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倒春寒有没有,就看九月廿八”,今日九月二十八,2026年春天会寒冷?

0
分享至

“倒春寒有没有,就看九月廿八”,这句流传已久的农谚,在民间有着广泛的认知度。今天是农历九月二十八(2025年11月17日),人们不禁要问:2026年春天会寒冷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气象学、农谚的科学性以及历史数据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农谚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观察自然现象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经验总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类似“九月廿八晴,立春雪临门”“九月廿八阴,冬死老牛筋”的说法,反映了人们对天气规律的朴素认识。这些谚语的核心逻辑是通过秋季特定日期的天气状况,预测来年春季的气温走势。然而,现代气象学研究表明,天气系统的复杂性远超古人的认知范围,单日天气与数月后的气候关联性需要科学验证。

从气象学角度看,“倒春寒”是指春季气温回升后突然出现的持续性低温天气现象。其形成主要受大气环流异常影响,如北极涡旋南下、冷空气频繁活动等。根据中国气象局数据,近十年全国平均倒春寒发生频率为2-3次/年,持续时间多在3-7天。例如2022年4月,华北地区遭遇罕见倒春寒,北京最低气温骤降至-2℃,导致部分农作物受灾。这种复杂的气象过程,很难通过单一日期天气准确预判。


结合近期气候特征分析,2025年秋季确实出现了一些异常信号。9月以来,西伯利亚高压较常年偏强20%,蒙古-西伯利亚地区积雪覆盖率增加15%,这些都可能增强冬季冷空气活动。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受中等强度拉尼娜现象影响,2025/2026年冬季我国中东部气温可能偏低1-2℃。但需要强调的是,冬季低温与春季倒春寒不存在必然因果关系,2008年南方雪灾后的2009年春季反而偏暖就是典型案例。

从农业生产角度看,倒春寒的危害不容忽视。数据显示,春季低温可使冬小麦减产10-30%,果树花期遇霜冻可能导致绝收。2023年河南某葡萄种植区因4月霜冻损失超2亿元。因此,农业农村部近年推广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已能提前72小时预警霜冻风险,指导农户采取熏烟、灌溉等防冻措施,这比传统农谚的预测更加精准可靠。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变暖背景下气候预测面临新挑战。NASA研究显示,近40年我国春季气温上升速率达0.39℃/10年,但极端天气事件反而增加。2024年长江流域出现“暖冬强倒春寒”的特殊案例,说明气候变化正在改变传统天气模式。气象学家指出,现代预测应综合数值天气预报、气候模式和大数据分析,而非依赖单一指标。


对于公众关心的2026年春季气温,多家机构给出了不同预测:中国气象局预估明年3-5月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0.5-1℃;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则认为东亚地区可能有阶段性低温。这种差异恰恰说明长期气候预测存在不确定性,需持续关注官方发布的月度气候预测公报。

从防灾减灾角度,无论明年是否出现倒春寒,建议采取以下应对措施:农民朋友要选择抗寒品种,设施农业需检修保温设备;城乡居民需关注“气象预警三色信号”,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低温雨雪;相关部门应完善应急预案,特别是保障春耕备耕期间的农资供应和电力稳定。

回望历史,1954年、1969年等典型倒春寒年份的共同特征,是冬季持续偏冷且春季环流调整迟缓。而近年来的新特点是:降温幅度可能不如从前,但气温波动更剧烈。例如2021年3月,东北地区一周内经历从20℃到-10℃的“过山车”式降温,这种“乍暖还寒”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更大。


综上所述,“九月廿八看倒春寒”的农谚蕴含古人智慧,但在气候变化新时代,我们更应相信科学监测和预警。2026年春季气温最终如何,还需综合海洋温度、极涡强度等多重因素判断。建议公众通过“中国天气”等权威平台获取信息,既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又掌握现代防灾技能,才能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天气状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陆军13个集团军不够用怎么办?别忘了有武警,堪比8个集团军

中国陆军13个集团军不够用怎么办?别忘了有武警,堪比8个集团军

云上乌托邦
2025-11-11 12:06:30
玄学提醒:当你失去这3样东西,说明老天在渡你

玄学提醒:当你失去这3样东西,说明老天在渡你

诗词中国
2025-11-17 18:10:42
新一代宝马X5曝光,外观大变样,增程版、氢动力版都要来?

