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山东人到底恨不恨袁世凯?

0
分享至

作为山东省的一把手,袁世凯有点头大,都快成袁大头了。

他是1899年12月调任山东巡抚,谁知1899—1900年,全省出现严重的旱灾。

当时的调查资料显示,光绪二十六年(1900)大旱,久未下雨,因此闹起粮荒。年初每升大米36文钱,到夏天,涨到64文钱。

山东人吃树皮、野菜和棒子芯,后来,饥民开始抢劫运河上的运粮船。到了抢无可抢、饿到极点,他们就都去参加义和团。

袁世凯哀叹,本年五六月间,本省人心不靖,拳 民倡乱……多则数千人为一股,少则数百人或数十人为一起,揭竿称乱,防不胜防。

他说,每天山东省内民乱的报告,“旦夕时至”。

然而,当义和团在直隶、山西乃至京城“大闹天宫”的时候,作为义和团运动发源地的山东,反而出奇的平静了。

借助这一次平静的契机,山东在山河斑驳的历史中,第一次迎来近代化的发展。晚清的一个“问题省”,在袁世凯及其衣钵继任者手里,经过十五六年的治理,在很多方面成为全国的标杆,几乎成为“模范省”。

但在此后,山东又进入跌落轨道。其间,虽有过短暂的回光返照,仍无济于事,直到1938年彻底沦陷入日军之手,彻底失落。这段时期内,这个北方大省还是以“问题省”闻名。

我们不禁要问,山东究竟怎么了,仅仅50年内就经历了别人500年内的起起落落?

洋务运动的盲区

传统越强大,转型越艰难。让一个背负三千年传统的国度,跟一个建国区区数十年的国度,去比赛接受新事物,结局不言自明。

而在中国国内,山东堪称是传统浸淫最深的省份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注定该省的近代化旅程不会太顺利。

哪怕被打趴了,也有“老子天下第一”的一口气撑着。往好处想,这叫骨气;往坏处说,这就是阿Q。

晚清洋务运动时期,山东换了好几任一把手,虽然都非本地人,但骨子里均有一种阿Q式的骨气。只有丁宝桢,1866—1876年任山东巡抚,体会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要义,在山东创办机器局。总算给山东留下了一个近代化的火种。

不过,当上海、南京、武汉等地通过洋务运动第一次转型的时候,山东还没有哪一座城市具备这样的意识。所以,随着丁宝桢的离任,山东机器局陷入发展僵局。

一直到1894年,甲午战争期间,时任山东巡抚李秉衡积极应战,令山东机器局开足马力,扩大生产,增加武器供应。

最终,中国还是战败了。输给日本后,面对这同一战果,不同的人总结出了不同的经验教训:

光绪帝的结论是,我们要改革,要更大规模、更加深入地向西方学习,图自强而弥祸患。

而李秉衡的结论是,近年来最熟悉洋务的人,非李鸿章莫属,李鸿章效法西方搞建设,这么长时间了,谁特么能告诉我,我们所追求的富强在哪里?

因此,面对皇帝的改革上谕,李秉衡顽固地进行了抵制。他对改革大加排斥,反对修建铁路,封禁省内矿山,禁办近代企业,反对西学传播。

不仅如此,他带着朴素的爱国热情,纵容民间盲目排外,反教反洋,导致巨野教案。德国以武力威胁,他最终被迫革职。

晚清地方督抚的自主权相当大,大到可以决定一个省是否跟着朝廷的大政方针走。李秉衡对改革、洋务的悲观情绪,以及盲目的自信,让山东错失了近代崛起的机会。

之后的两任山东巡抚——张汝梅毓贤,跟李秉衡基本是同一个路数。他们的施政重点,都很传统,也很保守。

19世纪的最后两年,各种不利因素弥漫全国,而山东成了问题的焦点。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起点正是山东。德国租借胶州湾,英国租借威海卫,山东两大优良港湾,变成列强势力范围。

戊戌维新失败,中国的改革派遭到反扑,保守派重新上位。那种盲目的自信,天朝上国心态,又成了政治正确。反映到山东,就是巡抚毓贤揣摩上层意思,由镇压民间反教组织,转而支持义和团等组织疯狂排外。

