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已冷。
毫无疑问,冬季来了。
天气一冷下来,此刻脑子里又想起了海子的《秋》
秋 天 深 了
神 的 家 中 鹰 在 集 合
神 的 故 乡 鹰 在 言 语
秋 天 深 了
王 在 写 诗
在 这 个 世 界 上 秋 天 深 了
得 到 的 尚 未 得 到
该 丧 失 的 早 已 丧 失。
每年的秋季都会想起这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今年似乎没有秋季,这会入冬了,才想起来。
![]()
网图
想起那位高中肄业选择让弟弟读书的贵州青年小伙子,离开广州回乡以后,一直在老家写诗。偶尔看着他长发披肩,抱着吉他,写一些自己的诗,讨论一下哲学。后来说学日语,打算去日本,找工作。
珠三角的工厂,外卖,工地,都做过。这边是找不到工作了,他说。
那是啊,没有学历,哪怕年轻,也很难。有了学历,没有年龄,也很难。我想大概不用多久,即使日语学好了,他也去不了日本了吧。
![]()
网图
而在这边,城里无工可打,村里无地可种,有一遮风挡雨的房屋住下,也不容易了,他算是比较早返乡的吧。近期看到不少人说,农业部开会讨论,防止形成规模性返乡滞乡……
所谓“两稳一防”,是指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定脱贫人口务工收入,防止因失业导致规模性返贫。附加了另一个“防止”,即“防止形成规模性返乡滞乡”。
也不知道会不会出什么具体的措施,会不会可能出现返乡证。如果不是无处可去,无工可打,无钱交租,谁愿意返乡滞乡呢?
网友评论:
以前是衣锦还乡,后来是恶意返乡,再后来是返乡滞乡。
那么,广大失业的农民工,该何去何从?
改革开放40年,从大规模进城出城打工,到如今大规模返乡。
私企萎缩了,外资撤了。没有了各种订单,就业形势严峻。
我们统计失业,从没有把农民工统计进去……我们发失业金,也从没预这一群人。养老……
早上,看到木白的文章写了关于一位上海负债的中年人收到父母寄来的棉衣,打开以后有260元的事。他说,为何不是200,300,很明显,这也可能是父母仅有的积蓄。
我想起了,父母这仅有的积蓄,还交不起农村一年的合作医疗。
![]()
网图
在这严寒的冬季,真的不知道说点什么好。冬季已来,但是真正的严冬还未来临,当严冬到来,又将会如何的寒冷萧杀……
早上有位朋友说他一表妹读了五年大学(专升本),近期回老家了,待业。还有,男朋友也回老家了。找了一份几千的工作。两家人都表示很赞同。
毕竟,在外面,要么得租房,要么得买房。还未必就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谁不想毕业就进水电烟草移动联通石油电网气象局红十字……
普通家庭的孩子啊。或者,不鸡娃,存钱才是明智的吧。当然,还有一条路可走,只是这条路需要勇气,还需要独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