纹身师三代目当时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业?他小时候在钱汤看见一个男人身上有非常华丽的纹身,他觉得很好看,受到了一种冲击,而后来他也遇见了他的师傅。

不管靠着偶然,还是其他人给的机会,一旦抓住了,就抓住不放。不一定大家都要这么干,可他的方式就是这样子的。虽然他的方式不是很适合时代,尤其不一定被年轻一代认可,但我觉得仍然能从里面学到一些东西。他在自己的时代当中抓住了某一样东西,并坚持了下来。或许,我们也可以在现在这个时代里去抓住某一个机会,去面对偶然性和自己的关系?我觉得这个蛮值得思考的。

吉井忍拍摄的文身师三代目雕佑西和他的工作坊

盖楼、搞笑艺人兼职垃圾清运、运营独立书店书中受访者做的事,好像都是看起来很耗力的工作,却最终成为了持续滋养生命、催生力气的东西,让他们长出感知世界的触角,找到在世界的位置。那种热情到底从哪来?是起点的激情,或是在做中才慢慢生出来的?

吉井忍:所做的事情或者付出的精力最终成为一种反哺自己活下去的力量,这个状态我们不是都有吗?但可能程度不一样。

碰到了那个合适的点位,或许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热情出来,但它不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一种意义。有点像夏目漱石在《我的个人主义》那本书当中说的:你没找到这个点,必须得继续找。你到最后没找到也行,但是你得不停地去找出它。

但不去找这种激发热情的点,也是个人的选择。我有个艺术家朋友,她后来选择了体制内的工作,觉得另外一件事情更重要,这也是挺好的。没有说一定要活出什么「特别的人生」。

其实还是有很多很多事情可以做的

其实泷泽秀一那篇我特别喜欢,他有着搞笑艺人和垃圾清运公司职员的双重身份。如果在喜剧的舞台上没有表演好,他会跟自己说:没关系,我明天还要去收垃圾呢。而在收垃圾的时候,他又会想到自己喜剧艺人的这一重身份,把不愉快变成漫才的材料。他在双重的身份之间打通了不同的格子。

您是如何想到「格外」这个词的呢?

吉井忍:格子这个说法我不是特别习惯,起书名的时候我所想的格外是「格外好」的意思。我的受访者们已经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但仍然非常认真地面对普通的生活。这种态度反而让他们在别人的眼里变得不那么普通。

日语里面还有一个「规格外」这个说法,它通常被用来形容蔬菜水果。比如一个农家生产了一箱苹果,他们得把苹果卖给供应商。而供应商就会对蔬果的形状和色泽有一个规格的判断。不符这个规格的东西,就叫「规格外」。但这些蔬果本身味道还不错,它们本身的价值是好的,只是长得不一样而已。

怎么读也都行,“格外”可以有很多解读方式,只是我一开始的想法是这样子。

我觉得泷泽秀一的活法比较值得参考,不那么固执。他想做搞笑艺人,但还接受另外一件看起来不那么体面的事情来支撑自己的生活,并且慢慢将两者发展成一种相互滋养的关系。 我觉得这是一个蛮巧妙的状态,但这里面有也有他那种比较坚韧的精神吧。

泷泽秀一工作照(株式会社太田 Production 提供)

现在一个人说找不到工作,这意思通常是找不到「自己想做的工作」。其实工作的还挺多的,在日本也是。你随时都可以找到工作,只是你找到的工作不一定是你想要的或是你认为你能做的工作,其实我觉得也可以去试一试。

这样说来,这也是跳出自己格子的一种方式吧。一直把自己放在某个格子里面,这就是焦虑的来源,其实外面还有很多很多事情可以做的。

这种两份工作相互滋养的关系让我想到这几年讨论蛮多的「交叉学科」。要当建筑师不能只干建筑,这是书中另一位采访对象冈启辅说的话。他从盖楼跨到舞踏,最终形成一种即兴构建的哲学。

吉井忍:我身边有几个厨师朋友们,他们毕业后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时间,只能做处理食材或洗碗的工作,甚至要在大厅当服务生。

这看上去和他们专业没关系,但其实怎么样分析客流?怎么样观察客人?用餐速度怎么样?今年跟食材的供应商关系如何?这些思考其实和他们的工作很有关系的。

建筑这种概念性比较强的工作就更是如此。比如说冈启辅学习了舞蹈,而且他蛮会听音乐的。你去到他所盖的那个建筑真的能感受到不一样,尤其是内部,非常活,有在某种生物肚子里面的感觉。我想,那种生命感一定和他学跳舞有关。

