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新闻,把科研圈、教育圈都震得不轻——江苏科技大学一名“首席科学家”郭伟,在申报高层次人才时,被质疑大量经历存疑,随后人直接“消失”,警方已介入调查。
![]()
据媒体公开报道,本月郭伟在准备申报院士材料时,需要提交“学历、奖项、论文等证明”。结果不到三天,学校就接到有关部门反馈:部分奖项查无记录、论文署名单位对不上、也查不到相关学历。
就在学校催他补材料的当口——郭伟突然人间蒸发:
办公室锁着
微信不回
学生群全拉黑
舆论才开始发散:一个在高校担任博导、头衔一堆的大人物,怎么会突然“离线”了?
虽然学校官网已下架其个人页面,但公开资料里仍能看到他曾宣称: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日本九州大学博士
三一集团欧洲区总工程师
还有多项“重大项目负责人”
听着非常唬人,但媒体一一核实后,发现问题扎堆:
①国家科技进步奖?查不到对应记录
名单里确实有个叫“郭伟”的,但单位完全不同;原单位明确回应:“我们那位郭伟57岁,一直在北京。”
②九洲大学博士?学校回信:查无此人。
③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校友总会回应:不在校籍库中。
④三一集团工程师?官方:无此人任职记录。
⑤“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官网有同名,但不是同一人,出生年份、研究方向完全不同。
多方信息对不上,问题自然越滚越大。
郭伟2019年入职,第一年就招了8名硕士+2名博士。学生回忆:第一次组会,他语气非常笃定:“我手上有七个国家重点项目,还有3000万美元经费。”
结果三年过去,学生们才发现:
项目没有,经费不见,论文没法投,实验条件全靠自己想办法补。
据多名学生向媒体反映:10名研究生中,4人延期,2人只能转定向就业,剩下的靠“自救式毕业”。“做科研就像摸黑走路”,学生的三年青春,没有任何人能替他们补回来。
学校的回应:四条公告,却没一句“我们承担责任”
根据江科大发布的说明:
“注意到舆情,正在核实”
“郭伟已离职,调查同步进行”
“对学生实施‘一生一策’保障毕业”
“将严格人才入口审核机制”
但这四条说明里,公众最关心的一句却没有出现:
“学校对审查不严承担什么责任?”
媒体获得的一份会议纪要显示:当年引进郭伟主要看中“海外经历+项目经验”,因快速引进通道,未逐项核查原件。
这句话,才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这些年,“学术李鬼”的套路都一样,海外背景吹得天花乱坠,奖项堆成“金字塔”,PPT能吹上天,科研经费、职称、博士名额全卡位,一查全是“镜中花、雾中月”。
高校争人才跑得飞快,审查却慢得要命。等媒体或国外学校“对质”后,才一句:“我们也是受害者。”
可真正的受害者是谁?是学生,是纳税人,是被挤掉名额的真正人才。作为骗子导师门下的学生,他们如何面对未来的职业生涯。
这一次,高校不能再当“甩锅侠”。抢人才的时候,你是用人单位;出事了不能变成“受害单位”,必须承担连带责任。
别让二十岁的学生,为四十岁成年人的谎言买单。
接下来会怎样?
警方已介入侦办。如果郭伟存在虚构项目、骗取经费等行为,可能涉嫌贪污、诈骗或伪造文件等罪名。
一切以最终调查结果为准。
爱因斯坦说:
“谁把自己当成真理的代言人,谁就会在真理面前倒下。”
我是《贾话连篇》,下期节目江湖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