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看阿信的固定月度栏目——“中信编辑选书”,由中信出版的资深编辑、子品牌负责人以及内部出版人pick近期最值得读的好书。
这份书单是在近期出版的新书中以投票形式评选出来的,重点关注图书内容和价值而非销量,为大家选出有格调、有品位、装帧设计精美的月度好书。
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洪流中,阿信希望通过这些好书,能给读者盆友们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启发性的看待世界、社会和个体的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考。
经济管理类
![]()
《大崩溃》
[美] 邓肯·马文 著
首部有关瑞士信贷倒闭的内幕作品,一个关于世界上最大、最有影响力、丑闻最多的银行之一彻底崩溃的故事。
瑞士信贷是拥有167年历史的瑞士第一大私人银行,以安全、中立、绝对保护客户隐私而闻名。然而,在高端金融服务漂亮的外衣之下,隐藏着众多黑暗、肮脏、此前未被公开的事实。
这本书充满令人震惊的事件,有些甚至是犯罪事件。它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贪婪、追逐和难以计数的巨额财富的故事。这个故事中充斥着骗子、独裁者、间谍,以及最一意孤行、最不道德的银行家。
![]()
《匹配》
[美] 埃尔文·E.罗斯 著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困惑:成绩足够好却没能进理想的学校,条件不错却在求职或择偶中屡屡失望,努力付出却总感觉结果与投入不成正比?这些境遇背后,往往并非单纯的能力或运气在起作用,而是一种无处不在却常被忽视的力量——匹配机制。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现代市场设计学派奠基人之一埃尔文·E.罗斯指出,资源分配不仅仅由价格决定,还依赖一整套规则与制度,理解这些隐形机制,你才能从被动的参与者,转变为洞悉规则的聪明玩家。
在这本书中,罗斯以生动的案例揭示各种“错配”的真相,并展示制度设计如何让资源真正各得其所。从择校、择业到择偶,从排队等餐到寻找车位,本书带你洞见那些左右我们生活的隐形规则。
人文社科类
![]()
《什么是新疆》
星球研究所 著
星球研究所“这里是中国”之“看遍中国” 区域地理系列重磅新作。
在中国西北的广袤土地上,新疆始终是一块充满传奇色彩的瑰宝。《什么是新疆》是一本全面介绍新疆自然山水、动植物、人文历史及现代化的图书。从大地建构、江河孕育、万物生长、历史交融、现代建设五个维度,揭开新疆的前世今生,像一位新疆向导,带我们触摸新疆的真实肌理——它是中华大地的璀璨篇章,是自然与人文共生的画卷,更是每一个新疆人用热爱书写的鲜活日常。
从丝路驼铃的苏醒到棉田间的扎根,从传统根脉的坚守到面向世界的敞怀,书中展现着这片大地的粗粝与温和,也展现着多民族手足相亲的烟火气息。
![]()
《江河回望》
许倬云 著
在这部融合90余年人生体悟与数千年文明经验的文集中,历史学家许倬云将目光投向个体与文化、时代与内心的交汇处。
全书内容分为三章:中国文化的形成与流变、中国文化的当代意义、中国文化与人,共收录30篇论述文章,饱含先生通透的人生智慧和对年轻人的谆谆嘱托。
书中不仅回望了五千年中国文化的变迁,更直面当代人工智能掀起的科技洪流,深刻揭示人文精神遭遇的挑战,论述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塑造健全人格、涵养文化底蕴、守护人类精神家园。
![]()
《污名陷阱》
[美] 奥弗·沙龙 著
名校博士送外卖、大厂高管失业开网约车,当“35岁现象”遭遇经济下行,星巴克和图书馆坐满了失业的中年人…… 这些曾站在金字塔尖的人,为何成了劳动力市场的“隐形人”?
