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数码讯 11月19日消息,近日,在江苏举办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交流会暨企业家太湖论坛上,苹果亚洲采购及运营管理副总裁崔玉善分享了公司入华三十年来与中国供应链伙伴协同发展的成果与展望。
![]()
她指出,江苏已成为苹果全球供应链布局的核心枢纽,不仅体现了中国制造的雄厚实力,更彰显了该地区产业链的成熟度、创新活力与可持续发展潜力。
目前,苹果全球超过80%的核心供应商在中国设立生产厂,其中半数聚集于江苏,形成深度协同、高效响应的制造网络。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苹果与众多本土供应商共同成长,推动产品从iPhone到Apple Vision Pro的持续创新。
以立讯精密为例,自2011年合作以来,其在江苏的业务不断扩展,逐步构建起覆盖关键零部件、模组到整机组装的垂直整合体系,并于今年5月在昆山新建声学产品工厂,进一步强化区域布局。蓝思科技则选择在昆山设立创新研究院,专注于金属材料与新技术研发,服务苹果产品的前沿需求。而在常州,瑞声科技从最初为MacBook提供麦克风,逐步拓展至参与iPhone 17 Pro系列超薄VC均热板模组等高端部件制造,展现出供应链企业技术能力的持续跃升。
智能制造方面,苹果与中国供应商的合作已进入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自动化技术为驱动的新阶段。瑞声科技通过AI视觉检测系统提升产品良率,借助自动化产线实现模具循环使用与铜材回收,在提升精度的同时有效降低资源消耗。这一系列技术实践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响应速度,也为行业树立了高精度制造与环保生产相结合的新标杆。
![]()
绿色制造是苹果与供应商协同推进的另一重要方向。崔玉善表示,公司致力于在2030年实现供应链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目标。过去十年,苹果全球碳足迹已降低超过60%,产品中再生材料的使用比例显著提高。目前,中国地区超过90%的苹果产品生产已采用可再生能源,立讯精密更率先实现100%清洁能源生产Apple产品,并在关键部件中全面使用再生稀土、再生铜和再生钨。为持续推进能源转型,苹果启发并支持供应商于今年10月启动一项规模达10亿元人民币的清洁能源基金,重点投入风能、太阳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清洁能源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规模。
在技术升级与绿色转型的同时,苹果也高度重视供应链人才培养。通过全球5000万美元的供应商员工发展基金,苹果在中国设立线下学习中心,为员工提供设备操作、机器人技术、编程与领导力等多元化培训。仅今年一年,参与培训的供应链员工数量已达30万人。崔玉善强调,许多参与者已成长为讲师、技术骨干甚至产品开发者,他们的职业成长不仅是个人成功的体现,也为整个行业注入持续创新的人才动力。
可以看出,苹果在中国的发展路径已超越简单的采购与代工关系,逐步深化为以技术创新、绿色转型和人才培育为三大支柱的战略合作生态。在江苏省政策支持、产业基础与人才资源的协同作用下,苹果与其供应商正共同推动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的双轨发展,为全球消费者创造卓越产品的同时,也不断提升产业链的可持续性和国际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