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体质健康管理,2024年以来,铜陵铜官区通过“增课时、延课间、强监督”三维举措,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让青少年在阳光下强健体魄、快乐成长。
据悉,该区聚焦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保障”核心痛点,推出一系列刚性举措。在课程设置上,全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实现“每天一节体育课”全覆盖,打破以往“低年级多、高年级少”的突出问题。严禁主科挤占、挪用课时,将体育课程纳入学生每日必修体系。其中低年级采用“4+1”模式(4节体育与健康课 + 1节体育活动课),中高年级实行“3+2”模式(3节体育与健康课 + 2节体育活动课)。同时,课间休息时长从传统的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给予学生充足时间放松身心、活动筋骨,缓解课堂学习疲劳。
大课间体育活动也迎来“升级扩容”。各校在上午、下午分别开设一次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多样化运动内容。低年级以趣味游戏、广播体操、跳绳为主,高年级融入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专项技能训练,兼顾趣味性与实效性。区教育局要求各校制定个性化大课间活动方案,确保活动覆盖全体学生,不搞“形式化”“选择性参与”。
为严防政策落实“打折扣”,铜官区专门设立中小学体育课程开设与挤占监督举报电话,面向社会公开接受家长、师生及各界监督。区教育局将组建专项督导组,通过定期巡查、随机抽查、推门听课等方式,对各校体育课开设、大课间活动落实、体育场地器材保障等情况进行全程督导,对挤占、挪用体育课时的行为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将督导结果与学校绩效考核挂钩。
据悉,铜官区教育局组织和指导中小学校常态化开展运动会、足球赛和特色体育比赛,营造运动氛围,搭建展示平台。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及管理工作,引进第三方专业体测机构对学生进行标准化体质健康测试和视力监测,形成区域学生体质健康大数据,直观了解全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每位同学提出合理化的锻炼指导,帮助学校和家长全面了解学生身体素质,有针对性开展薄弱项目的锻炼,成效显著。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体质是基础。”铜官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障中小学生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破解“小胖墩”“小眼镜”问题的关键抓手。
下一步,该区还将持续完善体育师资配备、场地设施建设,引进专业教练开展特色体育项目教学,推动学校体育从“有时间”向“高质量”转变,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巨晨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