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逸柳的知行之路
来源:逸柳投研笔记(ID:ealiu_investment)
古代对自然和社会认知有限,所以经常会去相信一些吉兆或者谶语,尤其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就会越来越相信这些。在文帝前元十七年,新垣平出现了,他先提前嘱咐人带着一个玉杯入宫求见,然后自己对文帝说“宫阙下可以看到有宝玉气正在走来”,过了不久,那个送玉杯的人就到了,杯上还刻有“人主延寿”四个字。文帝当时四十岁了,估计身体不太好,他看到这样的场景非常高兴,也觉得新垣平很神,特地改元,历法重新开始计算,还让全国大摆宴席庆祝。
后来新垣平又跟文帝说长安东北边汾阴又有宝气,估摸着周鼎在那边,文帝也深信不疑,特意带着百官到河边祭祀,希望找到周鼎。当然,可能这次没有成功,毕竟周鼎不那么容易伪造,也不能悄无声息地搬到河里去。过了不久,就有人举报新垣平,说他的那些表演都是骗人的,文帝对此非常生气,重新启用了废除已久的灭族刑罚。经过这次的教训,文帝对于鬼神、祭祀等事情都开始倦怠了。
在文帝执政的后面几年,边境依然不安宁,文帝后元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61年,匈奴老上单于死了,儿子军臣单于即位,过了不到三年时间,到公元前159年冬,匈奴六万人马,兵分两路进犯汉朝,就有了我们在课文中学到的细柳营的故事。
六年癸未,冬,匈奴三万骑入上郡,三万骑入云中,所杀略甚众,烽火通于甘泉、长安。以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屯飞狐;故楚相苏意为将军,屯句注;将军张武屯北地;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次细柳;宗正刘礼为将军,次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次棘门;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请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上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耶!”称善者久之。月馀,汉后至边,匈奴亦远塞,汉兵亦罢。乃拜周亚夫为中尉。
——《资治通鉴·汉纪七·汉太宗文皇帝后元六年》
面对匈奴的进攻,汉朝当时分了两个防线进行抵御,首先是边境防线,让令免为车骑将军,驻扎在飞狐;将军苏意驻扎在句注;文帝的老朋友张武驻守在北地。另一路是长安防线,周亚夫驻军细柳、刘礼驻军霸上、徐厉驻军棘门。
文帝也亲自去军营去犒劳和检阅部队,当然不会边境地区,而是就在长安周边的这几支军队。文帝先是去了霸上和棘门军营,他的车驾和随从完全没有遇到任何阻碍,一路畅通无阻,临走之前,驻防将军和部署都骑马出来恭送文帝。
可是到了细柳军营就完全不同了,将士们身披铠甲,手执锋利的武器,张满弓弩,随时都准备着作战,文帝先导官员到了,结果被看守营门的都尉阻拦,无论用什么样的话术,都尉都不领情,军令就是军令。即便是文帝本人到了门口,也不被允许进入军营,没有办法,文帝只好让使者拿着皇帝符节昭告将军周亚夫,才得以进入营地犒劳将士,并且去往指挥所的路上,文帝还不被允许快马奔跑,只好让随从牵着马行动。
而当文帝到军营见到周亚夫之后,周亚夫拿着兵器拱手作揖:“身穿铠甲的武士无法跪拜,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陛下”,文帝为之动容,神情庄重,扶着车的横木表示致敬,在劳军礼节完成后,文帝等人离开军营,随从臣下们都感到非常震惊,文帝感叹良久,跟众臣们说:“周亚夫是真将军啊!之前我们在霸上、棘门看到的,就像儿戏一样,他们很容易被敌军偷袭而成为俘虏。至于亚夫,谁能够冒犯得了他呢”,在回长安的路上,也一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过了一个月左右,汉军到达边境,匈奴军队见到后也再次回到了塞外,汉军也宣布罢兵。接着,文帝任命周亚夫为中尉。
也许有少数人怀疑这里面又作秀嫌疑,但是按照周亚夫耿直的性格,为了讨好领导就去做作秀的事情,他压根就是做不来的,不然也不会有他后面绝食身亡的结局了。
对于本文中说的的两个故事,首先我们看看新垣平事件。文帝的判断力在中国古代历任皇帝中可以说是属于顶尖的,也出现过一些误判,其中有部分是存在争议的,也就是弊端和益处都有,不能全然归类为误判,但是新垣平事件,那可以说是没有争议的一次错误,而且还很荒唐,至于文帝为什么被忽悠,可能与他中期比较喜欢鬼神一类事情有关,当然,或许更为合理的可能性是文帝那会儿身体已经不太好了,所以听到“延年益寿”,就完全信了新垣平的那番言辞。这种错误是人性的弱点使然,我们在细柳营就可以看出,文帝在晚年依然具有极强的洞察力,但是在关乎其本人利益的时候,依然被人简单就骗过去了,从古至今,无数人都面临着“利令智昏”的难题,但是常常找不到解法,没有绝对的“明智”,只是利益还没有达到切身程度而已。
回到细柳营的故事,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从两个视角来看,一个是周亚夫视角,作为周勃的儿子,亚夫从小就受到着良好的军事教育,他也非常懂得一只具有严格纪律性的军队对于作战胜利的重要性。纪律性对于军事行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军纪严明是作战或防守成功的保障,也是对士兵生命负责的表现,相对周亚夫而言,李广治军就比较松散,士兵们平日里很自由、舒服,但是其结果就是,李广时不时就全军覆没,只有自己因为武力和机智能够逃出来,尽管李广名声在外,但是做他的部下,显然不是什么幸运的事情。
做投资跟治军在这一点上也有相同的要求,严格的纪律性远比那些短期收益更加重要,并且纪律性是构筑安全边际的条件。纪律性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形成的,而是要有一个类似“治军”的过程,通过日常的一些行为训练,逐步达成纪律性的效果。
然后我们再看汉文帝的视角,他看待周亚夫行为的眼光和态度无疑是非常独到的,大部分人做的事情或者说想象的场景都是霸上营、棘门营的那样,对待皇帝的视察毕恭毕敬的,生怕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到位,就让领导不喜欢;而且即便是那些身处领导岗位的人,很多也会习惯于下属的奉承,而不喜欢或者不能容忍周亚夫的这种行为。但是汉文帝的想法就不同于绝大多数领导,他属于那种能够看到事物发展本质的人,与那些表面的礼仪相比,能够打胜仗、做成事才是更加重要的。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