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晚上好,我是萧十一郎。一个专注思想成长、喜欢读书码字的90后高校法学老师、执业律师、咨询工程师。欢迎关注~
从董小姐到郭首席,都是自信惹的祸
2025.11.19
1
大约五年前,大陆高校圈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什么事?说来也常见,就是高校发布自我评议。
自评也好、互评也罢,在教育领域是常有的事,原本并不稀奇,但这次评议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针对“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和评议报告。
这次的总结与评议结论,可谓是喜大普奔:一夜之间,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纷纷现世。
首先是高校界的北斗级学校清华大学,它的宣言最是豪迈而不失身份:全面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另一所泰山级学校北京大学似乎谦逊了一点:全面实现了“双一流”建设近期目标。
除了泰山北斗外,其他高校也不甘落后,比如说人民大学的宣言是:“整体进入了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同济大学是“全面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诸如此类的表述,不一而足。真羡慕这些高校的学生,不用出国门就能上世界一流高校,这搁在十几年前很难想象,几百年前就更别提了,那会中国有国子监,但现代高校还是个未来产品。
可以说,我们是起步晚,但发展快。正如经济建设一样,我们用四十年的时间,完成西方数百年的历程,那教育领域也必须同步跟上,世界一流,必定有我,哪怕是自封的也要有。
2
其实我一直很好奇,那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入选的标准具体有哪些?
我想了想,任何一所学校,其主体无非由两大类人员组成:老师和学生。那按我的通俗理解,一流的大学,必然要有一流的老师,以及一流的学生。后者是需要学校长期培养出来的,短期内不好评价,前者则相对更加易观。于是乎,很多高校招聘教师的时候,便纷纷瞄准“一流老师”。
以我的母校南昌大学为例,前几年从一位老师处得知,虽然现在的土木行业招生不易,有日薄西山之感,但学校对入职老师的要求,非常之高,现在是学生不易招生,老师也不易招聘。一般名校的博士生,简历关就会被刷下来,项目和名头,总得有一个。
说到这,网上有好事者从国际学生比例和诺贝尔奖得主数量出发,考量了一下的北斗级学校清华大学:
“按照国际学生比例而言,2020年清华大学的国际新生比例本科生为7.3%,硕士生为12.8%,博士生为2.3%,这一数字已经基本上接近东京大学的国际生比例10%,但依然落后于哈佛大学的本科12%和研究生的28%。而在自然科学领域,哈佛大学有110余位诺贝尔奖得主,东京大学已经有11位诺贝尔奖得主,清华大学至今为0。”
只能说,清华的实力或许不足一流,但清华的自信,远甚一流。
3
学校的这种一流自信,多少也会影响到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于是乎,学生和老师们,也纷纷自信起来。
窃以为,最近几年,学生的自信以协和的医学博士董小姐为最,而老师则以近日风靡科研圈的博士生导师郭首席为最。
董小姐的自信,一开始大家并不知道。吃瓜群众本来只想看个桃色新闻,没想到小瓜之后有大瓜,故事高潮之后,高潮不断。董博士,成绩造假,论文造假,学历造假,履历造假。如,董医生在校期间与院士合作发表多篇论文,涵盖骨科、胸外科和脑外科。作为实习生,他不仅参与复杂手术,还受到国社报道。
总之故事结尾之前,本科学经济出身的董博士,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如此自信且优秀的董博士,在没有桃色之前,绝对是精英中的精英,榜样上的榜样,楷模里的楷模,自信,当之无愧!
奈何,或许是上帝不允许太过完美的人出现,董博士的结局,一地鸡毛。卿本佳人,奈何奈何。
同样,郭首席,也是过于追求完美,半世英名,毁于一旦。
高考状元,博士生导师,首席科学家,外籍院士,这随便一个名头,就是转世重生的穿越文主角剧本。没想到为了一个院士名头,盲目自信,结果功亏一篑。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这句话用来形容郭首席,分毫不差。
当然,要论演技,南郭先生如果穿越到现代,说不定高低也能整个国子监祭酒。毕竟,可能大家都比较水,看穿了也不好拆穿。
对吧。
90后高校老师、执业律师、工程师的思想自留地
自由思考,理性服从
感谢关注,共同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