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陈全 实习生 聂希子】记者近日了解到,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切实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体育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
图片来源:教育部网站
《意见》明确,到2027年,以义务教育阶段为重点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要求全面高质量落实,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优良率,毕业生运动习惯养成率显著提升。到2035年,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基本形成,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意见》提出了八个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落实“2小时”要求,一体化推进教学改革,构建学段衔接、目标一致、支撑有力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机制。
二是健全训练竞赛与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周周有比赛的发展新样态,构建定位清晰、层级分明、衔接有序、优质高效的竞赛体系,探索构建纵向畅通、横向融通、能出能进、转换便捷、规范有序的体育人才培养机制。
三是壮大体育骨干力量,建设国家级示范性学校(体育健康类)、探索体校与中小学结对发展模式,建设新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
四是改进体育监测评价,深化学校体育评价改革,以激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升体质健康为目标,淡化测试选拔性,完善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建立“监测—干预”联动机制,实施大学生体质提升专项行动。
五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构建以专职体育教师为主体、体育教练员为辅助、兼职体育教师(教练员)和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新型体育师资队伍,加强培养培训,完善激励机制。
六是强化条件保障,推动场地设施拓展升级,加强社会资源共用共享,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学校体育,加强学校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和运动伤害风险防控。
七是培育体育文化,树牢健康第一理念,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涵养阳光健康、拼搏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把体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校园生活全方位。
八是推进社会协同,落实教联体协同工作方案,整合学校、家庭、社会育人资源,深化体教融合,加强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的融合,共同形成育人合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