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街灯还亮着,一群背着沉重书包的初中生已经行色匆匆地走在通往校园的路上。他们的眼皮还在打架,却不得不为7点半的到校时间拼命赶路。
一位家长在问政四川平台上的呐喊,道出了无数家庭的心声:学校要求7点半到校,初中生每天睡眠不足八小时,孩子早上六点半起床,晚上到家已足够晚。学校总是以“学生或家长自愿”为借口,却在8点前统一组织早自习。请有关部门强制学校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到校时间要求学生,组织教学,不要再以自愿为挡箭牌保护伞。
![]()
这声呐喊在网络上激起了广泛共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事实上,这样阳奉阴违的事情还是很多。
@瑶林玉树666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所谓的自愿,延时课说是自愿,结果是在继续上课,你不去孩子就学不到。”教育的异化在此显露无遗——当“自愿”变成必须,当教育变成一场没有喘息空间的马拉松,我们的孩子还能享受学习的乐趣吗?
@轩讲奥数从教师和母亲的双重身份发声:“我举双手双脚赞成取消早晚自习!毕竟老师的胃需要按时吃饭,老师的娃也需要‘售后服务’呀!”这句略带幽默的呼吁,却揭示了教育体系中两个最核心群体——学生和教师——共同面临的困境。
睡眠不足对青少年发展的危害,已有太多科学研究证实。影响身高发育、损害记忆力、削弱免疫力、增加焦虑抑郁风险……当我们以“为你好”的名义剥夺孩子的睡眠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损害他们的未来。
网友@乖乖兔688以亲身感受表示:支持支持,我们家初二,平均每天只能睡6个小时,天天在学校打瞌睡。话语中透露出对孩子身体的担忧,现在很多人都把身体健康和学业都搞反了,“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样鸡血的口号一度成为学校和老师的圭臬,实在是搞笑。
更令人忧心的是,那些因睡眠不足而在课堂上打瞌睡的孩子,还要承受老师的批评。他们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晚上因焦虑失眠,早上被迫早起,上课困倦被批评,更加焦虑,更加难以入睡……
不过也网友认为:当年你也是这样过来的,为啥现在就不行了?@素心如雪2030:那些年你六点半起床跑操上早自习,晚自习,不才有今天吗?为啥那时候没有这么多投诉?我也娃读初中。这都是理由,都是娃娃缺乏对写作业的时间管理造成的!你晚上让他早点睡啊。
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回复了:
![]()
中学上午第一节课行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因家庭特殊情况确需提前到校的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组织学生开展早读或体育锻炼。
教育部门的规定明确:初中生不早于8点到校。然而在现实中,这一政策却难以落地。学校之间无形的竞争、家长们的焦虑、对分数的过度追求,共同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我们的孩子紧紧束缚。
是时候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了。教育不是为了生产考试机器,而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健康的身心、充足的睡眠、自由成长的空间,这些不是教育的奢侈品,而是每个孩子应得的必需品。
把晨曦和星空还给孩子和老师们吧,让黑板和饭桌都能准时开张。让我们有勇气打破这个怪圈,真正将孩子的健康与幸福放在首位。
毕竟,没有什么比孩子明亮的眼睛和健康的成长更重要。当政策的善意能够在现实中真正落地,当每一个清晨孩子能够自然醒来,精神饱满地迎接新的一天,那才是教育本该有的模样。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文章末尾留言
文章综合:问政四川、南京择校
关注南京择校矩阵媒体
与 1000000 家人共同成长
点喜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