但失业,真的是失业者的错吗? 招聘偏见、社交压力、社会歧视、自我否定层层滋生,逐渐形成一种看不见的“污名陷阱”。这种陷阱源自全社会对优绩主义的追逐与推崇——仅认可世俗成功,从而轻易否定失业者的全部人生价值。
美国知名失业问题专家奥弗·沙龙,带你走进139位失业者的真实生活,用社会学的利刃戳破优绩主义的神话,为每一个落入污名陷阱的人指明突围之路。
![]()
《最后的使团》
[美] 欧阳泰 著
1793年,英国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惨遭失败,欧洲舆论一片哗然。然而,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失败并没有让所有欧洲国家裹足不前。仅仅两年后,179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以恭贺乾隆皇帝登基六十周年为名,派遣使团来华为乾隆皇帝庆祝,成为鸦片战争前最后一个被中国皇帝正式接见的真正的欧洲外交使团。
一个是有着“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贸易强国——荷兰,一个是正值康乾盛世的文明古国——清朝。他们的相遇会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何相隔仅两年,英国使团和荷兰使团出访的结果迥然相异?又为何荷兰使团这段圆满的出访会被曲解,甚至隐于尘嚣?
作者回到当时的历史语境中,重新审视了颇具西方中心主义的叙事,发掘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被遮蔽的丰富纹理。通过讲述荷兰使团旅途中的奇闻异景,欧阳泰融微观史叙事与宏大历史思考为一体,对外交史中传统的“文化冲突论”进行了反思,不再把18世纪末的中西交往简单归结为“开放”与“封闭”、“进步”与“落后”的文明冲突。
![]()
《文明拂晓时》
[美] 大卫·温格罗 著
《人类新史》作者,考古学家大卫·温格罗,讲述古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书中以他对两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长期的考古研究为基础,讲述古文明的基因如何影响了西方文明与现代社会。
温格罗基于史料分析和长期的实地研究,他提出:人类文明是交流互鉴的结果,而非独一发展形成。“文明不是一座孤岛”,我们应该基于对历史与文明全新的认知去理解人类如何走到今天,以及现代社会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等一系列问题。
![]()
《投喂AI》
[英] 詹姆斯·马尔登 等 著
3位牛津大学学者,穿越6个大洲,访问200余人,深度对话AI全球产业链上7类核心角色,直击技术盛世背后的“数字劳工”真实困境。
这本书聚焦那些被数字浪潮吞噬的底层劳动者, 他们是喂养人工智能的“隐形父母”,却鲜少出现在技术的赞歌中。 他们的血汗汇成数据流,他们的困境拷问技术时代的公平与正义。 翻开这本书,读懂这个时代最该被看见的沉默与呐喊。
![]()
《部落》
[美] 迈克尔·莫里斯 著
人类是唯一的“部落动物”。从家庭、社区、公司到民族、国家,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层级的部落之中,建立起不同的身份认同。
然而,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和纷争的时代,“部落主义”往往被视为非理性、狭隘和冲突的根源,让人类的这一本能饱受误解。
著名文化心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迈克尔·莫里斯在这本书中颠覆性地提出:部落本能其实是人类的一项秘密武器,善加利用和引导部落本能,有助于我们重塑组织与社会凝聚力,推动创新和进步。
![]()
《社会正义谬误》
[美] 托马斯·索维尔 著
为什么独生子女和多孩家庭的第一个孩子更容易成才?为什么知名大学招收的少数族裔学生毕业率在下降?掌握更多知识的人有权替他人做决策吗?如果没有偏见的干预,这个世界真的会变得更平等吗?……
书中聚焦社会正义话题,从数据和史实出发,对机会平等、种族主义、政策制定、收入分配和知识观念等相关议题中流传甚广的谬论进行了批驳。并指出,无论社会正义的愿景多么吸引人,关键的问题依然是这种愿景能否实现。
文艺生活类
![]()
《借山十年》
张二冬 著
十年沉淀,回归本真。继《借山而居》《山居七年》后,张二冬携《借山十年》在终南山更深处传达对生活的思考,以更澄澈的目光与山对话。
生活即修行,日常即道场:种菜、修屋、观云、看雪、画画、旅行,作者将山居琐事淬炼成生活哲学。所谓山居,不过是把向外追逐的目光,重新落回自己的内心。
![]()
《超正经凶案调查·山海篇》
秦明 著
根据播放量超800万的悬疑播客全新改编! 法医秦明超人气科普系列:从现在开始,和法医交换大脑!
