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到这个人,其实在诸葛亮之前就跟了刘备,他不是那种在前边冲杀的将领,他管着一支叫“白毦兵”的队伍,这支部队不参加平常的战斗,只负责保护刘备的安全,还做收集消息、守卫后方和掩护撤退这些重要的事,可《三国志》里提到他的地方很少,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更是直接把他去掉了,这不是碰巧,是有人有意这样做的。
222年夷陵之战中,刘备的部队被打得溃散,吴军紧追不舍,这时站出来的人不是赵云,而是陈到,他带着七百名白毦兵,死死守住一条山道,硬是挡住了数万吴军的追击,当时赵云在长坂坡救阿斗,是冲出去救人,而陈到这次是在后面堵住追兵,身后就是刘备和整个蜀汉政权的命脉,他没有退路,也不能后退,后来傅彤战死,陈到一直坚持到最后,终于把刘备安全送进白帝城,这场战斗虽然在《三国演义》中没有被写进去,但它确实救了蜀汉。
![]()
陈到之所以很少被人提起,是因为他负责的是不能公开的任务,白毦兵是一支需要保持隐秘的队伍,越不引人注意越好,如果总是宣扬自己有多厉害,就会引起敌人的警觉,所以陈到必须让自己隐藏起来,而赵云却被塑造成英雄人物,其实很多救主的功劳本该属于陈到,历史总是喜欢讲述个人的英勇事迹,但真正支撑起大局的,往往是那些默默做事的人。
陈到后来负责镇守永安,差不多有十年时间,东吴方面连动都不敢动一下,他不是靠着打仗打赢的,而是凭借自己的存在感吓住了对手,杨戏给陈到八个字的评价,说陈到忠诚又勇猛,可惜没有人传扬这些话,陈到死后也没有多少人记得他,就连具体是哪一年去世的都没有记载,但陈到在的时候,蜀汉最危险的地方反而最稳定。
白毦兵这支部队,放到今天来说,就像国家首脑身边的贴身安保,或者情报部门里的特种单位,他们不常露面,不代表没有用处,反而因为他们很少出现,说明工作做得很好,陈到的默默无闻,才是最大的功绩,历史总是记住那些声音响亮的人,却容易忘记在背后默默支撑局面的人,这不是他运气不好,而是制度决定的,有些功劳,天生就不该被大肆宣扬。
有时我会想,要是没有陈到带兵在后面挡住追兵,刘备可能就在半路上被敌人杀掉,蜀汉政权根本撑不到诸葛亮接手的时候,可是我们平时聊起三国故事,很少有人会提到陈到这个人,这种情况很现实,也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残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