加上流年不利,山东的自然灾害轮番来袭,水灾旱灾无缝切换。先是黄河漫灌,全省麦收减产一半,接着就是严重干旱,造成了为数巨大的饥民群体。

在国恨家仇、天灾人祸,以及胃的驱动下,大批山东人加入了义和团组织,开始了“扶清灭洋”的奇幻旅程。

此时的山东,已然坐到了火药桶上



▲义和团运动源起于山东

袁世凯来了

1899年12月,山雨欲来。袁世凯接替毓贤出任山东巡抚的时候,整个山东局势一片混乱。

持续的干旱饥荒,把人民源源不断地往义和团的队伍里推。

新巡抚的首要任务,是稳定局面,重建秩序。

为遏制义和团发展势头,袁世凯从根本上着手,奏请“发银三万两”,赈济山东受灾群众。在灾区设立粥厂,开展劝捐,甚至截留京饷,把银子用于救灾。针对民情困苦的农村,还特别拨款抚恤。

在武力方面,他采取解散+弹压的手段,只通缉匪首,其他所有盲从的群众,一律仅劝谕还乡。

1900年6月21日,慈禧向11国同时宣战后,局势又起变化。义和团遇有官府查问,无不响亮地回答:“奉旨学习神拳,除灭洋教,一俟练成,即赴前敌助战,不得过问。”

袁世凯不管朝廷那一套,照旧弹压被朝廷认可的义和团。

短短几个月内,当临近省份均出现义和团运动高潮的时候,山东则渐趋平静。

以往普遍认为,袁世凯对义和团进行血腥屠杀,从而稳定了山东局面。事实上,袁世凯只是捕杀了数十名义和团首领,总体上以柔性政策为主,多管齐下,把官、兵、勇、役、士绅、乡团等力量都动员起来,多方面形成了对义和团的遏制,使得义和团运动在山东沉寂下去。

随后,八国联军攻陷京师,朝廷才知道利用义和团挑拨中西关系,代价惨重。在这期间,袁世凯通过外交手段,跟德国人保证,他可以确保山东境内西人与教民的安全,以此阻止八国联军侵入山东。



▲袁世凯

我们都知道,当时以张之洞、刘坤一为首的东南各省,违背朝廷宣战的指令,与列强实行东南互保。山东不属于东南省份,但在袁世凯的努力下,也加入互保行列,成为东南互保中唯一的北方省份。

山东是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德国原本叫嚣着要占领整个山东作为报复。然而,山东在整个庚子事变中,最终避免了内乱和兵难,这与袁世凯关系莫大。

加入东南互保之后,山东尤其是省会济南,成为南北信息传达的中转站。京津的消息,十有八九都是通过山东,转到南方;而南方督抚的奏章,也是由山东代为递送京师。

有人评价说,当时山东所负的任务,所起的作用,不下于上海。

袁世凯不是卖国贼。他对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破坏铁路,推倒电线杆的野蛮行为并不认同。抵制西方的先进事物,不能换取天下太平,只会把这个古老国家推向亡国绝境。

他知道清廷的实力有几斤几两,同时向多国宣战,看着霸气解恨,实际上是赌徒行径。外交场上,还是要讲究手腕,哪怕是一时的妥协,也能换来韬光养晦的时机。

德国强占胶州湾后,在青岛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行政体系,单独管理。这样,在山东,就形成济南、青岛两个不同隶属的行政中心。中、德在山东暗战不止。

