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14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3分钟
![]()
好课应该是什么样的?
![]()
好课应具备“四有特质”
好课应具备“四有”特质,即教学过程“有学、有问、有光、有谦”。
“有学”是指教学设计有厚重的学科背景,甄选精当的学科知识,呈现知识逻辑结构,掌握学科知识脉络,教学内容指向学科核心素养。
“有问”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双方围绕学科问题双向互动,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有光”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用“散光”关注全体学生,用“追光”追寻每一位学困生,用“聚光”聚焦学业水平、个性特长突出的优秀生。同时,教师要能通过学生表情收到学生豁然开朗、积极回应的“回光”。
“有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谦让”,充分相信学生,尽可能把“C位”让给学生,做好“导游”和“牧羊人”。
![]()
好课还应具备五种品质
好课还应具备五种品质,即流畅、激情、端直、创新、收获,简称“五品”。
流畅, 即课堂进程如水般流畅灵动,充满生机。
激情, 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满激情,同时通过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结构调整,调动学生积极全程参与学习。
端直, 即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立德树人,重视课程的育人功能。
创新, 即教师要有革除弊端的勇气和坚毅,要善于变革课堂教学方式,革除旧有教学模式的弊端,创新课堂结构,生成学科特色教学模型,让课堂在创新中走向优质高效。
收获, 即课堂教学要如大地承载万物、获取收成一样,有实在的效果,课堂教学的成效最终要落实在“给后进生送去温暖,给中等生送去鼓励,给特优生送去挑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感和成就感。
如果说“四有”侧重于课堂实施,那么“五品”则侧重于教学效果,两者共同构成了“好课”的基本内涵。
那么,如何在实践中实现这样的好课呢?笔者认为,观念一变天地宽。
教学观念是指导教学行为、影响教学实效的直接因素。教学结构要改进,教学模式要创新, 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以“四有 · 五品”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
其次要借助信息技术帮助教师精准收集学情,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是助力课堂教学的有效载体,今天通过线上教学可以更好地支持学生的课堂学习,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新生态。
再次要优化作业设计。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公里”。所以,学校要发挥学科教研组的团队作用,制定弹性化、特色化作业标准。
最后是改进教学评价。 一是要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科督导员、学科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工作实施全面的质量监控。二是要重视习得性评价和反思性评价。从学生层面开展学生评教,加入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此外,教师个人的反思性评价同样重要。评价活动只有在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的氛围中展开,才能使评价过程成为一个具有连续性、阶段性和整体性的激励提升的过程。
中小学课程建设与发展大会暨第三届特色课程博览会,线上资源包购买渠道已开通,欢迎扫码了解详情!
![]()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
中小学"十五五"时期发展规划编制与学校高质量特色发展·专题八讲
![]()
邀请函| 中小学课程建设与发展大会暨第三届特色课程博览会
![]()
关于举办2025第二届中小学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研讨会的通知
![]()
2025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发展力高级研修班暨《班主任说》编委会遴选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作者 | 肖力
说明|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