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海淀高中各校期中考试,本周西城高中各校期中考试。
巡视家长群感觉,高中家长比初中家长们对考试和成绩的关注度低了很多。
大多数高中家长群都是沉默的,偶有个别活跃的家长群,讨论的也都是怎么更好地服务孩子的学习。
家长们也再不断成长。
开学之初,我被好大儿吓惨了,当时我感觉他已经想躺平了,我想着如果我阻止他躺平的各种努力都不奏效怎么办?当时还想个各种退路。
虽然过往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犯过急功近利的错误,但是当问题真到眼前的时候,我发现我是理智的,冷静的,是能够快速转圜调整方向的。
这一点很重要,很多家长就是因为没有看到这个窗口期,任由问题蔓延下去,才导致孩子真的躺平了。
而一旦躺了,想再拉回来,那就要费老鼻子劲了。躺在家里相当于躲进一个保护壳里,躺的越长越难走出来。
想想我们成年人脱离舒适区都很困难,更何况一个心力受损的孩子呢?
所以,我的忠告是,不要太关注孩子的成绩和学习,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打心眼里关心他、爱他、尊重他,孩子自己慢慢就好了。
当然,关心和爱和尊重需要有具体的承载形式。
我娃状态最不好的时候,我是恐惧和回避的,但是当我知道我必须要面对问题的时候,很快就静下心来想对策。
每个孩子特质不同,我娃不爱运动,而运动恰恰是应对焦虑和抑郁几乎是最好的途径。于是我决定从抓他每天的运动量做起。
这一点海淀大部分学校都做的很好,家长省心了。西城还是要靠家长的自我管理。
一个不爱运动的孩子,当时为了体测满分,督促他运动费尽力气,还发生过很多冲突,甚至这件事都给我造成了很大的阴影。现在要怎么开始呢?
动之以情,诱之以利。
孩子有两周周中有事请假,下午我就拉着他去打羽毛球。羽毛球是唯一他喜欢的运动形式,他现在体能飞长,我只能和他有效对打20多分钟。
我趁机劝他,要不我给你找陪练吧,咱们每周六日早上8点都来打羽毛球。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当时的状态不好,也想好起来。我说你一定要相信妈妈,按照妈妈说的去做,就一定能好。
于是就开始了周末打球,前三四周都坚持的很好。打球的事情搞定,趁热打铁,我要求他每晚回来跑步。这个比较难,因为他不喜欢跑步,但是基于想好的心态,也勉强配合了,一开始只跑一公里。
与此同时,我还刻意给他精神松绑,告诉他爸爸妈妈比起在意成绩更在意你的健康,你只要平平安安把学上完就很不容易了,毕竟现在卷的离谱。如果你实在不想上学也可以,我也想了一些路你可以走。
这是让他不要心理负担那么大,把精神投注到具体的学习上,而不是胡思乱想。
但是,我说,这些都是基于你真的不舒服的情况下,如果你没有特别理由无故想躺平那是不被允许的。这个家里,所有人都要努力,没人可以不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又要享受家里最好的资源。
为什么要说这部分?
有些家长会被孩子的焦虑抑郁吓傻,觉得孩子的任何要求都得答应。有的孩子不知轻重,有点不舒服就想请假就待在家里,越待越不想上学了。
本质上,这种属于被纵容的躺平。
所以家长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底线。
我明确底线后,孩子知道我虽然平时“心软”,小事上可能不太坚持原则,但是大事上我肯定不会由着他,所以也就彻底斩断了想躺平的心思。
当然,孩子本身也是一个知道轻重的孩子,初三一年在很难受的情况下也一直在坚持。这里最根本的其实是我们不要娇惯孩子,他们可以面对这些问题。
运动的过程并不丝滑。以前我一直遵循不进行物质激励的原则,有些家长为了提升孩子学习成绩进行金钱激励的做法,我觉得弊端很大。但是到了跑步这个事情上,实在没办法了,我只能采取金钱奖励。
然后发现,果然呀!孩子自己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按公里数付费,多劳多得。孩子把钱拿去打游戏,对,他每天要打游戏,花钱买装备打的才爽。
有一次他跑来找我预制跑步费,我支给他了,支完发现跑步就不积极了。自此,公事公办。真比唠叨一万句都好用。
周末打球坚持了好几周后,他开始厌烦,早起拖拖拉拉,总迟到。
我说陪你打球的小哥,人家从学校过来骑电动车要一小时,回去还要一小时,人家比你大不了几岁,也没见迟到过。
他怼我,他有工资拿,我要有工资我也不迟到。于是,打羽毛球变成了我给陪打的小哥付费,合伙人给好大儿付费。
合伙人付费不像我这么积极,有时候他忘了,儿子不好意思和他要,就和我嘟囔。我私下沟通,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有一次我没在家,不知道啥情况,孩子和爸爸说跑步不要钱了,爸爸觉得挺合理,就没付费,我回来孩子有点不开心,我立刻把钱付给了孩子。
父母诚实守信,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才能和孩子建立信任感,这是良好关系的基础。
金钱激励,大家可能心里都有各种担心。我在实行之前,是想了很多的,最后明确不会产生太大问题,或者说问题会在可控范围之内才实施的。
可能的问题:
一是孩子拿钱打游戏,陷进去不可自拔。
实际是为了能够痛快地打游戏,他必须好好遵守规则,否则他拿不到钱。有几次他早上起床打羽毛球迟到闹脾气,我和合伙人都和他谈话,告诉他自己答应的事情就要做好,这是基本素质。
然后我扣了他的费用,告诉他我们上班也一样,事情做不好,迟到早退也都要扣工资。自此他再也不迟到了。
二是孩子乱花钱。
娃确实把几千块钱全都投入打游戏去了。我说你不能把那么多钱都拿去打游戏,还是要自己攒一点。
他说我辛苦挣的钱,如果不能自由支配,我挣它干嘛?
