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科技奖专题 | 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报道(五)

0
分享至



■多维度创新突破 构建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诊疗新体系

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LEVO)是最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轻者造成难愈性溃疡,重者引发致死性肺动脉栓塞和慢性重度肺动脉高压。攻克下肢静脉手术关键技术,研发静脉腔内手术器械,构建LEVO综合诊疗体系,是解决上述难题的关键,也是目前全球外周血管领域国际竞争焦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陆信武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诊疗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推广”项目,在LEVO外科治疗模式、综合管理体系、器械研发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该项目荣获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项目组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1)创新腔内手术模式。项目组在国内率先开展接触性导管溶栓与机械吸栓技术,确立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标准术式;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复合支架成形、分期支架成形等5项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腔内治疗新技术,推动了腔内手术治疗理念从解剖重建转向功能重建;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NIVL)的腔内手术指征,并建立了NIVL支架成形新技术。(2)创新综合诊治体系。项目组在国际上率先明确了CT成像和静脉顺行造影在LEVO诊断及分型中的关键价值;开发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PTS预测模型,为临床综合管理提供准确指引;确立了LEVO术后弹力压迫治疗及抗凝治疗新方法;总结了LEVO综合诊治标准流程,并牵头制定8项国内指南共识,显著提升了我国LEVO诊疗的规范性。(3)创新腔内治疗器械。项目组针对亚急性期DVT缺乏合适腔内治疗器械的问题,率先研发了一款无需溶栓药物的主动保护型血栓清除装置,显著提升了亚急性期血栓清除效率,降低了肺栓塞和血栓复发的风险;针对静脉支架这一临床空白,率先开发了一款符合静脉解剖学、生理学和血流动力学特点的仿生非对称性静脉专用支架。

项目组表示,目前正牵头三项关键研究,即外周机械取栓系统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静脉支架治疗髂股静脉阻塞、LuVo Captor取栓导管临床研究,以提供高级别循证证据。尽管该技术已显示微创优势,但手术指征与操作规范仍待普及。未来将聚焦研究证据升级与全国性规范推广,完善LEVO腔内治疗体系。

■建立围麻醉期器官保护和远期预后精准管理体系 提高手术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已经成为许多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然较高,尤其是老年高危患者。如何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手术相关死亡,是现代麻醉学面临的重大挑战。基于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东信教授带领团队开展“基于改善围麻醉期器官保护和远期预后的精准管理体系”项目,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历经10余年,探讨了减少围麻醉期不利因素对患者重要器官的损害,构建了以改善器官保护和远期预后为目标的精准管理体系。该项目荣获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项目主要创新包括:(1)在国际上率先通过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建立降低围麻醉期重要器官并发症的精准管理策略。团队通过开展10余项大样本(总样本量1万余例)随机对照研究,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循证医学证据:①在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方面,证实右美托咪定、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异丙酚静脉麻醉等措施使其发生率降低40%~60%;②在术后肺部并发症方面,证实围术期雾化吸入戊乙奎醚使其发生率降低28.4%;③在急性肾损伤方面,证实术中目标导向性血流动力学管理使其发生趋势降低约40%。(2)在国际上率先回答了麻醉管理对患者远期生存的影响。团队通过对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5年随访,证实硬膜外-全身复合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相比对肿瘤患者远期生存的影响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另两项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的3年随访证实,围术期使用右美托咪定可能改善老年患者术后2年总生存时间和肿瘤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3)在国际上最早关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近远期结局的影响。最早在国际上报告并通过多中心研究验证了硬膜外分娩镇痛伴随产后42天和产后2年抑郁风险降低40%~50%;率先关注了椎管内分娩镇痛对婴幼儿脑功能发育的影响,为从围产期角度积极干预新生儿及婴幼儿脑健康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项目组表示,目前已形成日趋成熟的围麻醉期器官保护及远期预后精准管理策略,但存在局限。未来将聚焦脑、心、肾等器官保护的大规模临床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肿瘤患者远期预后影响的验证;补充基础机制研究佐证;推进成果临床推广及跨学科验证。

