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覆灭的时候,究竟有多惨烈?为何现在连秦始皇一个后人都找不到?”这是一个让人心头发颤的问题。要还原那场血雨腥风,我们得从始皇一世的雄心说起,也得从后来那一次又一次的阴谋、背叛开始说。
秦始皇从嬴政到始皇帝,他灭掉六国,统一天下,用“皇帝”两个字,把自己与众生彻底划清界限。他念念不忘的,是让这个帝位永远在他家族手里传下去,一代、二代、万代……可惜,天不从人愿。暴政之下,天下苦秦久矣。修长城,征百万劳力,死人数不清;筑阿房、骊山,调七十万丁,哭声遍地。秦国二千多万人口,年年有三百万服劳役,哪还有人心思安居乐业?秦始皇高估了法家严刑峻法的威慑,也低估了人心所向,共和之势一触即发。
![]()
公元前210年那年暮春,始皇第五次南巡,病倒在沙丘附近。他咬破手指,写下遗诏——“扶苏来东郡,理丧并继朕位”。扶苏仁德,又与大将蒙恬关系深厚,本可重用贤才。但此时,赵高和丞相李斯打起了小算盘。赵高私藏遗诏,向外界谎称皇上尚在。然后,他和李斯拿出一份伪造的“诏书”,指责扶苏“不孝不忠”,让扶苏与蒙恬“俱自杀”。蒙恬一看疑点太多,不肯动手;扶苏却以为真的惹怒了父皇,拔剑自刎。扶苏死了,胡亥失去了最大的对手。赵高再度伪造遗诏,迎胡亥继位。
![]()
胡亥一上台,朝堂上血腥铺天盖地。他在赵高煽动下,先后逼迫三十多名兄弟姐妹自杀或车裂。公子将闾三兄弟被逼自尽,六公子戮死于杜县,十二公子僇死于咸阳,十位公主矺死于杜……秦始皇三十三个孩子,只剩下了胡亥一人。这样一来,他一个人揽下了所有秦室血脉,也断送了后代延续的可能。
![]()
而此时,苦役之下的民众早已等不及了。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横遭大雨,赶不上渔阳军期,就要车裂。横竖都是死,他们拉着九百名同伴,举起了反秦大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泽乡起义,牵动出后续成千上万的暴动。各路豪杰纷纷揭竿而起,有人响应了楚怀王的号召,有人追随项燕后裔。秦廷骤然陷入混乱,胡亥和赵高忙着在咸阳宫中斗权夺利,根本无暇应付外敌。
![]()
章邯带着三十万修长城的囚徒去平叛,所向披靡,一路鏖战。他斩华雄,破定陶,看似可以一举平定天下。可秦国的命运,真正的转折,是在巨鹿城外的一场拼杀。项羽只有五万兵,王离手握二十万,天时地利都在秦军。可项羽破釜沉舟,让士卒背水一战;再加上诸侯军的配合,一举打破了秦军的防线。杀得秦军溃不成军,送给了章邯最后一击。
![]()
项羽大破秦兵后,章邯还留有殿后之兵,可他知道一旦回咸阳,自己就要被胡亥、赵高扣上“战败罪人”的帽子。于是他率残兵投向项羽阵营,一时间,秦军无心恋战,反攻化为溃散。咸阳城下,烽火再起。
![]()
赵高看风声不对,派阎乐进宫,刺杀胡亥。胡亥倒在了雍门,碧血浸透了地砖。赵高想自立,可群臣都怕他枭雄本性,谁也不肯拥戴。权臣退而求其次,让血统更“高贵”的子婴即位。子婴心里明镜似的:“你赵高就是想等我上台再杀我称帝吧?”朝堂祭礼时,他不去;赵高急了,亲自上门招揽,刚一跨门槛,就被暗藏刺客撂倒。
![]()
赵高死了,子婴成了傀儡,咸阳城里的狼烟却剪不断。刘邦率大军进关中,项羽也带人直扑皇城。子婴没有招架之力,只能投降。项羽入城当晚,阿房宫被烈火吞没,宫殿琉璃瓦在火光中坍塌,连同秦帝国的繁华,一道轰然崩碎。血流成渠,尸山血海。秦遗民被屠戮,世代土地被分封,连一个寻常的后裔都未能逃出这场腥风血雨。
“秦始皇想让天下在自己子孙手中万世长存,却没想到他的子孙,全死光了。”这是讽刺,也是历史的残酷写照。秦朝灭亡时,那种撕裂人心的惨烈,让后世读到咽喉都发紧。而为何再也找不到始皇的后人?因为从扶苏自刎、胡亥被戮,到项羽大火烧宫,秦室血脉,连同那份“万世一系”的愿景,一并付之一炬。想想看,这一切究竟是偶然,还是暴政自食其果?信息来源:史记·秦始皇本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