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下午,王女士正在公司开会,手机突然震个不停。打开一看,班主任在家长群里发通知:“各位家长,学校需要家长轮流到校门口执勤,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请大家积极配合。”
王女士当场就懵了。她在公司做行政,请假要扣绩效,为了这2小时执勤,她只能调休半天,结果全月绩效直接少了800块。她忍不住在群里吐槽了一句,没想到十几位家长跟着炸了锅:
“我上周为了帮学校填学生信息报表,加班到凌晨1点。”
“老师现在不用搞创城执勤了,活儿全转给我们了。”
“我还被要求手写3000字的家校共育心得,字迹不工整还得重写!”
这到底是减负,还是甩锅?
![]()
一、学校“甩锅”花样多,家长快成“免费劳动力”
你以为家长只是去执勤?远不止这么简单。
广州的林先生上个月被学校要求,组织班里30个孩子的研学活动。从联系基地、统计名单到写总结报告,全是他一个人忙。他白天要上班,晚上熬夜查资料,最后还自掏腰包买了200块钱的活动道具。
“老师说现在不能承担非教学任务,研学活动得家长牵头。可我哪有这时间精力?”
还有更离谱的。河南某小学让家长每天在5个不同的家长群里打卡,从“安全提醒”到“作业反馈”,漏一次就要被老师@;云南的张大爷为了帮孙子填“学生成长档案”,跑了3次社区服务中心,最后还是请年轻人帮忙才完成。
这些活儿以前是谁干的? 大多是老师在承担。现在老师不用做了,学校就把家长当成了“免费劳动力”。
教育部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次减负时,就有20%的家长反映额外任务增加。这次新规刚落地,江苏、广东等地的家长投诉量已经同比涨了15%。
二、2019年就踩过的坑,现在怎么又跳进去了?
说起家长替老师干活,2019年那次减负就已经出过问题。
当时山东某县的老师不用再去秸秆禁烧宣传了,结果学校让家长组成“志愿宣传队”,戴着红袖章在村里巡逻;河南某小学把“人口普查”改成“社会实践调查”,让家长带着孩子挨家挨户登记,最后数据还是要家长汇总上报。
![]()
最讽刺的是,某地区为了落实“教师减负”,让家长帮老师写“减负学习心得”,要求每篇不少于1500字。有家长吐槽:“老师的负担是减了,我们的负担快扛不动了。”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4年的报告显示,2019-2024年,教师非教学负担只降了15%,可家长的额外任务量却涨了20%。
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当时的政策只说“不让老师干杂事”,没说“这些杂事该谁干”。学校行政岗人手不够,上级任务又催得紧,只能把压力转嫁给家长。
现在2025年的新规虽然加了“白名单”和问责机制,可还是没明确“家长不用替学校干活”。要是不堵住这个漏洞,2019年的闹剧很可能再上演。
三、芬兰的学校为啥不用麻烦家长?
同样是让教师专注教学,芬兰的学校就从不让家长操心。他们的办法其实很简单: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芬兰的每所学校都有专门的管理团队,最少3个人,多的有5个,负责报表填报、活动组织、行政对接这些杂事。法律明确规定,教师的非教学工作时间不能超过5%,而且行政部门没权力给学校摊派任务。
比如学校要搞公益活动,管理团队会直接联系专业机构,不用老师动手,更不会找家长帮忙。
芬兰的教师每周有8小时教研时间,是我国教师的2.3倍,学生PISA成绩连续10年全球靠前。他们为啥能做到?因为学校不缺干杂事的人。
芬兰每所学校的行政经费占比不低于15%,足够雇佣专职人员。而且管理团队的年度考核里有“不折腾家长”这一项,要是让家长替学校干活,还会影响考核成绩。
反观我们,很多农村学校只有1个行政人员,还得兼着教语文、数学;城里的学校行政岗也大多是老师兼职,本来就忙不过来,现在老师不用干杂事了,只能找家长帮忙。
有校长私下说:“上级要得急,我们没人干,不找家长找谁?”
不是芬兰的家长“觉悟高”,而是人家的学校有能力自己扛事,不用麻烦家长。
![]()
四、要减负就一起减,别让家长成“接盘侠”
教师减负是好事,但不能以增加家长负担为代价。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得从三个方面下手:
第一,给学校加行政编制。 现在很多学校是“1个行政岗管几百个学生”,根本忙不过来。建议按“1:200”的比例配专职行政人员,比如500人的学校配2名行政,专门负责报表、活动这些杂事,不用老师和家长插手。
第二,明确“家长不用替学校干活”的底线。 教育部应该在新规里补充一条:“严禁学校将行政任务转嫁给家长,除自愿参与的亲子活动外,不得要求家长承担校园执勤、报表填报、活动组织等工作。”
第三,给家长开举报通道。 现在教育部有教师举报平台,也应该加一个家长举报通道,家长遇到学校摊派任务,能直接反馈。而且举报处理结果要公开,比如在地方教育局官网公示,让学校不敢随便甩锅。
江苏已经有家长试过举报,结果学校很快就取消了“家长执勤”,说明监督有用。
最后想说句心里话:教师要安心教书,家长要安心工作,孩子要安心学习,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 要是教师减负的代价是家长请假执勤、熬夜填报表,那这种减负就变了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