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从一个官宦世家的公子,逆袭成为大宋开国皇帝,他的人生,堪称传奇。但是在他壮志未酬的时候,却突然离奇离世,让宋太祖的伟大宏图半途而废。而对于宋太祖的突然驾崩,至今依然是一个谜题,也因此诞生了“猝死说”和“谋杀说”两大主流说法,而且至今依然无法确定宋太祖究竟是“猝死”,还是“谋杀”。
宋太祖继位之后,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基本结束了五代时期长期分裂的局面,不过十国还没全部灭亡,不仅如此,北方还有一个比较棘手的北汉。北汉虽然地瘠民贫、国小财乏,但是北汉占据的位置易守难攻,加上辽国和契丹的干预,宋太祖多次亲征也未曾如愿以偿。而就在宋太祖赵匡胤准备再次攻打北汉时,却突然悄然离世。
![]()
一、猝死说
史料记载,宋太祖在临死前,与赵光义一起喝酒,两兄弟聊得很投机,聊得尽兴时,宋太祖还兴奋地说“好做好做”。而当时正值隆冬,又加上赵匡胤准备再次亲征北汉,据此推测,赵光义一定是在跟赵匡胤畅聊征伐北汉之事,聊得让宋太祖情绪激动。这两兄弟烤着小火,推杯换盏,畅聊国事,好不惬意。但自从赵光义离开之后,赵匡胤就莫名其妙的驾崩了,如此悬疑之事,为什么有人支持猝死说呢?
赵匡胤虽然才五十岁,但是身体较为肥胖,还打鼾,在当日烤碳火、多饮酒,情绪激动,这些因素如果只是其中一个,都难以直接让赵匡胤毙命,但是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却有七八分的可能性。我们不妨来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赵匡胤与赵光义一起喝着酒,聊着天,让赵匡胤兴致大发,情绪激动,多饮了一些酒,然后呈现醉态,踉踉跄跄的在房间踱步,结果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引发脑溢血,又加上房间的碳火散发的二氧化碳,这样结合起来,导致赵匡胤猝死,是很有可能的。
![]()
二、谋杀说
对于这个不仅有“烛影斧声”的渲染,更有赵匡胤死后,赵光义继位后以及后续的一些举措,让人不得不怀疑,赵匡胤死于赵光义的谋杀。“烛影斧声”的真实性我们先且不论,就凭赵匡胤驾崩后的一些列不合常理的事例来看,赵匡胤被谋杀的可能性很大。赵匡胤驾崩后,宋皇后传皇后懿旨,宣赵德芳入宫。一般来说,皇上驾崩后,在没有确定储君的情况下,应当是以皇后为尊,既然皇后的懿旨是宣宋太祖的第四子赵德芳入宫,这就标志着,应当接替皇位的是赵德芳。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传旨太监王继恩竟然跑去了晋王府,这才有后来的赵光义登基继位的故事。
赵光义继位后,打破常规急着改元,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对他皇权有威胁的赵廷美,以及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赵德芳相继以各种莫名其妙的理由死亡。之后,宋皇后去世后,不按照皇后的礼仪下葬。等这几个威胁皇权的人物全都离世后,然后突然公开所谓的“金匮之盟”,说是这是当年杜太后弥留之际所提到的“兄终弟及”的皇位传承盟约。这个时候,不仅赵匡胤去世,赵匡胤的儿子也去世了,他们的弟弟赵廷美也去世了,现在只剩下赵光义一家独大了,这个时候公布“金匮之盟”,让人疑窦丛生。不仅如此,后来赵光义还修改《太祖实录》。
![]()
那么,问题来了,宋太祖赵匡胤的死因成谜,究竟是猝死还是谋杀呢?从“猝死说”和“谋杀说”中的这些细节或能还原真相。从“猝死说”的角度来说,可能性是很大的,从现代的角度来说,一个身体肥胖,又打鼾的人,且喜爱饮酒,再加上冬天烤碳火,醉酒之后突然猝死符合科学常识。从“谋杀说”的角度来说,为了至高无上的皇位,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来的?因此,谋杀说也合情合理。但经过对比“猝死说”和“谋杀说”中的种种证据,不难发现,“猝死说”与“谋杀说”的比重可能是“二一添作五”,难分伯仲。
不过,自从赵光义登基之后,是为宋太宗,历经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之后,太宗一脉走向衰微,接着由赵昚接棒,皇位又回到了太祖一脉,历经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宋理宗、宋度宗、宋恭宗、宋端宗、宋怀宗,最终南宋灭亡。有趣的是,太祖一脉传承九帝,太宗一脉传承九帝。不知道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天道的轮回。从这些后事来看,宋太祖究竟是“猝死”,还是被“谋杀”,可能已经呼之欲出了?!
【本图文由“尚书台”新媒体原创出品,作者金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翻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