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熬了4天后,43岁导演猝死

0
分享至

项目杀青后的第三天,43岁的短剧导演高俊倒在了自家卫生间。

10月20日16时40分,妻子王飞发现了他,随即送医抢救。18时21分,医院宣布高俊因心肌梗死去世。几天后,王飞处理完后事,开始查看高俊的手机。微信里的消息记录,让她逐渐拼凑出丈夫生前最后一段日子的工作状态。

“这两年,他很少和家人说工作上的事。”王飞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高俊原本是一名广告和纪录片导演,去年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工作空窗期,今年5月开始考虑转型短剧行业,8月起陆续在剧组工作。

10月14日至18日凌晨,高俊生前参与的最后一个项目在郑州完成拍摄。他担任执行导演,负责现场统筹与各部门调度。剧组工作群里,每天早晨7点多发布拍摄筹备通知,次日0点后,仍有夜宵、遗失物品、次日车辆安排等消息在更新。王飞推测,剧组单日工作时长超过17小时。

王飞认为,丈夫的猝死与前几日的超负荷工作状态有关。然而,临时组建的短剧剧组往往缺少劳动合同与薪资说明,使得事后的责任认定与权益保障无所依从。


高俊参与的短剧作品,均在今年10月上线

“随时等候任务”

高俊参与的短剧是一个出海项目,剧组的工作群聊名称为“巴西葡萄牙语10月14日开机”,群成员共35人。该短剧由河南花贝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制,刘爱国是该公司的唯一股东,也是项目导演。

刘爱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和高俊在2022年认识,此前未有合作。今年9月20日,高俊询问他是否需要执行导演,二人随后一起筹备新项目。

王飞提供了高俊与刘爱国的聊天记录,印证了他的说法。9月26日—27日,高俊联系摄影指导,整理转译资料等。10月7日—9日,二人一起讨论修改剧本问题,高俊发了服装参考。10月12日—13日,二人与制片人有私下见面,继续修改剧本细节,完成最后的前期筹备工作。

“他认真负责,态度积极,做的功课非常细致。”刘爱国评价。聊天记录中,高俊多次提到“随时”一词,主动询问工作,如“国庆全天候等待导演下达任务,随时候着”“需要我准备什么,随时说”“随时等候任务指令”。

10月3日至10日,高俊此前担任导演的4部短剧作品陆续在某短剧平台上线,版权方为七公主剧场,在平台的热度值均达1400万—2300万。他曾对刘爱国提道:“10天4部16万字,谈不上啥质量了,能不熬夜已经是胜利了。”

剧组杀青后,10月18日中午,高俊离开剧组回到家中。20日11时25分,他对刘爱国发送了一段项目感受,认为自己在此次拍摄中有失误,相比于之前在郑州另一家短剧承制公司担任执行导演的经验,在现场带节奏“带得困难”,并提出要盯后期。“我们要一起复盘。”刘爱国表示,后期公司尚未确定,找了三个公司试剪。高俊回复:“随时喊我。”

二人的聊天止于12点45分。晚上9点多,刘爱国收到了王飞的通知,得知高俊已离世。

“我们都感到深深的遗憾。”刘爱国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拍摄过程中高俊并未提到自己身体有不舒服的情况,如果有,剧组一定会积极响应。事发之后,他也没有再推进新的项目,“压力很大”。


部分工作群聊聊天记录 图/受访者提供

“下刀子都得拍完”

在10月20日的对话中,高俊向刘爱国提到了自己睡眠不足的问题。“估计前面睡得也不太够,从未有过的片场断线感觉。”他说。王飞也表示,高俊回家后提到过自己“脚疼”,微信步数显示,拍摄期间他每天行走1.2万步以上。

陈飞是该短剧剧组的一名工作人员,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高俊的离世给他带来了很大的触动,他已经推掉了两个剧组的邀约,“太熬了,不想拍了”。

据陈飞回忆,每天拍摄结束后抵达酒店已是凌晨一两点左右,最后一天拍摄熬到了次日凌晨2点。“这次拍摄挺顺利的,现场也没有什么矛盾或卡壳,睁眼工作,闭眼休息,短剧都这样。”他表示,自己曾经历过连续40个小时的拍摄,吃过两三次速效救心丸。

他曾在现场听高俊提起,郑州另一家短剧公司也很“熬”,拍摄简单且速度极快,一天几十场戏,两三天就拍完了。

陈飞从业已有十多年,由于长剧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他从前年开始灵活接一些短剧工作。“长剧的拍摄还有调整的空间,短剧根本没有,为了控制成本,每天的计划必须完成,不管下雨还是下刀子都得拍完。”他说。

另有短剧从业者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在现场急救方面,长剧剧组往往在拍摄地配备一辆救护车,“短剧没有这种条件”。在工作时长方面,海外演员和部分头部演员会要求一定睡眠时间,工作超过12或14小时需要加钱,但大部分从业者没有“加班费”这一说法,要跟着剧组一起“熬”。

给行业敲响警钟

事发之后,高俊亲属与刘爱国进行了多次沟通。

项目薪资方面,双方已达成一致并结算完毕,按1000/天的标准发放5天,加上交通补偿共6000元。抚恤金金额方面,刘爱国提出的方案是1万元,亲属要求更多,双方目前仍未达成共识,僵持不下。

大部分短剧剧组都是临时组建的班子,不具备固定的劳动关系,也没有正规的劳动或委托合同、书面薪资说明。据了解,剧组都是合作、外聘关系,薪资主要靠口头约定。剧组在项目拍摄期间给所有工作人员购买的保险是唯一保障。