袁世凯表面向德国人妥协,暗地里却十分强硬。在稳定局势的前提下实施强有力的政策,发展本省工业和商业,从而发起经济抵抗运动,逐步消除德国的大部分特权。

庚子事变后,朝廷为盲目反近代化潮流的决策付出了沉重代价,遂决定下诏实施新政。在规定回复的两个月内,各省督抚少有回应,封疆大吏们一个个都不愿做出头之鸟。

袁世凯则是新政的第一个响应者,最早向朝廷提交了新政的实施建议,并在山东试点实践。

军队、教育、商务、工业,在山东办得井井有条。他创办山东大学堂,这是中国设立最早的省立大学堂。清廷随后发出上谕,要求各省以山东大学堂为模本,开展大学教育。

此时,英国人赫德吹捧袁世凯是“中国最有能力的人物”。

袁世凯担任山东巡抚,时间不过两年。山东治理却是他在帝国官僚体系中升迁的资本。当初赴鲁之时,他手下的武卫右军仅七千人,到他离开时,手下军队已逾两万人。

1901年李鸿章死后,袁世凯被提拔,调离山东,逐步接替李鸿章的位子。

袁世凯和山东,是相互成就的一个典范。



▲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时,与德国人合影

袁世凯的继承者

改革最怕的是人走政息。袁世凯是清末新政以来,山东第一位具有改革意识的巡抚;也是第一个与外国势力进行理性竞争,而屡有成就的巡抚。

他在任不到两年,就把山东从毓贤手中的“问题省”,改造成了垂范各地的“模范省”。

然而,在他离任时,很多新政举措刚刚启动,随时可能在继任者那里夭折。这也是袁世凯担心的问题。

所以,随着他在帝国中枢权势的加重,他对山东越发关注。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他继续将山东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进行经营,非常注重在山东保持自己的影响力。

在他之后,有所作为且相对任期较长的几位山东巡抚,都与袁世凯关系密切。这几任山东巡抚包括周馥、杨士骧、袁树勋和孙宝琦等。

袁世凯未能在山东任职足够长的时间,亲自实施他的山东新政计划,但他设法让这几个与他关系非同一般的官员,得以出任山东巡抚,成为他的衣钵继承者。

周馥是袁世凯的儿女亲家,1902年出任山东巡抚,到任后坚决贯彻袁世凯在山东的施政纲领。核心目标是,通过改善山东的基础设施,使之能与德国人治下的青岛相抗衡。

到任后,周馥选择对青岛进行破冰之旅。他不能容忍自己及属下对快速发展的德国占领区一无所知,想亲眼看一看人家是怎么开展城市建设和治理的。

回到济南后,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山东的经济增长上。他最为人称道的成绩,是在袁世凯的通力支持下,奏请将济南、潍县、周村开辟为商埠。按照当时媒体的报道,济南开埠不仅有利于山东的工商业发展,而且能有效抵制德国势力侵入内地。



周馥跟袁世凯一样,都有强烈的主权意识。他曾明确对德国总督说,青岛虽已租借给德国,但它仍属于山东的地盘。

因此,他们一切发展经济的努力,都以列强为假想敌。

近代以来,山东经济的扛把子,最早是烟台。烟台在第二次烟片战争中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一度发展迅猛。随后,德国经营下的青岛,取代烟台崛起。

这两座城市的发展,却都不是中国人主动作为的结果。相反,中国很多传统的城市,按照原来的治理模式,在近代却逐渐衰落了。这其中就包括山东省会济南。

在袁世凯巡抚山东以前,济南的经济地位不仅从未能与它的政治文化地位相匹配,而且也赶不上济宁、临清等运河沿岸的州级城市。

袁世凯、周馥及其后历任山东最高长官,主动开放济南为通商城市,从而使这座不温不火的城市,一跃而成为附近几个省的商贸中转站,成为清末城市自我发展的一个典范。

因为自开商埠获得成功,全国很多地方都以济南为样板,纷纷效仿。

到袁树勋担任山东巡抚的时候,他甚至对标上海来治理济南,用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治理经验,来解决济南的问题。在他的任期内,济南采纳了很多上海的经验,城市治理取得极大发展。

进入民国,袁世凯对山东治理的影响力,就更不用说了。周自齐、靳云鹏、张芝怀等历任民国山东一把手,都是袁世凯赏识之人。

相比清末,民国初年的这几个山东一把手,有一个共同点——基本都是山东人,所谓“鲁人治鲁”。

清朝对官员有籍贯回避政策,因此,清末在袁世凯之后最有作为的几任巡抚,大多是安徽人,出自李鸿章淮军旧部,可以说是李鸿章留给袁世凯的政治遗产。

民国允许官员在自己的籍贯任职,于是本土帮兴起。

然而,1916年,在袁世凯死后,山东再也不能“独善其身”,暗自搞发展。跟中国的政局混乱一致,全省卷入了军阀政争之中。发展,迟滞下来。



▲袁世凯罩着山东,引自杜恩义《袁世凯与山东早期现代化》

民国两任“山东王”

