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夯实教学根基、破解教学难题、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抚州市临川区第十二小学于11月份开展了教研活动。
国学浸润课堂 分数探秘寻根
![]()
廖月执教《分数是怎么来的》。课堂伊始,廖老师并未直接讲授分数知识,而是引入“陈平分肉”的国学典故:“陈平为乡邻分肉,每份均匀无差,众人赞其公正。若把一块肉分给多人,每人所得如何表示?”这个问题自然引出分数概念,让学生在历史场景中理解分数的起源与“公平”内涵。随后,“孔融让梨”的故事则巧妙衔接,通过“大梨让兄长、小梨留自己”的情节,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不同梨的占比,同时渗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
在核心知识探究环节,廖老师聚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设计了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分组用纸片模拟“分肉”,通过折叠、裁剪、计数等实践,将抽象的数学关系转化为直观体验。课堂上,廖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操作思路,从“如何分”“分得多少”等问题切入,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出分数与除法的内在联系,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提升了逻辑表达素养。
![]()
![]()
整堂课中,廖老师始终保持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学知识无缝融合,让枯燥的概念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课后评课环节,听课教师纷纷表示,廖老师的课堂创新点突出,既坚守了数学学科的严谨性,又挖掘了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为学科融合教学提供了优秀范例。大家一致认为,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轻松掌握了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品德素养,值得全体教师学习借鉴。
匠心示范课,寓言润童心
![]()
章雪英执教的《坐井观天》,以精巧设计与扎实功底,呈现了一堂精彩的语文盛宴。
词语教学环节尽显巧思。为破解“无边无际”等抽象词汇的理解难题,章老师融合图片直观展示、上下文分析与生活联想,更播放鸟儿翱翔天际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看不到边际”的壮阔,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体验,高效降低理解难度。
朗读指导是课堂另一亮点。她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元形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悟文本情感。同时聚焦核心的三段对话精读,通过层层引导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深刻领悟“看待问题要全面,不可目光短浅”的寓言寓意。
课后评课中,老师们纷纷点赞这堂高质量示范课,认可其设计精巧、互动充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也有老师提出宝贵建议:可适当精简课堂容量,朗读指导需更细致,尤其要加强反问句、感叹句的语气训练,让朗读更具感染力。
![]()
以课为媒,以研促教。临川区第十二小学以此次公开课为契机,深耕课堂教学,持续探索创新,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在教育之路上携手共研,奔赴成长!(许艳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