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冬天的第二个节气,今年的小雪来的比以往要早一点,是在农历的十月初三,在农耕年代,小雪是指导农事还有生活的重要依据,人们发现,每年到了小雪节气,天气就会变得寒冷,降水也开始增多,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天的天气,甚至还有可能影响到后续的一个收成问题,像在我们当地就有“小雪现三象,年景不像样”,那么这个时候什么意思呢?明年的年景好不好?
![]()
重新认识一下“小雪”
如果我们不添加节气二字的时候,直接称其为小雪,就会让人想到,是具体的天气情况,和下雨、天晴一样,但如果和节气二字一起出现的时候,很明显,它描绘的则是一种气候概念,意味着降雪的开始,但雪量还不大,所谓“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这正是‘小雪’这个节气的原本之意”。
![]()
所以小雪节气,它更多的是告诉我们,天气的一个变化,这个时候北方的冷空气势力开始增强,气温开始逐渐降到0℃以下,南方也会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降温,天气变得愈发的寒冷。
“小雪现三象”到底是哪三象呢?它更多的是指气候的一个异常,因为靠天吃饭的年代,风调雨顺,我们才能做到五谷丰登,如果风不调雨不顺,那么自然容易让庄稼的生长受到干扰。那么在小雪节气期间,最不该出现什么天气现象呢?
![]()
现象一:小雪当天出现打雷的情况
农谚上有“小雪打雷,黄土成堆”或“小雪雷声响,粪土堆满场”。它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如果这个时候打雷的话,那么就容易导致作物生长受到约束。在古人的认知里,冬季应主“藏”,阳气深藏,阴气盛行,天气以寒冷、肃静为主。打雷是春夏阳气旺盛、冷暖空气激烈对撞的产物。如果在本该万物沉寂的小雪时节出现打雷,说明天地间的“阳气”泄泻,气候极度反常。
该冷不冷,那么就预示着可能出现的倒春寒,还有气候的一个紊乱,从而会导致越冬的作物,抗寒能力的下降,黄土成堆,就是土地荒芜收成不好。
![]()
现象二:小雪当天气没有风
农谚说:“冬不冷,夏不热”;“小雪不起风,明年一场空”。说的就是这个时候,如果天气没有起风,而且小雪节气也不冷,那么就代表着是一种失温的状态,这预示着整个冬季可能偏暖,该藏的没藏好,该冻的没冻死。
当这种气候出现的时候,那么就容易导致来年雨水不均,冷热失调,从而影响到作物生长,导致一场空的情况出现。
![]()
现象三:小雪当天气温非常高
农谚说:“小雪不见雪,来年长工歇”;“小雪天暖,有雨也懒”。意思就是小雪节气,大家本来就期盼可以下点小雪,即使不下雪的话,来点雨也可以,但是这个时候不但没有雨雪,反而气温还非常的高,如同“小阳春”,那就是严重的“该冷不冷”。
无雪且温暖,害虫安全过冬,土壤也可能发生春旱。这会导致来年病虫害爆发,庄稼长势弱,收成自然不好,连“长工”都没活干了。
![]()
所以小雪现三象,意思就是说,当这天出现打雷、气温高很暖和、没有风,这些就属于异常的一个情况,那么后续年景可能就会受到影响,人们也会开始提前做好准备,把损失降到最低。
明年的年景好不好?这个其实受到多重因素的一个影响,这些民间俗语谚语,更多是告诉我们,如果出现气候反常的话,该冷不冷,该热不热,就要注意,农事的打理。这样才能应对突变的一个天气,不让其影响到后续的一个年景收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