有道理。毕竟他的衣食住行都是父母包办,除了打游戏这一个花钱项目他挣钱没啥用。
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小孩确实生活条件好,也确实更敢于表达了。
这之后,合伙人蛐蛐孩子这样是不是乱花钱的时候,我告诉他,这个钱我们能承受,如果他能够按规则执行,游戏以外的时间都有努力学习,那这个钱花的很值,总比他不想学你非要去大把扔给一对一老师强。
事实情况是孩子在打游戏以外的时间都有在认真学习,而且知道怎么规划自己的时间了,完全不用我们介入,还能虚心听取建议了。
三是我做这个事情还有一个自己的想法,就是人生的任何事情都需要练习。
如果你从来没有花过钱,你就掌控不了金钱,如果你从来没有尽兴地打过游戏,可能有一天游戏就会吞没你。
我希望孩子在打游戏买装备的过程中能够锻炼出自己的时间管理和花钱逻辑。
我没想他从来不打游戏,我只想他能驾驭和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只要不是沉迷,打游戏和其他爱好并无本质区别。
养娃合伙人也认同了我的理念,该他给娃发钱的时候,也是美滋滋儿,父慈子孝,大家都感受到了金钱的魔力:):)
前几天家长们讨论高中报不报课外班,也有家长问要不要一对一。有了初中的经历,包括这几年和孩子的拉扯,我坚定了一个信念:
高中我不想在课外辅导上给孩子瞎花钱了。
报班只报大班课,除非孩子自己提出需要一对一,我才会支持。
一个孩子,如果高中了还完全没有自驱力,全靠大人推着或者开外挂才能学明白一点,那这个高中不上也罢,说明孩子不适合学习这条路,趁早想辙吧。
当初月考成绩出来,我还是说了几句废话。孩子说,我根本不信你不在乎成绩的话。
期中考试前他告诉我,我觉得数学物理能提升一点,其他科目可能会考的更差,我考试你不用问成绩,也不要问我考的怎样。
这说明他这段时间在数学物理上努力了。说明他知道自己哪些科目薄弱,后续需要调整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方向。
昨天他考完试回来感觉有点疲惫,关于考试我一句没问,他也没说,回来没休息直接去复习了。九点四十左右告诉我复习完了,我说是不是想休息一下?那打半小时游戏就睡觉吧。
这是一个完全有默契的状态。
吸引力法则很神奇。初中我住的那个小区,隔壁的妈妈和好大儿经常掀桌伦椅子地打架,初一初三不可开交,我和娃也发生了很多次争吵。
高中来到这边,可能塔楼太大了,没怎么听到过争吵,反倒是楼上的奶娃娃经常哭的让人觉得可怜。
感谢生活,让我们都在不断成长。
对了,体育锻炼真的很好,随着锻炼步入正轨,娃脸上的线条紧绷了,每天精神状态都不错。
不过,还是早饭渣一枚,这真的没招了。
以上。
最近的咨询里,我发现我们很多的人生问题是由于我们不敢或者不能真诚地面对和叩问自己的内心造成的,而真诚面对自己特别需要勇气。
希望大家都是有勇气的人,能够豁达地面对人生,这样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内耗,以及可能的错过。
商务和咨询联系微信号:cuoshiwuai。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