■破解骨科技术难题 开辟精准治疗新时代

肿瘤、创伤、炎症及感染、先天性畸形等引发的骨关节复杂缺损,发病率高,危害严重。为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郝永强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难治性骨关节缺损的个性化功能重建与再生修复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历经40年产学研联合攻关,创建了“切除-重建-再生”中国式的难治性骨关节缺损的个性化功能重建与再生修复技术体系,实现了在国际骨科界屡创个性化治疗“零”的突破,促进了产业化发展。该项目荣获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项目组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1)针对骨盆环、肩胛带等部位毗邻重要脏器、血管及神经,存在肿瘤难以精准切除、缺损难以精准重建,以及伴有巨大骨缺损的髋关节翻修,难以兼顾巨大骨缺损修复与关节功能重建的世界难题,项目团队创建了基于3D打印“模型-导板-植入假体”三位一体的个性化治疗模式;首创复杂骨关节缺损修复和关节功能重建一体化治疗新策略;国际上率先提出髋臼周围复杂骨盆缺损郝氏分型及“一步法”髋关节翻修手术新方法;开辟了骨关节复杂缺损“量体裁衣”式精准治疗的新时代。(2)针对骨关节复杂缺损应用现有标准医疗器械无法治疗或疗效不佳,传统骨假体植入后金属-骨界面难以整合,导致松动、失效的临床难题,项目组开展医工合作,首创“解剖-力学-生物”功能适配的个性化骨关节假体,实现个性化假体“结构-功能”一体化,临床疗效显著并已产业化推广。(3)针对骨关节缺损现有治疗方式如人工骨、异体骨等充填,仅提供骨传导,需“爬行替代”,修复慢,无法再生修复的世界性难题,项目组创建基于“细胞-因子-材料”再生修复技术体系,并在全球首次临床应用。(4)针对个性化骨关节假体设计及制备关键技术“瓶颈”及“壁垒”,项目团队产学研协同攻关,创建一站式数智化平台和医工交互新模式,实现了3D打印金属粉末、打印装备及软件、假体设计及制备全产业链国产化技术集成体系。

项目组表示,尽管3D打印个性化骨关节假体及“三位一体”修复技术临床效果显著,但其推广面临多重挑战。未来需以人才培养、标准建设、政策创新协同发力,打破技术、制度与产业壁垒,推动创新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推广,助力我国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升级。

■创建云南边境消除疟疾关键技术 助力全国疟疾消除目标实现

针对云南边境线长且无天然屏障、人和蚊虫跨境传播频繁、恶性疟原虫抗药性严重及缺乏相关防治技术等问题,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周红宁教授带领团队开展了“云南边境消除疟疾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聚集云南边境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及疟疾跨境传播规律研究,并对边境消除疟疾及其跨境疟疾联防联控合作关键技术进行研发与应用,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为我国实现消除疟疾目标作出了突出贡献。该项目荣获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项目组实现了以下4个方面的关键技术创新:(1)系统阐明了云南边境地区疟疾流行特征及跨境传播规律。(2)创建了云南边境消除疟疾管理体系。首创云南边境地区消除疟疾“人、蚊跨境传播—跨境输入病例—境外输入病例+加强跨境合作与信息共享”的“3+1”管理模式,并制定相应对策与措施;创建了澜沧江-湄公河疟疾跨境联防联控合作模式,并推广应用。(3)创建了边境地区疟疾监测和诊断技术质量控制体系。在云南边境地区设立25个疟疾媒介监测点、68个疟疾咨询服务站;在老挝、柬埔寨、缅甸、越南和孟加拉国建立了20个疟疾联合监测工作站、21个疟疾联合监测哨点、80个疟疾诊疗站和1个中国-老挝热带病研究中心;建立了云南省消除疟疾参比实验室及其疟原虫检测复核技术,并在16个州市、129个县建立了645个规范化疟疾诊断实验室及其疟疾诊断技术与方法。(4)创建了边境消除疟疾实时动态预测预警监测数据库和样本库。建立了云南及周边国家边境地区疟疾病例监测、媒介监测、地理数据、遥感数据、气象因子及社会人文等数据库,构建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疟疾监测预测预警平台;建成了来自云南、南亚、东南亚、非洲等疟原虫样本库。

