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航展的跑道上,苏-57战斗机第三次以国际航展表演者的身份撕开云层。这款被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总裁米赫耶夫称为"将杀"的五代机,正以每小时2000公里的极速冲向中东军贸市场最敏感的神经——这里长期是美国F-35的垄断区,连以色列都曾迫使华盛顿搁置对阿联酋的F-35出口计划。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image
隐身设计的争议始终缠绕着苏-57。俄方宣称其无尾布局能减少40%雷达反射面积,但美国《防务新闻》记者在阿布扎比防务展现场发现,其下颌进气口形成的复杂气流可能削弱超音速巡航能力。更尖锐的质疑来自弹舱深度:仅0.4米的主弹仓意味着无法搭载波斯湾沿岸国家最看重的重型反舰导弹,这个数字还不到F-35弹舱深度的三分之二。
![]()
image
表演与实战的鸿沟成为俄罗斯必须跨越的障碍。尽管苏-57已在印度航展完成"落叶飘"超机动战士,但相比F-35在叙利亚、也门等地的数千小时实战记录,俄方始终未公开该机在俄乌冲突中的具体战果。这种信息空白让沙特空军前顾问阿尔·卡塔尼在社交媒体直言:"我们需要的不是空中芭蕾演员,而是能穿透防空网的刺客。"
![]()
image
俄制武器的口碑正在经历微妙重塑。俄乌战场上T-90M坦克的频繁损毁与"铠甲"防空系统的失效,让中东买家对"实战检验"的宣传话术产生抗体。但俄罗斯巧妙地转换赛道——当美国用F-35捆绑政治条件(如逼迫阿联酋终止华为合约)时,俄方在IDEX-2025防务展直接抛出技术转让承诺,甚至允许客户参与苏-75的定制化设计。
这场博弈暴露出五代机市场的双重标准。土耳其因购买S-400被踢出F-35项目,却获得俄罗斯提供发动机技术的许诺;阿联酋被美国暂扣的F-35订单,恰好与俄方透露的"苏-75合作谈判"时间线重叠。正如迪拜海湾研究中心分析师艾哈迈德所言:"当武器成为政治筹码时,性能参数反而退居次要位置。"
![]()
image
苏霍伊设计局显然深谙此道。他们给苏-75标出3500万美元的"骨折价",比F-35便宜近半,还刻意强调其"同时锁定6个无人机目标"的中东特供功能。这种精准营销正在发酵效果:埃及空军已派员考察苏-57的维护体系,而阿联酋主权基金被曝参与苏-75的研发投资。
但技术短板仍是绕不过去的门槛。俄方宣传册上神秘的"产品-30"发动机至今未见实物,其宣称的18吨推力若无法兑现,所谓的2马赫极速就成画饼。更现实的挑战来自中国——歼-35在迪拜航展的首次海外亮相,以更成熟的弹射适配性和双发设计,分走了潜在买家的注意力。
![]()
image
在这场五代机销售暗战中,俄罗斯其实在下一盘更大的棋。通过苏-57的航展表演建立存在感,用苏-75的低价策略搅动市场,最终目标或许是打破美国在中东的军事技术霸权。正如莫斯科战略研究所专家沃龙佐夫所观察到的:"当拜登政府还在用F-35当政治杠杆时,普京已经让克里姆林宫的武器销售摆脱了意识形态枷锁。"
航展终将落幕,但波斯湾上空的五代机博弈才刚刚升温。苏-57的飞行轨迹背后,折射出的是全球军工贸易从技术垄断走向政治多元的历史转折。对于手握石油美元的中东国家而言,这或许正是他们等待已久的破局时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