本来,山东的地理位置相对特殊,虽地处北洋势力范围,但偏离核心地带,能够以微弱的存在感换取低调发展的契机。

北洋军阀的两个核心地带,一个是天津,一个是保定。这两地,加上民初的政治中心北京,跟山东都有数百公里的距离。核心地带起波澜,山东基本都能幸免。

但是,袁世凯死后,北洋领导层由单核心向多核心演变,地盘争夺在所难免。谁在北京当权,山东就跟着换一拨当权者。

从1916年,一直到抗日战争初期,二十余年间,山东基本又成为一个“问题省”。

这一时期,只有两个山东一把手让人“惦记”,不过,惦记的是骂名。一个是1925—1928年督鲁的张宗昌,另一个是1930—1937年任山东省主席的韩复榘

两人做法不同,但有共同的目的,就是希望在自己的统治下,把山东当成“独立王国”。因此,发展军事力量,拼命扩兵,是他们的首要工作。

在此基础上,他们比以往任何一个山东一把手,都更加注重控制舆论。张宗昌杀害新闻记者,是出了名的。而韩复榘更多是用收买的方式来控制新闻,在他统治时期,山东报刊几乎完全被歌颂韩复榘“德政”的文章填满了。

这也可以看出,两人目标一样,但手腕完全不同。

张宗昌统治时期,整个山东都被他玩坏了。他曾对财政厅长发话,咱们拿到手的是“天杠”,能吃“通庄”,直接说要钱就行了,不必这么啰嗦。

搜刮民财毫无顾忌,是张宗昌祸害山东的起点。在三年间,他大肆征收苛捐杂税,滥发钞票到了银行人员都不知道发了多少的地步。1926年底,山东的田赋已被预征到了1929年。

为了生存,在他统治山东时期,山东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浪潮。1925年,山东人移民东北三省的总人数为40余万,随后逐年飙升,到1928年已超过百万人。

在蒋介石发起的第二次北伐中,张宗昌战败,化装逃走,后来躲到日本。九一八事变后,他以抗日之名回国。1932年9月3日,在济南火车站被枪杀。

枪杀的主使者,正是他的“盟兄弟”韩复榘。

张宗昌被击毙后,无人收尸,在露天之下暴尸三天。他的秘书花钱都雇不到人抬运尸体,棺材店老板也不卖给他棺材。后来,山东省派人用一块门板把张的尸体抬了出来。张体格高大,门板短小,头脚都耷拉在外面,死后狼狈不堪。

这被当作是祸害山东的报应。



▲韩复榘

韩复榘同样想做“土皇帝”,但他治理山东的手段比张宗昌“柔和”许多。他宣称要“为我山东开一新纪元”,要将山东建设成“模范省”。加上他当权时期,中国局势动荡主要集中在南方和东北,山东相对平静安定。1930年代,山东工业发展达到二十世纪上半期的最高水平。

但是好景不长,抗战全面爆发后,韩复榘为了保存实力,不战而退,先是放弃省城济南,继而放弃黄河、泰山天险,致使山东轻易陷入日军之手。

1938年1月,韩复榘被蒋介石下令枪决,成为抗战时期被处死的最高将领。

在张宗昌和韩复榘死后,这两任“山东王”以被恶搞的形式扬名全国。人们把很多没文化的打油诗,安在他们名下,比如《游泰山》,有时说是张宗昌写的,有时说是韩复榘写的。其实,根本原因,是人们以污名化的形式对他们糟蹋过山东表达不满。

事实上,张宗昌确实是大老粗,没文化。但韩复榘以“儒将”自居,曾支持梁漱溟在山东搞乡村建设运动,到1950年代,梁漱溟遭政治批判,很多人开始跟着编排韩复榘的笑话,包括“没来的请举手”“一人发一个篮球就不用抢”,以及“远看泰山黑糊糊”之类的打油诗。

这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报复”吧。



▲“被署名”张宗昌的打油诗

一个地方当权者,在权势最炙手可热的时候,可以为所欲为,可以塑造美名,可以把一个省带跑偏,可以把一个省丢弃掉,但这一切,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山东在清末以来近半个世纪的起起落落,那些曾经凌驾其上的地方当权者好好坏坏,这,何尝不是当时中国的一个缩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口不到16万的库拉索首进世界杯!

人口不到16万的库拉索首进世界杯!

