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业这件事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顶级头疼的一件事,除了那20%-30%把资源拿稳了,没有太大隐忧。超过60-70%的人其实都被就业的事情困扰。年龄大了怕被替代,比如计算机相关的。在大厂的也可能一个部门跟着被裁撤。
当下时代版本,真正的红利除了那些搞持续垄断的,只剩下出海和AI了。而出海对你的学历要求没那么重要,要的是你敢打敢拼,脸皮厚的韧劲。AI这个则在于你能不能持续的和同龄人持续存在信息差。只有这两个大方向是持续好就业,并收益在增长状态的。
很多传统行业,比如金融体系,银行体系,券商体系,中外合作企业等等,现在要么不景气,要么从国内撤退。企业都半死不活,甚至直接消失了,你商科还就什么业?
![]()
曾经辉煌的商科专业,在这些年注定的渐渐的没落了,什么时候可以回暖。有人可以预测,可能经济回暖的时候,也可能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回来了。毕竟现在AI的确大量取代了一波基础技能员工。给一个企业大大降低了用人成本。现在很多企业,除非你直接进入人家的管培体系,然后过渡到管理层中层。直接靠其他岗位冲进去的可能性在持续降低。
今天我们聊下商科这件事,真的在英国是肉眼可见的没落了?原因有以下:
No.1 英国这边好点的商学院无论排名还是吸引力都在下坠!
商科版本的好学校,已经没人记得了。什么五星商学院,什么三重认证。没人会在意这个,也没人会去看什么专业榜单。大家核心关心的只有综合排名,只有qs够不够靠前。因为商学院在好,金融FT时报在靠前,也没办法帮助你更好就业,但顶级名校目前还能。这也是为啥现在都在卷英国的G5了,王曼爱华都感觉迟暮了。
![]()
再有,就是排行榜这件事,现在的榜单,比如QS这种都是以理工类的综合学校为主打。你商科强势或社科文科强势的学校,基本都被丢50以后或100以后去了。强势如LSE,也常年在QS50以后扒灰。LSE本身规模小,就业强势可以不在乎排名。但其他学校不行啊。
你看之前商科如日中天的学校,现在都惨淡成什么样了。黑马姿态的华威,现在有学生嫌弃华威发offer过于快了,是不是差学生?本土reputation在线的巴斯,早就没什么人去提及了。超五星商学院的兰卡斯特,双非学生都在骂骂咧咧的挑挑拣拣。
在本土古老程度继牛剑之后的杜伦,排名也是每年都在新低,已经在裁员了,还好学校规模小,不至于伤筋动骨,但持续这么搞下去,排名可能都要掉出前百了。圣安就是前车之鉴。还有之前被盛赞的雷丁商学院,金融界的七驾马车啊,现在是个什么地位,双非均分85的学生路过也要吐口唾沫啊。
![]()
你看这些学校的排名,基本都控到QS100后了,能待在前200就已经不错了。有些甚至会进一步退化到qs200以后。这个也是市场决定的,商学院为主打的学院没地位了,因为市场逐渐放弃了他们。
如果是前10年,商科的学生回来高低想进券商进券商,想进投行进投行。最差也能混个四大。你再看看现在,曼大的毕业生,进个四大都要跋山涉水的。以前像雷丁,兰卡,巴斯这样的毕业生,进个汇丰这种或网易美团这种大厂不是跟玩一样吗?你什么专业的压根都不看,是这些学校的就好进,你现在回过头看看,你递交简历,还有回音吗?
在行情好的时候,什么专业都好就业,但行情不好了,天黑的时候,整个商科体系都和传统行业一样下坡路的时候。就不是你努力不努力的问题了,而是你多不多余了。
![]()
No.2 金融完了,走下坡路了
23年的一个ipo暂缓令,其实代表着一个金融开始走下坡路的信号。一级市场都没什么业务了,慢慢就蔓延到二级市场。
整个市场就跟着崩坏了,都没什么业绩,很多金融人吃个低薪。干金融的盼着的都是年终奖,你业绩没了哪来的年终。这个是大头,至于降薪的三瓜两枣,真的不是个事。
现在又在搞科技,弄语言大模型,各种算力成本叠加。弄这个就是烧钱阶段。大家都在烧钱,这玩意像deepseek这种训练一次都是大几百万的。海外这边gpt就烧得更猛了。
![]()
现在大家都需要把重心放在ai和科技的突破上,毕竟这个东西代表未来生产力。未来就是要追求科技的突破,要无人驾驶,无人工厂,无人机,各种无人模式替代现有劳动力。把人从低成本模式解放出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所以,现在ipo解封不了,金融的出路就断了。你即使名校和留学生双重身份,即使进了这个行业。但大背景下你其实是逆势而为,你心很累的。
AI这个东西,真的对留学生的冲击是很大的,毕竟留学生要前期要进入的岗位基本都是各种外企,金融,互联网大厂的基础岗。但现在,因为AI的介入,他们对这个的需求无限减少啊。不只国内是这样,英国这边也一样。否则你以为英国那120w毕业生嗷嗷待哺是怎么来的?是人家纯粹要给你制造焦虑吗?
![]()
No.3 外企少了,国营多了
你看下现在国内的行情,为了稳定汇率,稳股市,很多企业现在都是国资来投,民营起不来,外企不断撤离,要么去越南减产,要么转投中东。
商科的起步是需要靠民营企业来带动的,毕竟更多的民营才会推动市场化的进程。可是现在做不到这种,国家需要下一盘大棋,需要把筹码归拢起来。走向如此的话,近期就不太能回暖起来。
很多商科学生现在回国就没办法好好就业,现在很多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些资源被把持了。特别是二三线城市,职位都是买卖。就你要进一个好的岗位,你需要提前消费才行。就好的工作你需要去买。而不是你是留学生,你是专业相关,你能力好不好。你说这叫什么事。
![]()
像这种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还算好的,最起码你看得到希望。现在还有些企业,专门恶心人,你说他招人吧,求职系统好像规模还挺大,实习生招不老少,一到转正时间吧,都辞退了,又换下一波继续实习。不断在市场上招免费劳动力,又不断辞退。主打一个,市场上韭菜无穷无尽。
还有些企业,更黑,直接把岗位卖给招聘公司,招聘公司在以内推的形式卖给实习生,实习生还要付费进入。公司还要抽人家成。工作一段时间,又把人辞退了,遇到好几个留学生在反馈国内这种套路公司了。你就说损不损吧?
总了个结:以前的商科,商学院多狂啊,尤其是硬核专业,好点的学校基本都是百人斩,千人斩,大家都在竞争热门专业。外加那时候出国留学的基本是商科的学生为主,不能读商科也要读个泛商课,主打一个跟商科越接近,就越好就业。你现在再回头看看,什么商学院不商学院的,排名不行都得死。
![]()
什么bath,什么Durham,什么Lancaster,什么Warwick?什么Reading?这都是过去式了。综合学校里面,商学院突出的权重也在衰退,比如Glasgow就是这样的。
那么问题来了,商科还要不要读?个人觉得还是分人,毕竟经济是有周期的,经济好起来了,你商科就又富贵起来了。现在只是谷底而已,总有峰回路转的时候,当然,如果你能更进一步,去读ai相关的,能挤出来一条路,也是非常推荐的。在版本答案里,就是风口上的猪。读商科,如果家里没资源让你调动的,个人觉得还是算了,能找一门技能类的还是找技能类的吧。最起码好就业。纯富二代就别管这个,你爱读啥都行,毕竟无所谓就业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