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只顾提拔法正,冷落了另1个顶级谋士,蜀汉后期他若搭配诸葛亮,胜过10个李严。
蜀汉的谋士阵营中,诸葛亮自然是第一把手的地位了,因为内政的作用其实比对外军事更为重要,内政是兜底用的,对外军事是扩张用的。对外军事扩张一旦失败,基本需要内政来兜底延续的,夷陵之战就能看得出来,刘备伐吴国力受损严重,是诸葛亮内政良好治理后才慢慢恢复起来。
![]()
那么第二把手的地位是谁?如果说庞统不死,那应该是庞统,因为当时庞统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庞统能打仗,也能内政,双向能力。可惜庞统死于入川之战,索性后来在益州又挖掘到了不少的谋士。
法正就成了取代庞统的第二把手,法正这个人性格鲜明,睚眦必报,人品不是太好,但军事奇谋很强,说白了鬼主意很多。而且法正会顺着刘备的心思,是个“舔上”的顶级谋士,所以刘备非常喜欢法正,一路提拔法正,官职从蜀郡太守、扬武将军,一路到了尚书令,基本就是诸葛亮的搭档了。
![]()
同一时间,还有三个重要的顶级谋士,或者说重要文臣,一个是刘巴,一个是李严,一个则是黄权。
刘巴是法正死后的新尚书令,刘巴这个人连陈群都赞叹,说明他的内政能力也绝对可以,足够能做诸葛亮的搭档,但刘巴本人对刘备有一定的成见,因为刘巴刚开始是要投奔曹操的,他本人不喜欢刘备,后来是没办法。夷陵之战后,刘巴也不幸去世了。
刘巴去世后,下一任尚书令就是李严,李严也是属于有能力的,否则刘备不可能提拔李严,但李严这个人精致利己,这是刘备万万没想到的。李严他只想着安安稳稳管理一方,根本不想着蜀汉的北伐大业,导致蜀汉后期李严和诸葛亮内斗了起来,两个搭档厮杀,不利于蜀汉大业。
![]()
最后一个就是黄权了。黄权为何被刘备冷落?
一个是因为黄权的性格,太直接,不懂顺从刘备的心思。极力劝谏刘璋不要让刘备入川的人是他,等益州全部平定了,才不得已过去找刘备的也是黄权,说白了不够舔,架子太大了。
二个是因为黄权老是提反对的建议,伐吴之战就是,黄权说陛下刘备你先别动,我黄权先带偏军给你去探探路。话是没错,但提建议太直接冒进了,跟赵云一样,耿直boy。
从黄权在曹魏的内政表现来看,黄权绝对被刘备耽误了冷落了。黄权才是有真本事的顶级谋士,胜过10个李严。黄权的优点:1、顾全大局,黄权不屑于搞内斗,黄权不像李严那种人,要钱要权,黄权是干实事的。2、黄权在军事上也独有一番见解,汉中之战夷陵之战黄权都出过军事层面的主意,对诸葛亮北伐的战事也可以提提建议。
可惜,刘备只顾着提拔法正,把黄权给冷落了,伐吴的时候还把黄权丢在了江北,导致黄权不得不投了曹丕。黄权如果搭配诸葛亮的话,蜀汉后期有的玩,胜过10个李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