项目组表示,研究成果为实现中国消除疟疾目标作出重大贡献,未来仍希望在如何降低疟疾媒介跨境叮咬边民引起感染疟疾的风险、防止间日疟复发或根治问题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

■聚焦铝暴露神经毒性机制研究 助力职业健康防护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用途广泛,用量极大。与之相伴的,是庞大的职业暴露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实,职业性铝暴露会导致工人认知功能下降,且这一现象与血铝水平紧密相关。基于此,山西医科大学牛侨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了“铝作业工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研究”项目,对铝神经毒性作用机制的科学假设,进一步开展了系统全面的研究,为体深入探讨铝的神经毒性及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病因和危险因素提供了资料,为保护铝作业人群身体健康作出贡献。该项目荣获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项目组取得以下创新性成果:(1)系统阐明了铝暴露诱导认知损害的核心机制。在职业人群队列研究中,证实了铝暴露水平与多领域认知功能损害的剂量-反应关系,发现暴露人群血液淋巴细胞存在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及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降低的特征性改变;在实验室研究中,突破性揭示了铝可激活神经细胞程序性坏死信号通路,首次证实铝暴露可同时引发神经细胞凋亡与程序性坏死,其中程序性坏死的发现为国际首创。(2)建立了认知功能损害机制研究的新方法与生物标志物。针对人脑组织难以获取的研究瓶颈,创新性建立基于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机制研究模型,发现铝暴露可抑制神经突触可塑性相关关键蛋白及其信号通路,证实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及突触可塑性相关分子改变可作为早期评估铝致认知损害的生物标志物,为职业人群认知健康监测提供全新方法论。(3)开拓了纳米氧化铝毒性研究的前沿领域。针对职业环境中纳米级铝氧化物颗粒暴露问题,首次系统揭示了纳米氧化铝的神经毒性、基因毒性及跨代神经发育毒性,发现其可通过血脑屏障诱导子代神经元DNA损伤与突触发育异常,为纳米材料职业暴露的风险评估与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项目组指出,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认知功能影响因素复杂,虽尽量排除家族史、外伤等干扰,但部分未完全控制,且对照组可能受铝厂空气污染影响致轻度认知损害率偏高;研究对象以中青年为主,未纳入70岁以上人群,仅通过文献间接佐证铝与阿尔茨海默病关联,缺乏本土高龄病例数据;因企业配合不足未检测车间空气铝浓度,难以建立暴露水平与认知损害直接关联等。项目组表示,未来将针对上述不足进一步完善相关研究。

(整理:《中华医学信息导报》编辑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去了浙江才发现,电线早已不埋墙里了!瞧人家这么设计,真是先进

去了浙江才发现,电线早已不埋墙里了!瞧人家这么设计,真是先进

阿离家居
2025-11-11 13:12:24
印度这边出了新规,东方大国的卫星服务不让用了,说是安全优先

印度这边出了新规,东方大国的卫星服务不让用了,说是安全优先

百态人间
2025-11-11 05:00:03
解放台湾的窗口期,已经打开

解放台湾的窗口期,已经打开

六爷阿旦
2025-11-10 18:24:41
英美没想到!联手踢人民币出局,只为巩固美元,交易市场却变天了

英美没想到!联手踢人民币出局,只为巩固美元,交易市场却变天了

近史谈
2025-11-11 15:46:40
范思琦微笑祝贺曼昱!赛后为自己打20分:1-3落后将巨星逼入绝境

范思琦微笑祝贺曼昱!赛后为自己打20分:1-3落后将巨星逼入绝境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11 16:09:14
北京大爷出售1960年茅台,行家鉴定给出一口价,大爷听完直接送客

