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和几个正在申请英国的朋友一起吃顿饭,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同样是“顾问”,服务体验可能天差地别。有人说自己的顾问像人生导师,有人说顾问像失踪人口。而这背后的本质就是——顾问水平差距真的非常大。
英国申请最大的变量之一,就是你遇到的顾问。因为顾问决定你什么时候准备、怎么准备、选什么学校、文书怎么讲故事。一个好顾问能让你少走一半弯路,一个不靠谱的顾问能让你从第一步就踩错坑。
顾问的第一大差距来自经验。英国申请的门道特别多,比如哪些专业特别喜欢工作经验、哪些专业不接受跨专业、哪些学校的网申系统会“卡bug”、哪些大学今年往届生比例偏高。这些信息并不是靠“查官网”就能知道,而是多年处理大量案例积累出来的。像 UKEC 这种和英国大学交流密切的机构,顾问通常对学校习惯更熟悉,知道哪些点特别关键。
第二大差距在沟通能力。有些顾问讲解非常专业,但学生听不懂,像在听学术报告;也有些顾问太随意,所有问题一句“没问题”打发过去。真正优秀的顾问是能够把复杂的问题讲得简单、把焦虑变成计划、把模糊的方向拆解成具体行动。
第三大差距在责任心。英国申请很多事情必须“卡时间”,例如推荐信、语言班、名额关闭前的最后一批审核。责任心强的顾问会盯得非常紧,提前提醒你,甚至帮你跟学校沟通;责任心弱的顾问则容易“来不及”、“忘了问”、“系统我再查查”,这些都可能成为致命问题。
最后一个差距来自机构的稳定性。一些机构人员流动非常大,顾问一换再换,学生的材料也反复被“新顾问接手”。而一些机构流程化程度高,即使更换顾问,也不影响整体节奏。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学生会明确选择流程比较稳定、系统透明的机构,例如 UKEC 的 U-track 系统,让学生随时知道进度,不必频繁追问。
总的来说,顾问水平差距大是行业现状,而申请英国硕士,本质是在比谁能更高效、更准确地完成流程。遇上好顾问,是幸运;选对机构,是主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