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前中国女首富摊牌了?碧桂园2亿股权被冻结,超6000万利息还不起

0
分享至



引言:几年前,碧桂园的名字还是响彻神州、威风阵阵,作为房地产巨头站在行业顶峰。

可就在旁人还沉浸在羡慕嫉妒的情绪中时,这头"华南虎"却早已暗藏隐患,步步陷入泥潭。

一纸公告,狂风骤至。2024年5月,碧桂园先是预告无法按期公布财报,接着又因资金链紧张无法偿付共6595万元的利息,导致2亿元股权被冻结,另遭执行近4000万元。

图为:天眼查数据显示碧桂园多条被执行记录,超百亿股权被冻结



这仅仅是我们看到的冰山一角,碧桂园当前千疮百孔、岌岌可危。令人吃惊的是,在此危机时刻,董事长杨惠妍却对外放话"行业必将迎来春天"。

看起来她对企业的信心似乎还是满满的,但在外界看来,纯纯掩耳盗铃。

碧桂园真的能如她所愿迎来春天么?





"春天就在眼前"?

碧桂园董事长信心满满


"春天就在眼前"?这话从碧桂园董事长杨惠妍口中说出,怎么听着就那么牵强和虚无缥缈呢?

5月13日,在碧桂园召开的月度管理会议上,面对房地产行业的低迷期和公司的内忧外患,杨惠妍却对外说了了这样振奋人心的“狠话”。



她认为近期一线二线城市取消了限购政策,同时推出"以旧换新"的利好措施,这些都是政府为了提振市场流动性、重振行业信心而采取的行动。

杨惠妍的原话或许是这么说的:"政策正在逐步向好,只要我们坚持熬过低谷期,房地产行业迟早会迎来春天。"



一语击破天惊的豪言壮语!不过在笔者听来,这更像是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家的自我安慰和自我麻痹。

想必大家都知道,如今的房地产行业可以说是已经“半截入土”了,放宽限购、搞"以旧换新"的确是权宜之计,目的就是稳住民心、刺激交易,但想要扭转整个行业的下滑趋势?还是有些困难。





压力山大,交房捉襟见肘


碧桂园现在的处境,完全可以用"压力山大"、“捉襟见肘”来形容了。从各方面来看,这家昔日的房地产行业领头羊确实不太行了。

首先便是交房任务的重压。去年碧桂园及其合资联营公司交付房屋就高达60多万套!就这还不算完,按照规划,2024年碧桂园预计还要交付超过48万套房屋!

(数据来源:碧桂园公司官网)



光是这交房量就已经是一座无比沉重的大山压在碧桂园身上了。更何况,这些房子的建设和交付可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可就在这节骨眼上,碧桂园的资金链反而出现了严重的紧绷状态。

怎么回事呢?

原来是碧桂园连2023年的年报都无法按期披露。碧桂园上上下下的资金链断裂得相当厉害,账目都无法如实公布了。



资金链紧张的直接后果就是,碧桂园短期内无法按时偿付利息6595万元。为了续命,不得不迅速向银行求援,盘活抵押资产,仅仅是争取在宽限期内将这笔利息付了。





可就这还没完,消息显示碧桂园被冻结了高达2亿元的股权,另外还被执行了近4000万元!





看看这些"硬指标"就知道,碧桂园如今真是遭了何等的重创。那园区里原本拔地而起、气壮山河的高楼大厦,如今却也难掩公司日薄西山的窘境。

碧桂园落得如此地步和它自身的管理决策是分不开的。比如那个"同心共享"计划,号称是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让管理层拿出自有资金投入公司项目,好期与共赢。

可现在看来,这不过是套了员工的钱,好让他们和公司同“患难”。



再比如碧桂园疯狂发债的举动。那时候为了扩大规模,碧桂园对外发债无数,而很多投资者也是冲着公司的名头买账。可现在债到期了,碧桂园反而无力偿还,只能设法延期,结果把债权人的钱也给套牢了。



现在也不知道碧桂园还有没有能力把手头的房子全部交付完毕?即便勉强完成了,那接下来的日子又将何去何从?要知道,这不单单是碧桂园一家企业的困境,也关系到千千万万购房者的切身利益。



转移财产引质疑

想让国家收拾烂摊子?


在碧桂园遭遇重重危机之际,董事长杨惠妍的一些举动又给公司的形象再次添了把火。

不仅被曝出曾试图通过"捐赠"方式将部分股份转移给亲妹妹创办的基金会,更是公开向国家"哀求"提供资助,想要政府出手收拾这个烂摊子。

提起这些事,可真让人啼笑皆非。

就拿"捐赠"股份给亲妹妹基金会的事来说吧。按照杨惠妍的解释,这笔高达20%股份的"捐赠"完全是出于慈善目的,旨在支持公益事业的发展。但到底有没有做“慈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业内一直有种猜测,这个看似慈善的"捐赠"实际上是杨惠妍借机将碧桂园大笔资产进行转移,为日后"一拍两散"做好了打算。毕竟根据法律,慈善机构持有的股权是不能被处置和清算的。



倒也未尝不可,毕竟如今的碧桂园欠下了一万多亿的巨债,烂账满地。在这样的情况下,转移部分资产以防被没收固然是老板的自保之举。

但作为一家企业的决策者,难道就应该以此种自私自利的行为对待广大投资者和购房者吗?这于理于情都绝对是说不过去的。

(数据来源:百度股市通)



而且就在"捐赠"丑闻曝光后不久,杨惠妍还希望国家能出手资助,有一种将烂摊子全推给政府的意味。

细思极恐,这门生意本就是民营企业在做,盈亏自理,政府又有什么义务去花纳税人的血汗钱去承担别人的烂账呢?