北京大爷出售1960年茅台,行家鉴定给出一口价,大爷听完直接送客

涛哥美食汇
2025-11-10 09:22:09
致7死27伤,河北燕郊较大燃气爆燃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致7死27伤,河北燕郊较大燃气爆燃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界面新闻
2025-11-10 18:43:24
美国造出“稀土磁铁”!美财长向全球宣布:将摆脱中国“卡脖子”

美国造出“稀土磁铁”!美财长向全球宣布:将摆脱中国“卡脖子”

博览历史
2025-11-10 20:15:30
1951年,毛主席只调一人入朝,我军立即反败为胜,令美军至今胆寒

1951年,毛主席只调一人入朝,我军立即反败为胜,令美军至今胆寒

娱乐圈的哔哔王
2025-11-10 11:03:08
爸爸去哪儿6个孩子现状:有人进国家队,有人出家,有人出国断联

爸爸去哪儿6个孩子现状:有人进国家队,有人出家,有人出国断联

观察鉴娱
2025-11-04 09:35:35
中国人买车真相:穷人开BBA?90%中国人买10万元车,豪车仅0.1%

中国人买车真相:穷人开BBA?90%中国人买10万元车,豪车仅0.1%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5-10-31 09:45:40
眼科主任面带桃花:前一秒甜美养眼,后一秒大尺度画面太辣眼

眼科主任面带桃花:前一秒甜美养眼,后一秒大尺度画面太辣眼

公子麦少
2025-11-08 16:20:48
男子偷偷潜入女邻居家,躲在床底,竟目睹一场偷情引发的凶杀…

男子偷偷潜入女邻居家,躲在床底,竟目睹一场偷情引发的凶杀…

极品小牛肉
2024-07-30 22:47:13
独行侠传闻:达拉斯被敦促考虑交易价值5440万美元的球员

独行侠传闻:达拉斯被敦促考虑交易价值5440万美元的球员

好火子
2025-11-11 13:37:28
记者:梅西不希望拉波尔塔利用自己,因此回诺坎普没通知巴萨

记者:梅西不希望拉波尔塔利用自己,因此回诺坎普没通知巴萨

懂球帝
2025-11-11 16:32:09
维C是苹果9倍!冬天使劲吃,一健脾养胃,二养肝护肝,三补钾补铁

维C是苹果9倍!冬天使劲吃,一健脾养胃,二养肝护肝,三补钾补铁

阿龙美食记
2025-11-11 13:47:30
广东首条地市全资建设高铁来了!线路全长125.5公里,串联三市

广东首条地市全资建设高铁来了!线路全长125.5公里,串联三市

交建动态
2025-11-11 10:11:45
47-33!这就是谢泼德的改变,他已成火箭第三得分手

47-33!这就是谢泼德的改变,他已成火箭第三得分手

奕辰说球
2025-11-11 11:30:59
172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晕了…

172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晕了…

健身迷
2025-10-16 10:10:40
索赔,7名被禁赛一年的马来西亚归化球员计划起诉马来西亚足协

索赔,7名被禁赛一年的马来西亚归化球员计划起诉马来西亚足协

懂球帝
2025-11-11 15:43:05
2025-11-11 18:51:00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中华医学会机关刊。传播医学信息,引领医学发展。
1080文章数 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欧委会迫使欧盟成员排除中兴、华为设备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欧委会迫使欧盟成员排除中兴、华为设备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房产
健康
教育
手机
艺术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教育要闻

徐凯文:当代全球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的釜底抽薪之策

手机要闻

鸿蒙6加速完善生态:华为Mate 80出厂预装

艺术要闻

田英章日常书信曝光,字迹开阔惊艳人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