新一代宝马X5曝光,外观大变样,增程版、氢动力版都要来?

车品
2025-11-17 17:45:38
《鬼灭之刃》一来,年轻人又走进了电影院

《鬼灭之刃》一来,年轻人又走进了电影院

后浪电影
2025-11-16 10:06:20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第一波制裁来了;关键时刻,中日海军隔空对阵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第一波制裁来了;关键时刻,中日海军隔空对阵

时时有聊
2025-11-16 13:56:02
31岁老将汪顺再夺一金,五届全运会19金成史上“第一人”,称是否退役顺其自然

31岁老将汪顺再夺一金,五届全运会19金成史上“第一人”,称是否退役顺其自然

极目新闻
2025-11-17 20:25:33
日本专家对比中日军事实力:若发生空战和海战,还是日本更强?

日本专家对比中日军事实力:若发生空战和海战,还是日本更强?

云上乌托邦
2025-09-04 11:45:33
“欧盟要求官员:对中国,口气软一点”

“欧盟要求官员:对中国,口气软一点”

观察者网
2025-11-17 20:07:03
日本专家:投降不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而是因为苏联发的1个公告

日本专家:投降不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而是因为苏联发的1个公告

寻途
2025-11-12 18:54:46
1972年有人要撤汪东兴的中办厅主任,毛主席:替我转告总理三句话

1972年有人要撤汪东兴的中办厅主任,毛主席:替我转告总理三句话

南书房
2025-11-17 15:20:03
狗主上门被反杀后续:索赔百万、对警方放狠话,邻居曝光郭家不堪

狗主上门被反杀后续:索赔百万、对警方放狠话,邻居曝光郭家不堪

吭哧有力
2025-11-15 18:42:28
重大决裂!特朗普:不再支持

重大决裂!特朗普:不再支持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7 00:14:26
周总理弥留之际“违规”见一个人,嘱咐他:台湾有两个人不能忘!

周总理弥留之际“违规”见一个人,嘱咐他:台湾有两个人不能忘!

浩渺青史
2025-11-14 20:27:05
5个集团军30万大军严阵以待,台海封锁战露出獠牙!

5个集团军30万大军严阵以待,台海封锁战露出獠牙!

科学知识点秀
2025-11-15 08:00:03
党报党刊的尴尬:几乎没人看,当废品卖?这些建议有助于改进

党报党刊的尴尬:几乎没人看,当废品卖?这些建议有助于改进

白马惊天剑
2025-10-27 15:23:36
今日,央行大动作!降准降息,将至?

今日,央行大动作!降准降息,将至?

中国商界杂志社
2025-11-17 14:00:49
三星杯廖元赫串烧中韩“第一人”一飞冲天,丁浩卫冕未果首次屈居亚军

三星杯廖元赫串烧中韩“第一人”一飞冲天,丁浩卫冕未果首次屈居亚军

野狐围棋
2025-11-17 19:58:06
1天吃28吨食物!四川工厂养220亿只蟑螂,住星空房吃营养餐

1天吃28吨食物!四川工厂养220亿只蟑螂,住星空房吃营养餐

万象硬核本尊
2025-11-16 18:32:46
中国,为什么不能打第一枪?

中国,为什么不能打第一枪?

钧言堂
2025-11-15 21:29:43
刘强东宣布:京东外卖独立APP上线,京东点评永不商业化

刘强东宣布:京东外卖独立APP上线,京东点评永不商业化

极目新闻
2025-11-17 18:57:30
2025-11-17 21:55:00
阿龙美食记 incentive-icons
阿龙美食记
用心做菜,满足您味蕾享受
16409文章数 177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这雪景,太美了!

头条要闻

40多万宝马跑1年多四条轮胎均现龟裂 4S店拒免费更换

头条要闻

40多万宝马跑1年多四条轮胎均现龟裂 4S店拒免费更换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高市早苗的算计,将让日本割肉5000亿

科技要闻

有了通义和夸克,阿里为何再推千问App?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旅游要闻

重庆云阳迎来今冬首场降雪 高山之巅“秒变”童话世界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今年冬天最火的穿法:夹克+裤子,时髦又减龄!

教育要闻

市重率57%!青浦兰生首届毕业生去向!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