扬子晚报
2025-11-19 17:47:44
为保障U23国足参加2026亚运会,中超、中甲将于9月6日后休赛

为保障U23国足参加2026亚运会,中超、中甲将于9月6日后休赛

懂球帝
2025-11-20 11:51:09
1990年,德国为了统一被迫放弃19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并写进宪法

1990年,德国为了统一被迫放弃19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并写进宪法

博览历史
2025-11-16 18:45:03
奥斯卡都快黄了,阿汤哥才拿到小金人

奥斯卡都快黄了,阿汤哥才拿到小金人

南风窗
2025-11-19 14:54:40
日本自卫队用电影片段打舆论战,解放军用多语种海报回击:现代军事博弈已进入认知域对抗时代

日本自卫队用电影片段打舆论战,解放军用多语种海报回击:现代军事博弈已进入认知域对抗时代

Hi秒懂科普
2025-11-19 14:41:07
记者:蒯纪闻左臂疑似骨裂,刘浩帆膝盖内侧副韧带出现伤病

记者:蒯纪闻左臂疑似骨裂,刘浩帆膝盖内侧副韧带出现伤病

懂球帝
2025-11-20 09:39:05
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中国再次衰落,欧美绝不会再给崛起机会

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中国再次衰落,欧美绝不会再给崛起机会

扶苏聊历史
2025-11-14 15:33:48
贪污上亿、假慈善?被实名举报的韩红,如今连坐椅子都成了“错”

贪污上亿、假慈善?被实名举报的韩红,如今连坐椅子都成了“错”

翰飞观事
2025-09-25 21:18:29
意大利餐厅辱华后续:市长亲自出面训斥,店铺关门,或将巨额赔偿

意大利餐厅辱华后续:市长亲自出面训斥,店铺关门,或将巨额赔偿

趣文说娱
2025-11-19 15:09:06
男子结婚找老同学订8箱五粮液,没喝完按原价退6箱,老同学:不退

男子结婚找老同学订8箱五粮液,没喝完按原价退6箱,老同学:不退

一月爱八月
2025-11-11 20:02:56
难怪解放军连续出重拳,日方极力隐藏的武器,被中方发现了

难怪解放军连续出重拳,日方极力隐藏的武器,被中方发现了

林子说事
2025-11-19 13:12:28
江苏预警!影响7市!

江苏预警!影响7市!

江南晚报
2025-11-20 03:54:12
1982 年高材生王佐良娶瘫痪的张海迪,40 年后,才知他是人间清醒

1982 年高材生王佐良娶瘫痪的张海迪,40 年后,才知他是人间清醒

墨印斋
2025-11-15 16:42:56
捅完琉球窝!中国再掀北海道老底,日本80年前埋的雷,炸了

捅完琉球窝!中国再掀北海道老底,日本80年前埋的雷,炸了

南宫一二
2025-11-17 07:17:39
轰6成群出动,信号非同一般,解放军这次,要同时收拾三个国家

轰6成群出动,信号非同一般,解放军这次,要同时收拾三个国家

乐天闲聊
2025-11-18 13:55:48
为什么越来越多机关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工资发不出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机关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工资发不出了?

细说职场
2025-11-19 23:26:19
仅剩2000多万人?比乌克兰投降更可怕的事情是,再打可能亡国了

仅剩2000多万人?比乌克兰投降更可怕的事情是,再打可能亡国了

历史求知所
2025-11-11 07:05:03
青龙奖红毯韩星集体翻车!孙艺珍面相变了,玄彬气色差发际线堪忧

青龙奖红毯韩星集体翻车!孙艺珍面相变了,玄彬气色差发际线堪忧

萌神木木
2025-11-19 19:59:26
和原配斗了5年拿5亿分手费退场,向太:她是我见过最强悍的小三

和原配斗了5年拿5亿分手费退场,向太:她是我见过最强悍的小三

上官晚安
2025-11-20 01:39:51
今早突发!刚刚,深圳地铁道歉

今早突发!刚刚,深圳地铁道歉

南方都市报
2025-11-20 10:20:14
2025-11-20 16:47:00
最爱历史 incentive-icons
最爱历史
介绍古今中外历史
2219文章数 674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户外博主发现南太行失联43天男子遗体:先发现黑色鞋子

头条要闻

户外博主发现南太行失联43天男子遗体:先发现黑色鞋子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易梦玲恋情曝光,相差16岁

财经要闻

霸王茶姬创始人将与“光伏女神”结婚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汽车要闻

一汽丰田发布IT'S TiME 3.0 三款焕新产品同步亮相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数码
房产
手机

教育要闻

AI都能手搓APP了,少儿编程课还有必要报吗?

这四组绝美的冬季配色,很“暖”!

数码要闻

真我全新开放式耳机Buds Clip正式发布 延迟低至45ms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手机要闻

三星旗舰手机规划曝光:首款三折叠12月登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