这话或许有些直白了,但笔者真希望像杨惠妍这样的企业家能够摒弃那些投机倒把的旧思维,把消费的利益摆在自己利益之前。



如果官方单方面的支持这一个私人企业,那么对于中国的其他房产企业来说,就将出现中国政府徇私的不良言论。

即使真要援救的话,政府只会是从长计议、循序渐进,比如给予一些利好的政策性支持,帮助企业盘活资产、重新树立信心之类。

具体需要碧桂园自己千方百计去实现,而非像杨惠妍所说的那样痴心妄想,坐等国家一次性拯救。



可惜现实往往很骨感,不是你杨惠妍一个人撒泼打滚就能让国家感同身受的。毕竟这个国家的神圣利益高于一切,它不可能因为你的一己私欲而做出有损国计民生的决定。

所以杨惠妍和碧桂园若是真心想要重新获得政府和民众的信任,就应该老老实实把企业做好,而不是一味地寄望于“上层”搭救。



昔日龙头今老态龙钟,还能活过来么?


坦白说,看着如今的碧桂园,真让人感慨万分。

但也不得不承认,碧桂园之所以会陷入目前的困境,固然与整个行业的低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中国楼市现状的残破可追溯至2010年前的"炒房热"时期。当时部分有远见者看准人口红利,开始大量囤积房产,想在将来需求高涨时高价出售牟利。在投机者的推波助澜下,房价快速上涨。



为遏制泡沫化,政府不得不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如购房限购令。但权宜之计仍无法根治炒房的内核动因。与此同时,高房价也让普通民众对买房望而生畏。加之新时代人群观念转变,购房热情不再。



笔者并不是在对碧桂园的未来穷期望,而是基于目前的现状作出比较客观的判断。毕竟作为中国房地产界的老牌劲旅,碧桂园的存亡并不只关乎它自己,更事关整个房地产业乃至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如果就这么让碧桂园彻底破产,那么损失的将不只是它自己,还会波及到千千万万购房者、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对整个行业的运行秩序都将造成巨大冲击。

所以说,对于碧桂园来说,它是否还有力气再次腾飞,能否最终重振雄风,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是与否"的问题,答案事关重大,关乎国家整体大局。



就连相关部门想必也在暗中观望着碧桂园每一个动态吧?因为不仅要斟酌是否果断出手予以援助,更需要判断这家企业究竟值不值得一救。

假如说,碧桂园的高层们能够认清现状、痛改前非,以诚挚务实的姿态重塑企业形象,全力维护购房者和投资者的权益;并且在内部狠抓管理,避免像"同心共享""疯狂发债"这样的决策失误再次发生,那政府自然也就会从中窥见希望的曙光,愿意伸出大手相助。



但如果碧桂园及其高层们仍然我行我素、玩弄手腕,假惺惺地向政府和民众"哀求"支持,但内部却暗地里继续搞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那政府和民众肯定都会绝然而去,任其自生自灭。

所以说,能否重新赢回政府和民众的信任,才是碧桂园下一步能否东山再起的关键所在。



历经沉浮三十余载,碧桂园走到了今天这个节点,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碧桂园不光需要拼死扛过这一轮寒潮,更要痛下决心练就过硬的“内功”,从根本上重建投资者信任,才能有望重拾昔日的王者风范。



碧桂园务必要从曾经的狂妄自大中醒来,谦卑下来真心实意为消费者着想,用陈恳的态度赢回公众信任。

机会只有一次,碧桂园还有这个勇气和决心吗?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您是否还有意愿购买碧桂园的房产?如果碧桂园日后重新走上正轨,您会再次给予它机会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曝篮协禁止球队接触李春江,周鹏加盟新疆,上海放弃任骏威!

曝篮协禁止球队接触李春江,周鹏加盟新疆,上海放弃任骏威!

中国篮坛快讯
2024-06-13 15:23:20
为何有人没打过疫苗?全民接种时,这些人是如何逃过去的?

为何有人没打过疫苗?全民接种时,这些人是如何逃过去的?

人情皆文史
2024-06-13 03:36:33
太抠了!韩国名牌大学警告中国留学生:打饭时少盛点肉,一人只能吃一块

太抠了!韩国名牌大学警告中国留学生:打饭时少盛点肉,一人只能吃一块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11 21:18:44
从国产手机618战绩可以看出,手机行业凛冬已至,手机卖不动了

从国产手机618战绩可以看出,手机行业凛冬已至,手机卖不动了

柏铭锐谈
2024-06-13 12:21:39
美国顶级预言家再出手!直言2024美日中命运!这个岛最先出事!