与法医秦明一起翻阅神秘命案合集: 你将一秒捕捉“侦破得分点”,掌握真实办案逻辑:面对连环命案,如何精准锁定同一凶手?搜查嫌疑人物品,怎样看穿其作案动机?火灾废墟之中,如何辨识隐藏的作案手段?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法医秦明将带你层层解读,直击真相。
![]()
《随他们去》
[美] 梅尔·罗宾斯 著
一本帮你摆脱控制欲、夺回能量的行动指南。在本书中,知名行为改变专家梅尔·罗宾斯探讨了一种有效解决生活中90%烦恼的方法——“随他们去”理论,即停止将精力浪费在你无法控制的事情上,开始关注自身的幸福、目标和生活。
罗宾斯强调,如果你对自己的处境感到困惑或沮丧,那么问题可能不在于你,而是在于你给予他人的权力。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随他们去吧(Let Them)——就会给你自由,帮你从他人的评判中解脱,摆脱试图控制周围一切人、一切事的疲惫循环。
少儿养育类
![]()
《灯塔熊与冒险熊》
[荷] 玛蒂尔德·斯坦 著
灯塔熊守护着灯塔,每天都很快乐。白天,他和好朋友大鱼莫里斯一起玩耍,夜里,它为海上的航船点亮灯塔。每天早上,他都在想:我多么幸运能成为一只灯塔熊啊!真幸运!
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故事启发孩子思考,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像它看起来的那样,就像故事中的冒险熊也不是人们传闻中的那样,要学会自己去观察和思考事情的真相。
![]()
《我想成为一匹马》
[澳] 苏菲·布莱科尔 著
如果你是一匹马,你会做什么?你还能穿得下你的衣服吗?你会载你的妹妹一程吗?你的哥哥会注意到吗?比如,如果我是马,想不洗澡就不洗澡,想不打伞就不打伞,下雨时可以在泥地里打滚,睡觉时可以站着睡……
这本书的作者曾说“当你还是孩子的时候,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
![]()
《绘本里的大诗人系列》
甘大勇 著
一套适合5-8岁孩子轻松走近古诗词的启蒙绘本。全套6册(李白、杜甫、苏轼、王维、陶渊明、屈原),通过两只小老鼠寻找大诗人的穿越之旅,串联起诗人的传奇人生与90首 经典 诗词。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得主甘大勇以现代水墨画形式,将诗句意境变为 极具 想象力的图画,让孩子在“看诗”中理解与记忆——通过插画感受诗句背后的情感与含义,借助图像记忆法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
《如果一只青蛙总和你说不》
[意] 诺埃米·沃拉 著
一本富有哲思、充满疗愈的绘本。书中讲述了一只善良和充满爱心的蜘蛛,无时无刻都在关注和关心青蛙。它在雨天为青蛙撑起伞;在酷暑给青蛙自己最爱的冰淇淋;在狂风中,给青蛙一个自以为可以立足于世的“锚”,在世界末日把自己最爱的披萨给青蛙吃。
这是一只深陷精神内耗的蜘蛛自我救赎的心理学寓言故事。让人拥有被拒绝的勇气和重新出发的力量。
![]()
《璀璨无比的中华文明系列》
少年宝藏团 著
专为7-15 岁中国孩子打造的中华文明“轻趣悦读”故事书。 何以中国?我们是谁?我们为何是今天的我们?这看似宏大的命题,其实就蕴藏在每一件国宝的故事里。
用一个个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带孩子探寻中华文明的源头,读懂了不起的中华文明。每读完一个故事,孩子就会对中华文明多一分了解与热爱。
-End-
2025.11.17
编辑:孙小悠 | 审核:醒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