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龚丰硕 通讯员王庆东
为进一步推动AI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双减”背景下提质增效的新路径,11月13日下午,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学校课题组举行了《人工智能(AI)辅助初中学科分层作业设计的校本实践研究》中期报告会。郑州市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中心教研员陈立婧、兼职教研员张茵、郑州师范学院范国锋博士参加会议,为课题的后续研究把脉定向。
![]()
AI课堂展新貌,分层作业见实效
活动伊始,三位老师深入课堂,观摩了由蔡然老师执教的地理示范课《农业》,课堂生动有趣,AI技术运用娴熟;在课堂的最后十分钟,蔡老师巧妙地利用学校配备的平板电脑,通过AI学习平台向学生推送了精心设计的分层作业。学生们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在平台上独立完成并即时提交,学习数据同步呈现在教师端。这一环节直观地展示了AI技术如何实现作业的个性化分发与对学生的精准评估,让“因材施教”从理念走向实践,赢得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汇报研讨促深思,专家引领明方向
观摩课后,课题组成员张政玲老师首先就课题的概况、阶段性研究进展及成果等进行了详实的汇报,系统阐述了管城外国语学校在AI辅助分层作业领域的探索历程。
在认真听取汇报后,三位教研员对课题研究进行了精准、深入的点评。教研员们一致认为,该课题前期研究工作扎实,实践路径清晰,特别是示范课环节充分体现了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同时,为助力课题研究走向纵深,教研员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他们指出,当前课题的研究进度可适当加快,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凝练需要进一步加强和丰富。尤其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应“多看文献,广纳智慧”,确保研究视野的开阔性与理论支撑的坚实性;要注重过程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用数据说话,让研究成果更具说服力;并鼓励课题组勇于将实践成果转化为可供推广的范式或案例,扩大课题的影响力。
![]()
此次中期汇报会既是一次阶段性的成果检验,更是一次宝贵的指导会。课题组全体成员纷纷表示,将认真梳理、消化专家们的建议,加快研究步伐,深化实践探索,凝练研究成果,确保课题高质量完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