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方清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二千二百多年前战国时期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进齐宣王三百人乐队蹭吃蹭喝,多年未被发现。继位的湣王喜听竽子独奏,这下捂不住了,南郭先生遂落荒而逃。
南郭先生对历史是有贡献的,他凭一己之力使“滥竽充数”这个贬义成语广为流传至今。
但最近江苏教育界又出了位南郭式“神人”——郭伟教授。除了姓郭名伟岸的“伟”貌似更牛叉之外,他的“滥竽充数”功夫绝对远超先祖南郭,以致于此人从未曾想过逃跑,反而一个劲地追名逐利往上窜,非等揭发败露被警方带走这才狼狈收场。
据百度百科,此郭伟1994年以省高考状元考入西安交大,1998年赴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从事纳米能源电池研究,2000年进入日本九州大学攻读博士,2023年回国加入江苏科技大学,主持研发1600MPa钛合金油井管技术。曾任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
![]()
发表于中国教育在线“郭伟教授:纳米材料领域的深耕者与引领者”这篇长文,至今在网上仍可查可览。
“郭伟教授”的“成就”还不止于此,譬如江苏科技大学官网曾醒目介绍但现已删除的关于他的简介中,指其发表SCI论文170余篇,曾任德国国家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及三一集团欧洲公司总工程师,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6)、二等奖(2013)等。
然而今被披露的实际情况让人相当辣眼:郭伟涉嫌全程造假:高考状元?假的。留学经历?假的。德国任职?假的。郭氏模型?假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假的。170余篇SCI论文,查无出处。就连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这个头衔也疑似花钱买来。
仅拥有高中学历的郭伟,看来就是个学界大盗、江湖骗子。
![]()
比起当年南郭先生,郭伟确实技高N筹。
据公开资料,他靠着注水到荒诞的履历,骗得年薪140万元、安家费300万元、科研经费超500万元,总涉案金额近千万。
江苏科技大学为此发布情况通报,表示对郭某相关问题高度重视,经调查取证认定其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已与其解除聘用协议,并对其团队师生进行了妥善安排,同时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
看来,郭伟大概率要为自己招摇撞骗行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付出比南郭先生更惨的身败名裂的代价。
该!
然而这便带出一个更大的问题——
在文明和法治、科技与信息化时代,对“南郭先生”这类混子的甄别与防范比战国时期不知要发达和完善多少倍。
怎么竟然还会在高校领域冒出郭伟这样沽名钓誉的大骗子呢?
那些查询、审核、把关等环节,难道都形同虚设了吗?
实在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伴随着对郭伟事件的调查处置进程,
江苏科技大学有必要拿出清晰说法,帮助公众释疑解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