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F35战机在中东仅以色列独家装备,这一格局近期或将被美国拟售沙特48架F35的计划打破。在此背景下,中国歼35能否出口中东备受关注。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正推进该军售,国防部已开展可行性评估,虽未官方回应,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表态印证了交易的政府主导属性。事实上,这笔军售早有铺垫,今年5月沙美1420亿美元军售协议签订时,双方就已磋商F35出口事宜,后续数月推进更凸显其必然性。
![]()
这一军售背后是复杂的地区博弈,以色列态度是关键。历史上,美国对中东军售始终以保障以色列军事优势为前提,这也是F35长期仅供以色列的核心原因。但当前中东局势变化迫使美国调整策略:以色列F35空袭卡塔尔时美制装备失效、沙特与巴基斯坦达成安全协议,这些信号让美国察觉自身影响力下滑。向沙特售F35成为其巩固同盟的重要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出口沙特的F35大概率预留远程锁机等“后门”,既安抚以色列也保留美方控制权。更深层动机则是遏制歼35,沙特可通过与巴基斯坦的安全协议获取巴方装备,而巴基斯坦已宣布采购歼35,美国担忧此举冲击其五代机垄断地位。
![]()
尽管面临压力,歼35仍有竞争优势。核心优势在于“无政治附加条件”的出口原则,美国F35出口始终捆绑政治条款,要求买家纳入美阵营,而中国武器出口坚持不干涉内政,对追求自主的中东国家极具吸引力。性价比优势同样显著:F35售价高昂且后续维护升级依赖美方,长期成本高;歼35作为自主研发五代机,核心性能达标且成本可控,更契合中东国家需求。
此外,中国装备在中东已积累良好口碑,无人机、激光武器等凭借稳定性能形成“试用-采购-口碑扩散”的良性循环,歼35或可借助沙巴安全协议,通过“巴采购-沙试用-批量引入”打开市场。
歼35出口中东仍有机遇。首先,沙美F35交易尚未落地,美国政府未最终决策,以色列潜在反对等因素可能导致交易延迟或搁浅,美对外军售常受政治干扰,沙特能否获得存疑。其次,中东国家对美装备存在信任危机,以色列空袭卡塔尔时美制装备失效的案例,让海湾国家警惕美方可能通过技术手段限制装备效能,这为歼35提供了突破口。
最后,中东五代机需求多元,埃及、阿联酋等国均有更新需求,部分国家因美政治条件或性价比问题难以获取F35,歼35可结合无人机、防空系统等形成组合方案,提升竞争力。
![]()
美拟售沙特F35虽给歼35出口带来挑战,但本质是中美五代机话语权博弈。歼35凭借无政治附加条件、高性价比的核心优势,加之美沙交易不确定性、中东对美装备的信任裂痕等有利因素,仍具出口前景。
未来突破需把握两点:一是通过国际航展、实战演练等验证性能,展示可靠性;二是借巴基斯坦等合作基础搭建中东沟通桥梁。只要发挥优势、把握机遇,歼35有望在中东五代机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