美国顶级预言家再出手!直言2024美日中命运!这个岛最先出事!

飞云如水
2024-06-09 21:53:34
太离谱!男子买的熟食被陌生大姨提走,视频曝光,当事人发声!

太离谱!男子买的熟食被陌生大姨提走,视频曝光,当事人发声!

皖声微言
2024-06-13 11:05:14
乘联分会5月汽车销量榜:比亚迪遥遥领先,特斯拉中国位列第三

乘联分会5月汽车销量榜:比亚迪遥遥领先,特斯拉中国位列第三

鞭牛士
2024-06-12 17:16:09
大量华人遣返!“靖国神厕”铁头“尿尿效应”凸显!日本:不遣返留着你们都来撒?

大量华人遣返!“靖国神厕”铁头“尿尿效应”凸显!日本:不遣返留着你们都来撒?

亚哥谈古论今
2024-06-12 18:16:18
郝蕾可能得有120斤!穿紧身裙上身效果太绝,细腰肥臀惊艳所有人

郝蕾可能得有120斤!穿紧身裙上身效果太绝,细腰肥臀惊艳所有人

宋若时尚搭
2024-06-12 10:57:37
下午5点,2024女排世联赛,中国女排6月14日最新赛程,值得期待!

下午5点,2024女排世联赛,中国女排6月14日最新赛程,值得期待!

小马哥谈体育
2024-06-13 21:12:34
瓦屋山被砸身亡游客:女大学生,长得漂亮身材好,父亲有心脏病

瓦屋山被砸身亡游客:女大学生,长得漂亮身材好,父亲有心脏病

林大师热点
2024-06-13 10:59:30
为啥二手东西不能随便买?网友分享让我汗流浃背,原来竟这么恐怖

为啥二手东西不能随便买?网友分享让我汗流浃背,原来竟这么恐怖

开玩笑的水母
2024-06-11 18:37:26
大家的消费降级有多严重?看网友的评论引起万千共鸣

大家的消费降级有多严重?看网友的评论引起万千共鸣

骗子
2024-06-09 00:24:29
美国加税,土耳其加税,欧盟加税,中国新能源汽车被四面围堵!

美国加税,土耳其加税,欧盟加税,中国新能源汽车被四面围堵!

克莱恩财经
2024-06-13 15:39:36
深圳“老破小”支棱起来了:多套房子挂牌当天就成交,机构称泡沫已消除

深圳“老破小”支棱起来了:多套房子挂牌当天就成交,机构称泡沫已消除

时代周报
2024-06-13 20:01:22
广东发生“恶性案”:农民工讨薪砍人,惨不忍睹,更多内幕曝光

广东发生“恶性案”:农民工讨薪砍人,惨不忍睹,更多内幕曝光

百事所谈汇
2024-06-13 07:42:51
致命后果来了!俄军舰驶入古巴,遭美国加拿大围堵,中国立场坚定

致命后果来了!俄军舰驶入古巴,遭美国加拿大围堵,中国立场坚定

战域笔墨
2024-06-13 21:29:22
2年1.3亿,巴特勒联手哈登,一进一出,快船组队史最强三巨头!

2年1.3亿,巴特勒联手哈登,一进一出,快船组队史最强三巨头!

小鬼头体育
2024-06-13 18:45:08
文旅局局长被指“官谱太大” 调研时有人打伞? 本人回应

文旅局局长被指“官谱太大” 调研时有人打伞? 本人回应

蓬勃新闻
2024-06-13 09:36:31
秦岚魏大勋疑分手,传男方向女方求婚遭拒,杨幂无辜躺枪

秦岚魏大勋疑分手,传男方向女方求婚遭拒,杨幂无辜躺枪

不八卦会死星人
2024-06-12 17:18:40
2024-06-14 08:06:44
品牌营销官
品牌营销官
全国领先的品牌营销媒体!
4293文章数 615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私募大佬孙强:中国为什么缺少耐心资本

头条要闻

中专女生爆冷闯进全球数学竞赛12强 超越一众清北学生

头条要闻

中专女生爆冷闯进全球数学竞赛12强 超越一众清北学生

体育要闻

乔丹最想单挑的男人走了

娱乐要闻

森林北报案,称和汪峰的感情遭受压力

科技要闻

小红书员工仅1/5工龄满2年 32岁就不让进了

汽车要闻

升级8155芯片 新款卡罗拉锐放售12.98-18.48万

态度原创

数码
艺术
亲子
房产
本地

数码要闻

三星 Galaxy Watch 首款 FE 产品正式发布,199 美元起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亲子要闻

面对成千上万的海外母婴博主,品牌方应该怎么去选?

房产要闻

再度告急!海口连续仨月住宅入市不足千套!竟有楼盘卖爆!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