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吐鲁番的戈壁与湖南的潇湘,相隔3000公里却因百年联结紧密相依。今日22:00纪录片《吐鲁番往事》第四集,以影像为桥,串联起两地从清代到当代的交往脉络——从新疆设省到军屯建设,从对口援疆到“姐妹村”结对,湘吐情谊始终扎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土壤,成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生动注脚。
![]()
![]()
戍边与建制:
湖南人推动吐鲁番融入国家治理体系
清代中后期,西域治理成为国家要务。公元1884年,光绪十年,清王朝正式在西域设省,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疆,而这一行省制的提议者,正是湖南人左宗棠。这一决策让吐鲁番正式纳入全国统一行政体系,结束了此前松散的管理状态,为这片土地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
新疆设省后,首任新疆巡抚刘锦棠与首任布政使魏光焘,均是来自湖南的湘军将领。作为治理新疆的早期实践者,他们带着湖湘儿女的担当,在吐鲁番推行与全国各省接轨的行政模式,推动战后流亡百姓回归故土,为后续的生产恢复与社会稳定铺就了道路。
清代,还有一位湖南籍人士为吐鲁番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黄冕。他大力推广坎儿井,解决了当地灌溉水源问题,有效扩大了耕地面积。《清史稿》第三八四卷明确记载,黄冕“佐治水利有功”。大功告成离开后,1845至1862年间,伊拉里克乡民不断依此开挖、完善坎儿井,使原本“溉田久芜”的伊拉里克实现“民用温给”,成功“变赤地为沃壤”。到19世纪60年代,吐鲁番和托克逊的官修坎儿井已达到800多条。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五天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此后,湖南人王震肩负起治理新疆的重任,出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书记、新疆军区第一副司令。面对粮食供应的迫切需求,王震沿用两汉以来治理西域的经典策略——军屯,于1950年1月推动新疆军区发布命令:“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不得有任何人站在劳动生产建设战线之外。”驻守吐鲁番的四十七团由此转型为植棉队,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这支队伍又划为兵团农五师植棉农场,成为如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二一团的前身。
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里,全国各省市纷纷派出队伍援建新疆,其中就有一群来自湖南的女兵。她们告别家乡的烟雨,将青春与一生播撒在吐鲁番的土地上,投身军屯建设,让湖湘儿女的坚韧与奉献,成为吐鲁番发展历程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
![]()
对口援建:
湖南元素扎根吐鲁番民生领域
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对口支援新疆的重大决策;两年后,湖南省派出第一批工作队进疆,正式开启对口支援吐鲁番的历程。截至2025年,湖南已累计派出十批1363名干部人才奔赴吐鲁番盆地,覆盖产业、医疗、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并培育出全域化援疆品牌——“红石榴”,让两地的联结从行政推动走向民生交融。
在医疗领域,湖南援疆医务人员被吐鲁番人亲切地称为“毛医生”。当地群众或许叫不出每位医生的名字,却深知这些细致、热情且医术精湛的医者来自毛主席的家乡,这份朴素的信任,成为湘吐医疗援建最温暖的注脚。
![]()
教育与文化援建同样成果显著。除联合摄制纪录片《吐鲁番往事》外,“红石榴”品牌还推动了童声合唱团、微短剧创作、研学交流等活动,让湖湘文化与西域风情碰撞出独特火花。更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湖南省十八洞村与吐鲁番市新城西门村结成“姐妹村”,相隔3000公里的两个村庄,从此以“姐妹”之名携手同行,开启了基层结对帮扶的新实践。
![]()
![]()
双向赋能:
湘吐同心书写共同发展新篇
湘吐两地的情谊,是跨越山海的深情连接。这些援疆干部人才带着关切与爱,走进一个个巷子和小院,也走进了吐鲁番人的心里,推动了两地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
这份情谊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中得以深化。上有省与市的对接,下有村与村的联谊,这种基于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的基层联谊,成为两地人民情感交融、共同进步的鲜活写照。
情感的共鸣在持续的互动中筑牢根基。在吐鲁番人的眼中,这些一次次走进家门的湖南人并非过客,而是可亲、可敬和可长期联系的家人。都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对吐鲁番的少年来说,他们的身边多了一棵岳麓山的树,头顶多了一片湘江的云。这些具体而微的交流交往,让“湘吐情”跨越山海,从未停止流动,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
![]()
从左宗棠提议新疆设省,到王震推动军屯建设,再到1363名援疆干部人才的接力奉献,吐鲁番的湖南印记,本质上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纪录片《吐鲁番往事》用镜头定格了这些跨越百年的瞬间,既回望了先辈开拓边疆的坚定足迹,也记录了新时代援疆路上的温暖故事。未来,湘吐两地必将继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疆的实践中,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火洲与潇湘的土地上愈发根深叶茂,书写更多民族团结的动人篇章。今日22:00,敬请锁定湖南卫视、芒果TV,跟随《吐鲁番往事》追溯时光,见证湘吐情深在历史长河中谱写的永恒诗篇。
编辑|余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