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个“假博士”,可真是“只手遮天”啊!
11月19日,央视的一则通告,直接将江苏科技大学的“老脸”,撕了个粉碎,怎么也想不到堂堂一本名校,竟然出现这样的漏洞。
![]()
竟然被一个高中学历的骗子,糊弄了两年,甚至还妄想评上中科院的院士,如今事情败露,人被学校辞退了,也被警方抓走了。
原以为这件事情就等着警方调查就行了,可谁想关于这个假博士的背景直接被官媒曝光了,信息量简直惊人.....
![]()
多人举报揭开“天才科学家”的画皮
说起这件事,一切始于2025年9月那封投向江苏科技大学的举报信,当“高中博导”郭伟的丑闻被点燃,公众的震惊迅速化为愤怒的声浪。
这并非出于对骗子的憎恶,更是对精英机构如此不堪一击的信任崩塌,细看郭伟的“神级简历”,其设计之精妙,堪称抓住了学术功利主义的命门。
![]()
他先自称是1994年陕西省高考状元,高考成绩685分,这份光环对于任何中国高校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但稍具常识的人,只需稍作考证便会发现,1994年陕西高考状元另有其人,且当年高考模式与分数构成也与郭伟所述存在明显出入。
![]()
遗憾的是,这份“皇帝的新衣”,竟无人愿意上前戳破,而是相信了他为自己构造的蓝图,编制的假身份。
其中最绝的就是,他为自己打造的“国际化学术血统”,西安交大本硕、日本九州大学博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高级研究员。
![]()
这一路径完美迎合了,国内高校人才评价中对“海外经历”的盲目推崇,毕竟德国国家科学院,一个严谨得近乎刻板的学术圣地。
那上面的研究员名单,岂是能随意杜撰的,如果当时有一人尝试发送一封核实邮件,骗局便会瞬间瓦解。
![]()
但现实是,没有人这样做,高校人事审核的惰性,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宁愿相信一份印刷精美的简历,也不愿付出最基本的核实成本。
而“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的头衔,更是精准刺中了当下人才头衔泛滥的痛点,也让郭伟找到了漏洞。
![]()
大家都知道,近年来,各类境外机构颁发的“院士”头衔,简直就是鱼龙混杂,甚至形成了一条灰色的产业链。
这个郭伟非常的聪明,他敏锐地嗅到了这股风气,用一个真假难辨的“外籍院士”头衔,为自己镀上了最后一层金。
![]()
就这样一路顺风顺水的进入了江苏科技大学,在那里工作了两年,期间还带了不少的博士生,现在想想,属是有点讽刺。
当这件事情曝光之后,不少人开始向学校求证,试图找到一个真相,就连多个官媒也是言语犀利,要求学校做出回应。
终于在11月19日的上午,关于郭伟造假的事情终于有了答案,只不过这一纸通报,不仅坐实了他的罪名,老底也被扒光....
![]()
商业版图曝光
相信很多人都一样,在看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心里面有很多的疑问。
比如说,一个毫无学术背景的人,如何能在一所正规高校的讲台上站稳两年?那些坐在台下的博士生、共事一室的教师们,难道从未生疑?
![]()
在面对网友们的激烈讨论之后,江苏科技大学回应称,目前郭伟已经被解聘,而且人也已经被警方带走调查。
原以为这个说法就能平息舆论,但这份通报本身,却成了另一份问题的开端,因为通报承认“在郭某引进过程中存在材料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
![]()
这轻描淡写的“把关不严”四个字,完全无法解释骗局得以持续运转两年的系统性问题,于是网友就开始声讨。
毕竟郭伟主讲的课程有《位错理论》《晶体塑性强化机制》《金属和合金相变理论》,这些都是材料学领域硬核的专业课。
![]()
![]()
如果没有扎实的物理、数学功底和长期的学术训练,根本无从下手,那问题就来了,一位高中毕业生,是如何备课的?
他或许能靠死记硬背准备好讲稿,但课堂上的随机提问、博士生研究方向的深入指导,这些动态的、需要真才实学的互动,他又该如何应对?
![]()
或许这答案可能藏在郭某的商人身份里,原来他除了是一个高中生,还是一个经营过多家科技公司的商人。
根据资料显示,郭伟是7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存续的包括丽水市汉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叁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遍布多个省。
![]()
更重要的是,郭伟名下的几家公司业务,都与他在江苏科技大学的研究方向高度重合,他对材料领域的宏观趋势、市场应用有着远超常人的理解。
他还能用商业领袖的演讲技巧,用宏大的叙事,如“攻克卡脖子技术”、“为中国深渊级科考装备打造钢筋铁骨”。
![]()
最后来包装自己,将课堂变成他的产品发布会,用战略眼光上的“高维”打击,掩盖专业知识上的“降维”缺失。
这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用高校的“首席科学家”头衔为自家产品背书,再用公司的“研发成果”来反证自己的学术能力。
![]()
这对于涉世未深的学生和并非同一细分领域的同事而言,具有极强的迷惑性,也难怪他能骗过众人不被发现。
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个郭伟还深谙人性与体制的漏洞,其中就包括,他对外宣称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
![]()
只要在官方获奖名单中进行简单检索,便能发现真正的获奖者是另一位同名者,还有他自称的170余篇SCI论文,在任何一个学术数据库中都难觅踪影。
如今郭伟的事情东窗事发,他唯利是图,利用自己的漏洞违法所得科研经费,还在学校享受副院长待遇,实在天理难容。
![]()
可以说,从西北大学本科生龚伟伪造复旦博士学历,在多所高校立足,到近年来屡见不鲜的“水博士”、“假院士”事件,其背后是同一套逻辑的反复上演。
这些骗子的成功,恰恰是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更精通这套游戏规则,他们知道哪里不需要查证,哪里只需要包装。
![]()
截止到目前为止,这件事情还在持续发酵中,相信后面还会牵扯很多人,比如说,谁把郭伟招进去的?有没有同流合污?这些都需要一个答案....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参考信源:
江苏科技大学造假者郭某商业版图曝光,经营多家材料企业-----2025-11-19 -----·澎湃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