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个高中毕业生,靠一套几乎全程造假的履历,当上了首席科学家,享受百万年薪,甚至还拿走 1800w 的学校经费,你会相信吗?
我想没人会相信,就是现在那些烂俗的短剧都不敢这样写。
然而这看似天方夜谭的情节,却真实的发生在了 2025 年的江苏科技大学。
郭伟,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人,凭借一套精心编织的谎言,竟然在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达两年多,直到最近才被揭穿。
11月18日,江苏科技大学发布声明,称此前被媒体质疑的教授郭“学术造假”,占用经费,已被警方带走。
![]()
那么,他是如何包装自己的呢?
“1994年陕西省高考状元”,西安交通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日本九州大学等求学经历。
![]()
盗用同名学者“Wei Guo”的SCI论文(170余篇)、国际专利(68项)及学术专著(3部),冒充“纳米材料专家”。
虚构“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洪堡学者”、“美国金属材料学会杰出科学家”等头衔。
高考状元是假的,海外名校经历是假的,170多篇SCI论文是假的,顶刊发表的“郭氏模型”是假的,连那熠熠生辉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也是冒名顶替的。
这个被包装成“天之骄子”的学术明星,其真实底色,真实就是高中学历。
这家伙真是印证了网上流行的一句话:出来混,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
就这样一个高中生,依靠一系列极为低级的骗术,居然“成功”伪造了“1994年陕西省高考状元考入西安交大”、“日本九州大学博士”、“德国科学院研究员”、“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洪堡青年学者”等学历或荣誉,进而获取了江苏科技大学年薪140万元、安家费300万元,并通过虚构采购合同、冒领劳务费等方式侵占科研经费超500万元,总涉案金额近千万元。
两年后,才发现这位人才30年的人生履历全部造假。只能说,这个世界真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
这样的“奇迹”为什么会发生?校方相关部门不作为当然是一个原因——一个被称为学界泰斗、领域先锋、国际名流的大教授,在被高校引进时,校方竟然不查其学术背景;以教授身份履职两年,教务处竟然没有对该教授进行教师资格备案。
另一个必须重视的原因是:高校争抢“人才”的战火烧得太猛,当某学校发现一个可引进的“超级人才”后,一定会秘密而迅速的引进,以防其他学校得知消息赶来争抢。既然是“秘密而迅速”,查询背景的工作肯定是私下而精简了,于是,很容易出事了。
从学校的通报来看,说得还是比较轻描淡写,材料审核把关不严云云。这种说辞,要是用在某个教授存在论文抄袭之类行为说得通,用在一个高中生纯靠编的情形,就很离谱了。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学术不端”能概括的,一般的学术不端,也不过是正儿八经的大学教授抄袭啊、占有学生的成果、篡改实验数据之类的。
郭伟这个,明明是赤裸裸的诈骗。
任何一个环节,只要有人愿意拿起电话,发一封邮件,或者进行一次深入的系统检索,这件“皇帝的新衣”就会被立刻戳穿。
从人事部门的入职背景审查,到科研项目的立项评审,从职称评定的材料审核,到院士推荐的资格筛查……
理论上,有无数道防火墙。可现实是,这些关卡形同虚设,一路绿灯。
所以吧,这大概率是一个系统性的腐败交易。当初谁拍板引进这个“人才”的,拉出来好好查一查。揪不出一窝心怀鬼胎的人出来,这事儿就没法圆。糊弄鬼都不是这么个糊弄法呀。
正如褚明宇说的:有这样的骗子不是新闻,有这样的大学才是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