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问题:岳飞留下的五个儿子,他们的结局到底如何?
一提起岳飞,脑子里第一个浮现的,是那句“精忠报国”——岳母赐字,岳飞尽忠,写下一首《满江红》,还没等把江山收复,自己就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害死于风波亭,年仅三十九。可他留给后人的,不止忠义,更有五个后人:岳云、岳雷、岳霖、岳霆、岳震。一个个命运跌宕,是悲剧还是转折?
![]()
长子岳云,号“金锤将”,可谓少有的少年英雄。岳飞十六岁成婚,和刘氏先后有了岳云、岳雷。岳云生来豪气,祖传勇武,他常常领着小队夜探金营,立下战功无数,百战百胜,父子俩在阵前并肩,俨然鲁肃与周瑜的组合。可惜,绍兴十一年除夕,当岳飞父子同被陷害押往风波亭那夜,岳云才二十三岁,也葬身于此。短句急促:“张宪被杀,岳云被毙,风波亭惨案,瞬间定格。”长句缓冲:那时金戈铁马刚交错过,岳云还未来得及将父亲的血染衣甲,他自己也被迫在滴血的寒风中弑身扬灰,忠烈永存,却命运如流星,转瞬即逝。
![]()
二儿子岳雷,遇害时才十六,是当时岳家唯一的成年男子,却也架不住秦桧的冷酷。岳雷被押送岭南蛮荒之地,卷进蚊虫瘴气,食不果腹,日日惶恐。因为没有等到岳飞平反,也没了可靠靠山,年轻的脊梁在绝望中一点点折断,含恨而终。岳雷的死,既是奸臣的残忍,也是那个时代制度的无情。
![]()
可接下来,戏剧性的转折出现了。岳飞在战乱中还有一位夫人,名字叫李娃。她聪颖贤惠,有胆有识,堪称大家闺秀,却甘为沙场外的智囊。家破人亡、全家流放岭南,瘴疠丛生,九死一生,她一夜之间扛起这个名声被污蔑的家族。不管多险,她都想保住一条血脉。于是,她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让年仅十二岁的三儿子岳霖在流放途中脱身。
![]()
可是奸臣们哪里允许呢?听说岳霖跑了,秦桧盛怒,吩咐各处官员“务必斩草除根,不留祸患”。那么,岳霖到底去了哪里?谁又能在乱世中,冒死护送一个孩子?答案是贡祖文。
![]()
贡祖文,官至秣陵总镇,与岳飞是生死之交。岳飞被害那天,他跟官场上一样,心如刀割,却无力回天。当他听说岳霖逃亡的消息,他慌了——如果这个孩子被抓,岳家的忠义血脉就会彻底断绝。于是他和几个老部下,昼夜兼程,四处打听。天意弄人,岳霖正好踉跄地向秣陵方向逃来。
![]()
芦苇荡中,月光下,贡祖文见到的岳霖正高烧不退,面如土色,双脚被荆棘划破。他跪下,摘下帕巾,给孩子擦额,说:“孩子别怕,跟叔父走。”岳霖迷迷糊糊点头,眼中有感激、有恐惧。贡祖文抱起他,心里只剩一个念头:不管多难,一定要保住这条血脉。
![]()
为了避人耳目,贡祖文先向朝廷奏请告老还乡,然后带着岳霖先在宣城隐居。可宣城人多口杂,半夜客人动静太大就糟了。干脆又搬到江苏丹阳柳塘,一个偏僻的渔村。这里既没有旧部,也没人认得岳家。贡祖文对岳霖像亲儿子一般,教他学文、练武,还帮他娶妻生子。
![]()
因为有贡祖文的鼎力相助,岳霖才能躲过追捕。1162年,宋孝宗继位,整肃奸佞,正式为岳飞平反。岳霖这才得以抬头入仕,后来官至尚书。为了报答恩人,他特立家规:岳贡两家不可通婚,并在丹阳柳塘修了一座一抱本祠,供祖先牌位,至今仍在。
那么,剩下的两兄弟岳霆和岳震呢?宋孝宗秉墨昭雪后,赐他们官职,封侯授爵。岳霆去太学补习经史,他性格沉稳,得了个翰林院编修;岳震则走军旅出身,参与平叛有功,晋封为侯。两人一生清正,家道日隆,终于得以善终。
问题来了:为什么岳家三子都能扬眉吐气,重回仕途?有了李娃的机智,有了贡祖文的义胆,更因为那个时代虽然黑暗,却有秉持正道的人。李娃凭什么敢把儿子藏起来?因为她深知“宁可舍身救子,不可令子灭门”的道理;贡祖文为何甘冒风险救岳霖?因为他与岳飞结下了生死之交,岂能袖手旁观?
回头看,岳飞的五个儿子——两个壮烈殉国、一个流放含恨、两个官场善终——如同五朵奇葩,各自绽放或凋零。看似各奔东西,却都离不开那个信念:精忠报国、血脉不朽。
这样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千。父子同心的英雄气,奸臣当道的暗夜,智者母亲的谋略,忠臣友人的援手,历史在这些细节里翻起波澜。岳飞一脉,虽几经沉浮,却终在忠义的土壤中,保全了最后的希望。
参考资料:[《宋史·岳飞传》] 参考资料:[《东南备史》] 参考资料:[余靖:“岳氏忠烈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