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刚过日头渐短,可老辈人说眼下这天气才是关键。农历五月廿七是九毒日末天,农谚“不怕廿四雨,就怕廿七晴”藏着讲究。
![]()
要是今儿个大晴天,副高北抬挡了冷空气,往后怕是要旱一阵子。田里的水稻正拔节,玉米棒子刚冒头,最怕伏天缺水晒蔫了。您看那叶子卷边打卷的,就是庄稼在喊“渴得慌”呢。
山区种烟叶的老乡注意,坡地存水难,得赶在旱前挖引水沟。平原稻田要清沟理墒,别等旱了才想起去年灌渠堵在哪。
![]()
老辈人看云识天气有一套,可咱也得看天气预报双保险。要是未来三天还没雨,玉米地得赶紧浅耕保墒,别让地皮晒裂了。菜园里的茄子辣椒挂果期,早晚拎桶水泼泼根,比晒蔫了再救强。
有人说“五月廿七洒一点,农夫吃饭捞大碗”,这话搁现在也在理。咱不盼着暴雨成灾,就盼着隔三差五落点雨,庄稼喝足了才长膘。可天不遂人愿咋办?
![]()
该抽水的抽水,该架管子的别舍不得功夫。去年邻村老张拖了三天没浇水,玉米减产两成,这事得记心上。我个人觉得,老辈人的农谚是经验,现代浇水灌溉是法子,得合着用。
湖区种莲藕的乡亲,水位别降太狠,不然荷叶晒焦了影响结藕。家里有育苗棚的,中午得加盖遮阳网,小苗嫩着呢经不起毒日头。
![]()
都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眼下正是保苗关键期。您甭管是种粮还是种菜,地头转一圈比坐屋里合计强。发现叶片发黄打卷的,除了浇水还得补点腐熟的农家肥。
村里的气象预警喇叭响起来时,别嫌吵,那是给咱庄稼报信呢。要是实在拿不准啥时候浇水,跟着村里的种田能手后头学准没错。这天气一旱,田鼠野兔都往田里钻,晚上得去地头多转转。
![]()
咱不怕出力流汗,就怕误了农时白忙活一场。未来几天要是持续晴,镇上农技站的抗旱设备该提前租了。
土办法里草木灰能保墒,咱可以撒在菜畦边上试试,老辈人都这么干。但要是大面积干旱,还得靠抽水机引水,科学法子更顶用。您瞅着天气预报上的高温橙色预警了吗?
![]()
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玉米雄穗开花时遇上干旱,花粉活性差,棒子会秃尖减产。水稻灌浆期缺水,谷粒不饱满,晒谷场的收成要打折扣。
咱庄稼人靠天吃饭,可也得学会跟老天爷“掰手腕”。该准备的抗旱工具早备齐,该疏通的水渠早清通,心里才不慌。
具体咋操作,咱下文再细唠,总之别等旱情来了抓瞎。
记住了,田地里的事等不得,今日多流两滴汗,秋收多囤两袋粮。
关注咱网易号,后头接着唠抗旱护苗的实招,保准您用得上。农谚里的智慧是老辈人的心血,咱得接住了,更得跟着时代往前赶。只要咱把地头的活做细了,就算天公有点旱,也能把丰收攥在手心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