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育本质,回归教学本源。从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北京化工大学附属中学探索并实践课堂教学范式从知识本位的“教”到素养本位的“学”转型,积极构建以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
一、理念先行
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教学行为变革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开学前全员培训、学期初“听评课观察记录表”的设计和研讨,学校引导老师们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待、评价一节课,继而站到学生的立场上准备、实施一节课,促使教师走出单一的教学模式,选择和创造促使学校教育回归学生、走向学生、关注学生的多样化的、综合的教学模式,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学生的学习动力,“把学生引到学的状态而不仅仅是听的状态”,培养学生真实性学力,构建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高效课堂”文化。
二、行动同步
理念先行,行动同步,教学变革双规推进。以第四届“朝阳杯”为契机,立足学校学生学情,学校推进“构建高效课堂,学习真实发生”全员展示课活动。九月份,高中部语文教研组和数学教研组教师完成展示课,全体教研组教师参与听课、进行课堂观察并记录。
![]()
![]()
“高效课堂”展示与听课观察
学生任务型阅读
学生资料和老师资料站在同一水平上是师生对话的起点。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和补充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理清因果关系,构建逻辑链条。这个过程锻炼了分析与综合能力,使思维更有条理和深度,开启积极的师生对话模式。
学生纸笔练习
纸笔练习不仅是知识记录的工具,更是塑造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在逻辑思维培养上,纸笔练习提供了独特的“思维可视化”载体,培养“谋定而后动”的思维习惯。学生能学会审视自己的思维过程,逐步提升反思与调控能力。
学生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作为一种互动式学习方式,突破了个体思考的局限,通过多元观点的碰撞与交流,为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搭建了高效平台。“发散-聚合”的思维循环能帮助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既具备开阔的思路,又拥有精准的判断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这种合作性思维对适应未来社会至关重要。
学生展示讲授
展示讲授是一种主动学习方式,让知识学习从“输入”转向“内化”与“表达输出”。同时,也是自我反思和调控的过程,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思维特点和学习漏洞,从而实现更高效的自我提升。
- 反思提升
![]()
教师学习共同体
语文和数学教研组在课堂观察记录的基础上开展全员评课活动。通过基于课例改进研究的“做中学·例中学”,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提升以“高效课堂”建设为核心的共同体文化。这不仅帮助教师个体实现自我突破,更推动了整个教研组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以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推动真实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探索实践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搭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沟通和融合的中介和桥梁。聚焦学生的实际获得、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情感心理和个性发展,“高效课堂”的构建将全面推动学校课堂转型,带来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改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