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将军,助秦灭六国,战功赫赫;可为什么他灭天下后,却果断离开朝堂,把家族分散,反倒造就了两个千年豪族?这正是王翦和他后代的故事。
战国末年,王翦率父子连下五国,携王贲先后攻燕、赵、齐、楚、韩,堪称“灭国机器”。彼时朝堂之上,胜利方意味着风险:功高必臣,胜者为枭雄,可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众所周知。于是秦始皇一统后,王翦不再留恋庙堂风光,他辞官归隐,隐身关中,悄然布局家族未来。
![]()
王翦有二子:王贲、王离。王贲继续从军,战功卓著;王离则在平定诸起义时阵亡。王离有二子:长子王元、次子王威。乱世既至,他们该往何处?王翦后代深知,唯家族分散,方能躲过兵乱。于是兄弟分道扬镳,一路西去山东琅琊,一路东奔太原晋阳。
![]()
有人要问,分家逃难,家族如何重整旗鼓?正因为两支各据一方,既能互相牵制,又能各自谱写新篇。王元扎根琅琊,开宗立派;王威落脚太原,稳固根基。短短数十年后,天下大乱,他们早已在地方深耕细作。
![]()
琅琊王氏兴起于西晋动荡之际。公元永嘉之乱,北方战火纷飞,大批士族南度,琅琊成了避难新地。王元后人善结人脉,礼敬地方世族,一时间名声鹊起。王吉任博士谏议大夫,王骏做御史大夫,清廉著称。因而东晋建国初期,王导、王融相继被推为左仆射、太傅;王敦挟重兵,威震江南;王羲之书写《兰亭集序》,文采风流。琅琊王氏一句“王与马,共天下”,成了江南第一豪门。
![]()
而此时,太原王氏也不甘示弱。王威的后代分成晋阳支、祁县支,两条分支各有发展。王霸隐居不仕,却门风严谨,子孙个个出将入相。东汉末年,司徒王允助曹操铲除董卓,平定朝局,威名远播。此后太原王氏扶持北方政权,北魏孝文帝改革时,特设“四姓”: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太原王氏成为北方四大家族之一,地位相当于东晋的琅琊王氏。
![]()
不过,家族再强,也挡不住时代洪流。唐初科举兴起,皇帝李世民打压门阀,禁止世家通婚;唐玄宗时科举入额林立,寒门子弟破格而起。太原王氏虽曾出过宰相多达十余人,却也渐被新科士子超越。琅琊王氏亦因科举与官制改动,影响力日衰,但在历史长河中依旧璀璨。
![]()
因果往往出人意料:正是王翦看透庙堂,是他后代得以分散生根;正是分家南北,各据一方,才铸就千年门阀。家道兴衰,不过是顺势而为。王翦若留在朝中,恐功高被诛;王元王威若不分家,恐一朝覆灭。分家之策,保全了家族,也留下了后人传说。
![]()
回望两千余年,琅琊、太原两大王氏,不仅把持过南北朝政,更在文化、军事中各领风骚。他们的衰落,则与政权改革、科举兴起密切相关。可在世家大族的兴衰背后,我们更该思考:权力的分配,到底是固守还是分散?家族的未来,是抱团自保,还是顺势而行?或许,这才是王翦当年分家、至今仍被传颂的真正玄机。
![]()
信息来源:晋书·王戎传;资治通鉴;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