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先生来看我从旧书商处买的那幅老图片,图片拍摄在1935年,画面是地处吴淞的永安第二棉纺织厂全景图(今半岛1919文创园,前身为大中华纱厂),他赞叹纱厂建筑所呈现出的伟壮气象,继而被图片中央不远处一幢白色的高楼所吸引,像是四层,又像五层,边上紧挨着几片小房子,和耸立的烟囱,整体规模似乎与它的纱厂邻居不相上下。
![]()
一九四九年前泰和路称为泰兴路,至今泰和路北泗塘河上的那座桥大家常叫作泰兴桥,边上还有一条小路泰兴桥路。1925年12月19日,泰兴路的这一段迎来了第一家国人自办的现代化制糖厂,中华国民制糖股份有限公司。
![]()
早上8点,许多客人乘坐小汽车或淞沪铁路来到制糖厂,正式开幕前先由工作人员带领大家进行参观。工厂的面积有200亩,厂房楼高六层,东侧是两座糖胶池,西南侧为锅炉间、引擎发电间,附近有堆煤场。厂房向北是存储原料和精糖的两座堆栈,堆栈前是厂门,左侧是北泗塘河,建有自筑堤岸码头,供汽船驳船停泊与起缷。由堤岸过桥,西北侧是办公室与宿舍,宿舍容得下四五百人。11点,开幕式正式开始,来宾中有唐绍仪、方椒伯、张元济、甘翰臣、袁希洛等数百人。
我国制糖法始于西周时期,长期自给自足,不假外求。1895年西方出现了与我国传统制糖技术完全不同的机制糖,由于固守旧法,我国的制糖业受到了严重冲击,逐渐落后于世界,不得不依赖起进口糖。其时糖品的销售利润极为丰厚,日本森永糖果公司、美国威利糖丝、俄国沙利文糖果、英国太古、怡和推出了各类精糖以及糖的衍生品进行倾销,导致我国大量资财外流,这一现象深深刺激了部分民族实业家积极投资制糖业,正如上海总商会在开幕式的致辞中所说:“自西人以机器加炼,化粗为精,轮入我邦,而国内原有之糖业,因以不振,吾人受种种激剌,渐知反省,实业救国之声愈呼愈高……”
![]()
![]()
国民制糖的总理是马玉山,马玉山是清末民初著名实业家,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创办过马玉山糖果饼干公司,1919年在上海建了分行,开始在上海生产和销售糖果、饼干等200余种商品。来宾中有一位张元济,曾任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前两年我写过他的文章,一位我十分敬重的学者、出版家,未曾想他与国民制糖会有着诸多关联。国民制糖筹办于1920年,振兴中国糖业同样是张元济的期待,于是自1920年始,张元济成为了发起人和首届董事会董事。他与马玉山的交往我在张元济日记中找到最早的两条为1920年5月11日:“马玉山邀晚饭。到。”同年6月5日:“马玉山、杨小川、劳敬修约在马玉山公司晚餐,到。”1921年5月23日国民制糖召开发起人大会,定公司资本额为500万元,6月23日再开大会,7月25日起登报招股,8月4日经发起人大会议决扩充资本为1000万元,共分20万股,每股50元,发起人认定400万元,其他公募。第一期先招四分之一,即250万元。发起人共40人,头两位是南通著名实业家张詧、张謇兄弟,第三位是李鸿章之子李经方,第四位即是张元济,第五位是大中华纱厂的创办人聂云台。
国民制糖招揽人才的过程算是幸运的。1922年恰逢苏乐真、曹铭先、陈器、吴新炳等清华留学美国路易斯安纳大学专门学习制糖的学生陆续归国,晚一些毕业的周大瑶、吴卓、沈镇南等相继回到国内,这些同学怀着爱国热情,加入了国民制糖,为此国民制糖顺利地解决了技术人才问题。开办之初,陈器为总工程师,曹铭先担任机械工程师,周大瑶为制糖工程师,沈镇南为化验工程师,吴新炳为电气工程师。这期间曹铭先为了对香港太古炼糖厂的生产情况有更多的了解,曾通过友人的关系进入太古精炼车间及办公室,学习了不少经验。
![]()
![]()
机器设备则由德国格雷芬厂提供,锅炉七座,马力2000匹,全部大煮糖罐皆用紫铜制造,并有新式的蒸汽锅炉和发电机供给全厂使用。经过两年时间的调试安装,1924年国民制糖开始试生产,1925年开幕当天的《申报》曾详细记载了国民制糖的生产过程。
按计划国民制糖每日炼糖目标300吨,使用爪哇16号至18号赤砂糖为原料,用骨炭法脱色炼制白绵糖,成品相当于太古DK牌白绵糖及荷兰标准25号精白糖,然而开工没多久,日、英、美、荷垄断集团便予以了打击,除联合压价竞销外,更勾结北洋军阀不执行免税权承诺,致使国民制糖进口原糖比洋商进口的白糖还要贵,亏损极大。为维持工厂生产,国民制糖将全部资产作为抵押,得到了陈光甫、马聘三的益中银团借款100万元,月息8‰,生产经营管理改为马聘三负责,实际领导权落入江浙财阀之手,自此一蹶不振。另外由于缺乏资金,导致制糖公司的技术难题无法解决,曾有报告指出,制糖公司的:“一、二号糖,白而不绵;五、六号糖色泽低劣。”在开工后的第五年、1929年仍未能解决,曹铭先说:“绵白糖装包进仓后凝固成块,有如石膏,要用大锤才能打开再次入包出售。”
![]()
那幅老图中央不远处的白色高楼便是国民制糖,很遗憾他没能像他的邻居永安第二棉纺织厂那样为后人留下许多风采。1932年时国民制糖已停工三年,工人与职员全部被解雇了,马玉山因投资失败欠了许多债,一走了之,死在了广西。“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工厂遭到日军军舰的炮轰,部分车间被毁坏,3月24日的《申报》上说永安纱厂与国民制糖两厂:“近被日军占据后,连日竟将该二厂机器间内所有引擎机件等,悉数拆去,用轮运出,其损失均在百万以上……”因无人对工厂负责管理,曹铭先前往察看,发现遍地野草,高可过人,时而有野兔从身边跳过。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日军将国民制糖工厂的钢架与全部机器设备抢走,第一家国人自办的现代化制糖厂于是消失在了历史之中。今天这里已变成热闹的居民区,没多少人再知道他的故事了。
首次在上海被目击,有人“打飞的”来沪拍它→
直击!这条通道全新亮相
宝山公租上新!这里共计84套房源推出,近7号线
作者:唐吉慧
编辑:陆天宇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