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多家长总忙着给孩子攒钱报各种班,却没留意自己每天的样子,才是孩子最直接的“教材”。说白了,家庭的福气不是天上掉的馅饼,是一辈辈人日常里的言行攒下来的。
![]()
楼下开早餐店的张叔张婶,每天五点就开门。看见环卫工过来,张婶总会多盛一勺粥,有时候还加个茶叶蛋,说“天凉,多吃点暖和”。他们家孩子放学就来帮忙,递筷子擦桌子,从不嫌烦。后来孩子考上外地大学,放假回来还特意给常来的环卫工带了特产。现在他们家店开了快十年,回头客特别多,都说“这家人实在,吃着放心”。其实你看,他们没给孩子留多少存款,但孩子学会的那份实在,比什么都值钱。
老家的二爷爷就不一样。以前买菜总爱让人家多送点,有时候还偷偷拿根葱。他儿子做生意也学他,进货时总想压价压到人家赔本。结果后来遇上个骗子,货款全卷走了,家里欠了一屁股债。二奶奶天天哭,说“怎么这么倒霉”。说白了,倒霉的根儿,早就埋在二爷爷日常占小便宜的习惯里了。
![]()
朋友小林家的情况更有意思。她爸妈都是普通工人,却总爱在家看书。吃完饭就坐在沙发上翻书,有时候还凑一起聊里面的故事。小林小时候不爱读书,可看着爸妈天天翻,慢慢也跟着拿起了书。现在她成了出版社编辑,说“其实我没什么天赋,就是小时候看爸妈翻书的样子,觉得读书是件正常的事”。你看,家里的书香不是摆出来的,是一天天熏出来的。
其实孩子就像个小镜子,照的不是父母说什么,是做什么。要是父母每天算计别人,孩子也学不会大方;要是父母总帮衬别人,孩子心里也装着暖;要是父母总捧着书,孩子也不会讨厌文字。说到底,家庭的福气不是攒钱攒出来的,是做人的本分往下传出来的。你今天递出去的一勺粥,翻起来的一页书,说不定就成了孩子明天的样子,也成了家里往后的运气。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