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路上,我们总会遇到一位“不速之客”——挫败感。它可能藏在不理想的考试成绩里,躲在未完成的心愿中,或是悄悄出现在人际交往的小插曲里。为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挫败感,学会科学应对挫折,西安市未央区雷寨小学邀请学校心理健康顾问张钰老师进行“当挫败感来临”心理健康主题讲座,让每一位同学在体验与分享中,收获直面困难的勇气与智慧。
认识挫败感:它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活动伊始,张钰老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趣味案例,为同学们解析了“挫败感”的真正含义:当个人需求未被满足、目标未能达成,或是人际沟通遇到阻碍时,我们会产生失落、沮丧等消极情绪,这就是挫败感在“作祟”。
张老师告诉同学们,挫败感并非“洪水猛兽”,而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正常体验。学习上的不顺利、生活中的小失误、期待已久的机会错失、偶尔被忽略的失落,这些场景都可能让挫败感出现。但正是这些“不完美”的经历,才让我们有了反思和进步的空间,就像小树只有经历风雨,才能长得更加挺拔。
![]()
![]()
分享挫败时刻:勇敢说出“我曾失落过”
“请回忆一个让你感受最深刻的挫败情境,说说当时的事件、目标和结果……”在互动分享环节,张老师引导同学们打开心扉,勇敢分享自己的“挫败故事”。
![]()
![]()
同学们一边分享,一边给自己的挫败事件打分,评价自己当时的表现。在倾听与诉说中,大家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挫败感并不是自己的“专属困扰”,这种共鸣让同学们逐渐放下了心理负担。
解锁应对秘籍:打败“挫败小怪兽”
如何与挫败感和平共处?张老师通过经典的“伤痕实验”,为同学们揭开了应对挫败的核心密码。实验中,志愿者们误以为自己脸上有伤痕,便觉得身边的人都在注视和议论自己,而实际上他们的“伤痕”早已被擦掉。这个实验告诉大家:“别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内心怎样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样的眼光。”
![]()
![]()
基于实验启示,张老师为同学们送上了应对挫败的“三大秘籍”:
1. 接纳情绪,不抗拒失落。挫败时的难过、沮丧都是正常的,不必强迫自己“立刻坚强”,允许自己有情绪释放的空间;
2. 调整心态,换个角度看问题。把“我很差劲”换成“我可以更好”,把“我真没用”改成“我会吸取教训”,积极的自我评价能帮我们重建信心;
3. 付诸行动,积累小进步。接纳挫败事件后,及时总结经验,确定进步方向,哪怕是微小的改变,也是成长的证明。
心理健康工作专题会:凝心聚力,护航心灵成长
主题活动结束后,心理健康顾问与校领导、班主任代表召开了心理健康工作专题会议。会上,张钰老师结合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趋势,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提出专业指导:建议优化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心理筛查,精准掌握学生心理状态;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训,提升教师识别和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深化家校协同,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形式,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投入,配齐配强心理辅导师资,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为同学们搭建一个安全、温暖的心灵成长环境,让每一位雷寨学子都能在健康、快乐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未来,未央区雷寨小学将持续深耕心理健康教育,用专业与关爱为学生的心灵护航,让每一颗青春的种子都能在挫折中汲取力量,在成长中绽放光芒!
(来源 西安市未央区雷寨小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