吉井忍拍摄的冈启辅。“最近接受了不少采访,但还是不习惯被拍摄。”他说。

好像是更深刻地知道了自己在做的事是什么,这让他的专业变得更活络了。

吉井忍:可以这么说吧。

//作者:三文

//编辑:caicai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如果你想给我们投稿,或者想了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稿件,请点击下方图片跳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银河史记
2025-11-03 19:31:33
泽连斯基称“全世界都怕特朗普就我不怕”,特朗普:不再资助基辅

泽连斯基称“全世界都怕特朗普就我不怕”,特朗普:不再资助基辅

阿校谈史
2025-11-15 00:59:00
湖南新化一路段改造路基垫高数米,村民出门得爬坡家中易积水,多方回应

湖南新化一路段改造路基垫高数米,村民出门得爬坡家中易积水,多方回应

山西经济日报
2025-11-14 10:53:54
江苏快递员被捅后续:双方争执女子丈夫失控,知情人透露更多

江苏快递员被捅后续:双方争执女子丈夫失控,知情人透露更多

史行途
2025-11-14 13:37:38
曝34岁奥斯卡仍在ICU检查:一度昏迷+几次闭眼 3个月前身体已报警

曝34岁奥斯卡仍在ICU检查:一度昏迷+几次闭眼 3个月前身体已报警

风过乡
2025-11-12 07:46:51
127-115!这就是穆迪和库明加的区别,勇士最强阵容已有答案

127-115!这就是穆迪和库明加的区别,勇士最强阵容已有答案

奕辰说球
2025-11-14 10:35:06
刚刚,关税大消息!降至15%

刚刚,关税大消息!降至15%

中国基金报
2025-11-14 23:06:29
市委书记女儿去县财政局工作,局长处处为难她,某天书记来探班

市委书记女儿去县财政局工作,局长处处为难她,某天书记来探班

秋风专栏
2025-10-23 11:23:56
朱媛媛去世半年,辛柏青、李乃文为何两度现身此处?

朱媛媛去世半年,辛柏青、李乃文为何两度现身此处?

新民周刊
2025-11-13 12:35:45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阿纂看事
2025-10-13 15:36:03
失业游民的戾气越来越重了

失业游民的戾气越来越重了

经济学教授V
2025-11-12 18:49:14
斯诺克赛程:11局6胜诞生首个决赛席位,赵心童PK小特,冲2大纪录

斯诺克赛程:11局6胜诞生首个决赛席位,赵心童PK小特,冲2大纪录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14 07:13:31
每天一包烟,身体将会收获4大“好处”,抽烟的赶紧都看看

每天一包烟,身体将会收获4大“好处”,抽烟的赶紧都看看

袁医生课堂
2025-11-14 18:55:26
你见过分了以后死缠烂打的,哭着求复合的!但你没见过鹿晗这样的

你见过分了以后死缠烂打的,哭着求复合的!但你没见过鹿晗这样的

乡野小珥
2025-11-12 08:52:22
一旦我国进入战争状态,普通老百姓该做些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

一旦我国进入战争状态,普通老百姓该做些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

文史道
2025-03-25 06:45:05
“很少见,如此深度南下”!强冷空气来了!广东下周开启“速冻模式”

“很少见,如此深度南下”!强冷空气来了!广东下周开启“速冻模式”

佛山电视台小强热线
2025-11-13 21:34:49
日航宣布允许空姐、地勤穿运动鞋上班1.4万员工受惠

日航宣布允许空姐、地勤穿运动鞋上班1.4万员工受惠

环球趣闻分享
2025-11-14 13:40:05
曾医生前夫被低估了!众人说他配不上妻子,实则是眼科大拿

曾医生前夫被低估了!众人说他配不上妻子,实则是眼科大拿

诗意世界
2025-11-13 17:50:38
对华免签14天!亚洲最低调的国家,安全系数高,却只有1%国人去过

对华免签14天!亚洲最低调的国家,安全系数高,却只有1%国人去过

泠泠说史
2025-11-08 15:40:52
30岁的梁启超强行与17岁的王桂荃行房后,却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30岁的梁启超强行与17岁的王桂荃行房后,却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忠于法纪
2025-11-13 08:49:42
2025-11-15 03:00:49
BIE别的 incentive-icons
BIE别的
别的眼睛看别的世界。
5779文章数 3186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手机
房产
旅游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教育要闻

清华附小语文名师团队解码教师集体人格塑造之道:教育家精神是“做”出来的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 Pro Max突然曝光:定制20GB大内存,双长焦也来了!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旅游要闻

甘肃私藏的神仙秘境!扎尕那的云雾藏寨,满足你对仙境的所有想象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