熬了4天后,43岁导演猝死

大部分短剧剧组没有正规的劳动或委托合同,为维权带来难题,图为猝死(示意图)

这为维权带来难题。上海兰迪(南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张祺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一方面,法律规定,工亡赔偿需猝死发生在工作期间或48小时内抢救无效的情况下,在家猝死需证明其工作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劳动合同,需通过劳动仲裁确认事实劳动关系,再申请赔偿,过程复杂。

“高俊导演的去世给行业敲响了警钟。”张祺表示,行业里,因私人关系好或互相介绍,缺乏书面合同的情况需要得到规范。从业人员应签订合同、保留创作或工作证据、明确报酬支付方式、购买保险等,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文中陈飞为化名)

记者:王诗涵

编辑:闵杰

责任编辑:戴丽丽_NN499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陈伟霆眼光太绝!何穗这“顶配身材”谁看了不心动

陈伟霆眼光太绝!何穗这“顶配身材”谁看了不心动

锋哥与八卦哥
2025-10-28 10:20:18
排队2小时没进门!网友惊呆:有“一亿人”,挤爆了

排队2小时没进门!网友惊呆:有“一亿人”,挤爆了

河南交通广播1041
2025-11-16 17:19:21
山东采暖补贴,揭开了补贴体系的三套逻辑|我们的钱

山东采暖补贴,揭开了补贴体系的三套逻辑|我们的钱

趣味萌宠的日常
2025-11-19 14:57:30
A股:刚刚,人民日报释放一个明确信号,周四,将迎来关键变盘

A股:刚刚,人民日报释放一个明确信号,周四,将迎来关键变盘

云鹏叙事
2025-11-20 00:00:03
大妈们组团去西藏自驾游,半夜醒来,她发现除了自己其他人全死了

大妈们组团去西藏自驾游,半夜醒来,她发现除了自己其他人全死了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30 15:10:02
罗晋半年提6次分手,7年“流浪”不回家,唐嫣这次真无力回天了?

罗晋半年提6次分手,7年“流浪”不回家,唐嫣这次真无力回天了?

荷裳裁梦
2025-11-19 23:35:17
四川女大学生徐欣蕊“被精神病” 8 年:谁在删帖遮丑

四川女大学生徐欣蕊“被精神病” 8 年:谁在删帖遮丑

传承优良家风
2025-11-19 15:02:11
岳母骂我吃软饭不吭声,我转身卖掉婚房,次日亲戚来炫耀全傻眼

岳母骂我吃软饭不吭声,我转身卖掉婚房,次日亲戚来炫耀全傻眼

晓艾故事汇
2025-11-18 17:08:09
特朗普只是顺便见C罗!但有营销号却造谣他称C罗是GOAT!

特朗普只是顺便见C罗!但有营销号却造谣他称C罗是GOAT!

氧气是个地铁
2025-11-19 14:55:40
联合国回应高市言论,确认日本干涉台海等同侵略,中国有权力自卫

联合国回应高市言论,确认日本干涉台海等同侵略,中国有权力自卫

博览历史
2025-11-18 23:21:22
云南省昆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伟接受审查调查

云南省昆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伟接受审查调查

界面新闻
2025-11-19 19:04:47
国内首个客服数字人国标正式发布,商汤牵头起草

国内首个客服数字人国标正式发布,商汤牵头起草

澎湃新闻
2025-11-18 18:17:03
曝快手员工每年众筹给领导庆生:全体A钱,一年两次

曝快手员工每年众筹给领导庆生:全体A钱,一年两次

三言科技
2025-11-19 21:14:05
你坐火车时遇到哪些奇葩经历?网友:对,人间烟火气最令人着迷

你坐火车时遇到哪些奇葩经历?网友:对,人间烟火气最令人着迷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6 00:05:14
王思聪成功和懒懒分手,回国的懒懒被曝变卖奢侈品,网友吐槽太贵

王思聪成功和懒懒分手,回国的懒懒被曝变卖奢侈品,网友吐槽太贵

娱乐团长
2025-11-16 15:45:42
座舱焕新,油电全矩阵,第六代全新RAV4荣放正式亮相

座舱焕新,油电全矩阵,第六代全新RAV4荣放正式亮相

My车轱辘
2025-11-20 00:21:38
他是水浒中最早看穿宋江的人,借探母之名离开,成结局最圆满的人

他是水浒中最早看穿宋江的人,借探母之名离开,成结局最圆满的人

如烟若梦
2025-11-11 16:43:55
为什么越来越多机关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工资发不出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机关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工资发不出了?

细说职场
2025-11-19 23:26:19
如果高市早苗坚决不撤回其涉台言论,我们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呢?

如果高市早苗坚决不撤回其涉台言论,我们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呢?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1-19 23:19:34
学医后才明白,增强骨密度最好的运动,不是散步游泳,而是这个

学医后才明白,增强骨密度最好的运动,不是散步游泳,而是这个

周哥一影视
2025-10-23 12:39:17
2025-11-20 06:31:00
中国新闻周刊 incentive-icons
中国新闻周刊
运营主体:《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33774文章数 20708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手机
数码
时尚
艺术
公开课

手机要闻

OPPO Find X9系列海外卖爆!销量接近上代2倍

数码要闻

猫头鹰黑化版散热器风扇来袭

辛芷蕾的炸裂10分钟,让人大受震撼

艺术要闻

周恩来夫妇珍贵合影集,太难得一见!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