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冬季,娄星区涟滨街道冠曹村的田野在收割后归于宁静,而丰收的回响仍在延续。刚刚过去的秋天,这片土地曾铺展着金色的稻浪,两台大型收割机轰鸣往返,将饱满的稻穗尽数归仓,留下整齐的稻茬,也记录下亩产300余公斤的丰收成绩。农户脸上的笑意,成为这个收获季最生动的注脚。
![]()
(收割粮食)
这份丰收的背后,是涟滨街道办事处对“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扎实推动。从春日育秧到秋收归仓,街道干部多次走进田间,查看秧情、指导管理、落实防灾,将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扛在肩上、放在心里”,为粮食稳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丰收之后,“后半篇文章”怎么写?曾经,秸秆处理是令人头疼的难题。如今,在街道的积极引导下,本地农业企业将目光投向“秸秆综合利用”,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可持续的新动能。
除了持续提升粮食产能,农业企业也更加注重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与资源循环利用。据了解,一家本地公司正计划建设一座面积达5800平方米的现代化贮存加工仓库,重点对水稻秸秆进行规模化、资源化处理。通过打包、捆扎和深加工技术,原本被视作废弃物的秸秆,将转化为饲料、燃料、环保建材等有用资源,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这一做法,既杜绝了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守护了涟滨的蓝天净土,也延伸了农业产业链,创造出新的经济价值。与此同时,该项目还将直接带动本地居民就业,帮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稳定增收,成为产业富民、振兴乡村的生动实践。
从“关注产量”到“统筹生态”,从“保障丰收”到“盘活资源”,涟滨街道正以秸秆综合利用为抓手,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在这片丰收的土地上,收获的不仅是充盈的粮仓,更是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产业与环境协同发展的振兴之路。(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廖清泉 通讯员 彭平)
一审:谭洲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