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深秋,长安城还笼罩在玄武门之变的阴影中。八岁的李承乾在承乾殿被正式立为太子。作为太宗和长孙皇后的嫡长子,他的名字取自出生时的宫殿,也开始成为新王朝的继承人。
李世民为了培养这位太子可谓费尽了心思,他亲自挑选儒学大家担任太子的老师,组建了规模庞大的东宫教育团队。太子少师李纲讲解《春秋》中的君臣之道,右庶子孔颖达专门教授《孝经》,于志宁和张玄素等学者每天在显德殿传授太子治国之道。
![]()
贞观四年五月,十二岁李承乾第一次代理朝政,在刑部送来的各类奏折中表现出超越年龄的判断力。太宗曾经在朝会上三次表扬过太子。到贞观九年高祖李渊驾崩时,守孝期间的李承乾已经能够熟练处理平常的政务。
随着李承乾的一天天长大,东宫的气氛不知不觉发生着变化。贞观十年后,崇文馆的书籍开始积灰,太子“夜里从春明门外出”的记录越来越多。
李承乾这位储君成年后的行为开始出现反常,他让人在宜春宫北园搭建突厥式帐篷,让东宫侍卫们换上毛毡衣服、梳起辫子头发,把偷来的牲畜放在特制的八尺铜炉上烧烤。
更让东宫这些官员们担心的是,太子经常对侍从说:“如果我当上皇帝,一定要带着几万骑兵去金城西边打猎,然后剃了头发去当突厥人”。当张玄素抱着《谏苑》苦苦劝说时,李承乾当面把劝谏的书信扔进火炉。
李承乾的变化不光表现在行为放纵上,他身体上的缺陷也让情况变得更糟。贞观十二年寒食节,昆明池边举行射箭仪式上,太子在拉弓时突然摔倒,太医诊断是“风疾侵入骨头”。从此东宫的台阶上都铺着毛毯,此时这位曾经“骑马射箭数一数二”的储君需要宫人的搀扶才能走路。
太宗虽然派出太医不断治疗,但在元旦大朝会看到太子一瘸一拐的样子后,忍不住对长孙无忌感叹:“承乾这个样子还能当好皇帝吗?”这句话通过太监传到东宫,第一次打击到了太子的自信。
就在太子被病痛折磨时,魏王李泰的势力悄悄壮大起来。贞观十四年,太宗特别批准魏王府设置十八位文学馆学士,规模还超过了当年的秦王府。
![]()
更让朝廷上下注意的是,李世民把芙蓉园的扩建工程和魏王府合在一起,新建成的魏王府规模竟然超过了东宫。当李泰献上《括地志》五百卷时,太宗当场赏赐丝绢万匹,这个数目相当于东宫三年的收入。
贞观十五年元旦,李泰乘坐紫檀步辇直接进入承天门,这个本该步行进见的场合,太宗特许“魏王可以坐车”。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曾提醒李世民这样不符合礼制,却被太宗用“魏王身体胖,应该住宽敞些”的理由拒绝。这一系列操作最终压垮太子的心理防线。
在东宫镜殿里,李承乾摸着自己逐渐萎缩的左腿,突然想起武德九年玄武门前的厮杀声。他连忙调阅武德年间的密档,当看到有关隐太子李建成夜里睡不安稳的记录时,突然把桌上的玉镇纸砸向铜镜。
他在给汉王李元昌的密信里写道:“现在四弟的所作所为,太像当年的秦王了”。这种历史对比就像阴影一样,缠绕着越来越孤立的李承乾。
面对日益加重的危机感最终让李承乾采取了极端手段。贞观十六年三月,曲江池边柳絮飘飞的时节,一场针对魏王的刺杀行动悄悄展开。
当李泰的马车来到春明门外时,几个黑衣人从路旁树林里跳出来。侍卫随后很快制服了刺客,在现场检查时发现了带有东宫标记的令牌。
李世民知道后震怒,却只是把太子关禁闭三个月,处死几名刺客草草了事,同时这场失败的刺杀彻底激化了李承乾对劝谏太宗必须严惩的那些大臣们的矛盾。
太子左庶子于志宁因为守丧期间仍然上书劝谏太宗追查此事,某天夜里有刺客溜进他家准备行刺,但刺客看到这位老臣睡在草席上守孝,最终没忍心下杀手。
![]()
太子洗马张玄素每天上朝经过的坊墙上,突然出现“多嘴惹祸”的刻字警告。这些事件在长安官员中引起议论,大臣们开始意识到太子的行为快要失控了。
贞观十七年正月,太常寺乐童称心之死成了李世民父子关系彻底破裂的推手。称心这个相貌俊美的年轻乐师因为和太子走得太近,被太宗下令在安福门外处死。第二天清早,太监发现太子在宜春宫后园私自设立祭坛,立起的汉白玉碑上刻着“大唐贞观十七年殇”。
当太宗亲自来到东宫时,正好看见太子把自己珍藏的《兰亭集序》拓本扔进火盆。火焰窜起时,父子间最后的一点温情也跟着烧尽了。
这件事之后,李承乾连续称病不上朝,整天在东宫后园对着称心的墓碑喝酒消愁。曾经英武过的储君,如今只剩下满腹怨气和愤懑。
对前途已经绝望的李承乾开始组建政治同盟。称心死后不久,兵部尚书侯君集在一个雨夜秘密拜访东宫。这位刚因为私吞高昌财物受处分的将领,主动向太子表示忠心。
他解开战袍露出多年征战留下的伤痕,低声说道:“殿下如果想要做些大事,我愿意效劳”。随后,对李世民也心怀不满的汉王李元昌带来私养的死士,驸马都尉杜荷则提供了禁军换岗的详细安排。
这群各自打着算盘的人聚集在东宫密室里,在闪烁的烛光下一同喝下血酒。他们商定四月二十三日早晨鼓声响起时行动,计划在朝会时控制玄武门。
贞观十七年三月,齐州传来紧急军情:齐王李佑起兵谋反。李世民这个脾气暴躁的皇子在封地擅自调动军队,还发布檄文指责朝中有奸臣。
但叛乱不到十天就被平定,李佑被押回长安受审。在刑部大牢审讯中,为了活命的李佑供出了更多秘密。特别让审讯官震惊的是,他提到太子亲信纥干承基曾参与密谋。
当狱吏提审纥干承基时,这位李承乾的心腹为了保命,突然大声告发:“我要举报太子谋反!”他随后供出的名单牵连到侯君集、李元昌等文武大臣。
太宗接到报告连夜召见长孙无忌,令他持金牌调动北门禁军。玄武门再次成为决定大唐命运的地方。
![]()
贞观十七年四月初一,太宗在承庆殿亲自审讯被关押的李承乾。皇帝指着殿外刚开放的海棠花问道:“皇位本来就是要传给你的,何必要谋反呢?”
李承乾拖着病腿慢慢跪下,声音沙哑:“儿子只是怕重蹈伯父的覆辙”。这句话深深刺痛了太宗,他踉跄后退,仿佛又听见玄武门前的箭矢破空声。
经过三司会审,皇帝采纳通事舍人来济的建议,下令废太子为平民,流放黔州。参与谋反的侯君集、李元昌等人被处死,魏王李泰也因为结党被降为郡王。
第二年冬天,李承乾在黔州住处咳血而死。这场太子之位争夺战的意外受益者,竟是平时不起眼的晋王李治。
太宗在晚年著作《帝范》中特别写道:“太子之争,我的过错很深”。这简短的一句话,也承载着贞观盛世最沉痛的政治教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